定时自动切换的二段调光无极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7443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时自动切换的二段调光无极灯电路,由调光信号控制模块、调光接口电路模块、时间控制模块、半桥逆变振荡电路模块、集成电路模块、功率输出器、启动控制器和高频耦合器组成,半桥逆变振荡电路模块由二个MOS管组成,其中时间控制模块和调光控制模块根据设定定时时间自动切换,可以实现40%功率输出,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节能效果和提高产品更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和避免掉原容易触电等缺陷,实用价值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涉及调光无极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时自动切换的二段调光无 极灯电路。
技术介绍
无极灯属于无灯丝、高光效、长寿命、高功率因素的新一代节能产品,可广泛应用 于家庭、厂房、办公场所、道路、工程建筑工地、特别是灯管不宜更换的场所。由于无极灯属 于无极启动点燃,对灯管不存在因灯丝损坏或电子粉发射完,以及电子粉溅射使灯管发黑 等问题而造成整灯报废的现象,整灯寿命大大延长,且工作频率超出200KHz,频闪现象彻底 消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既需要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又要面临可持续发展 意义上的环保压力,无疑是发展上的两难,两会上提出的低碳问题,节电,节油,节气成为新 时期条件下的企业的指挥棒。在目前能源日趋紧缺的世界大背景下,各国都已经或正在出 台一些强制性使用节能电光源产品,限制和制止高能耗的电光源的使用。为更进一步提高 新一代无极灯产品更节能、安全和更人性化使用,其电路设计的成本高且难度较大。调光无极灯产品目前的应用是单个应用和手工调节电位器开关来实现或者是通 过DALI调光系统增加外围设备和通信线路来支持,所以此类产品在面向市场时,存在以下 弊端(1)、手工调节电位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时自动切换的二段调光无极灯电路,由调光信号控制模块、调光接口电路模块、时间控制模块、半桥逆变振荡电路模块、集成电路模块、功率输出器、启动控制器和高频耦合器组成,所述的半桥逆变振荡电路模块由二个MOS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光信号控制模块包括有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从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的第4引脚和第7引脚上分别引出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的第二引线上串联有电容C4和电阻R5后引出,电容C4和电阻R5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6,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之间输入有0~10VDC调光信号;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的第7引脚和电容C4之间的导线上设有第一接线端,从第一接线端引出第三引...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定时自动切换的二段调光无极灯电路,由调光信号控制模块、调光接口电路模块、时间控制模块、半桥逆变振荡电路模块、集成电路模块、功率输出器、启动控制器和高频耦合器组成,所述的半桥逆变振荡电路模块由二个MOS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光信号控制模块包括有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从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的第4引脚和第7引脚上分别引出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的第二引线上串联有电容C4和电阻R5后引出,电容C4和电阻R5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6,第一引线与第二引线之间输入有0~10VDC调光信号;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的第7引脚和电容C4之间的导线上设有第一接线端,从第一接线端引出第三引线,所述的第一引线和第三引线之间依次并联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4和电容C3、相互串联的电阻R2和R3、电容C2、二极管D2以及电容C1,其中电容C1、C2的正极、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第一引线相连,第三引线上还串联有电阻R1和二极管D1,其中电阻R1串联在二极管D2和电容C1之间,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电阻R2和R3之间的导线上设有第二接线端,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的第8引脚与所述的第二接线端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电阻R4和电容C3之间的导线上设有第三接线端,第一引线和第三接线端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3,且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的第三接线端相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还与第二接线端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的第2引脚和第6引脚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电容C4和电阻R5之间的导线上设有第四接线端,连接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第2引脚和第6引脚的导线上设有第五接线端,第四接线端与第五接线端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连接第四接线端与第五接线端的导线上设有第六接线端,第一引线与第六接线端之间串联有电容C5;所述的0~10VDC调光信号控制模块还包括有光电耦合器IC2,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的第8引脚与第1引脚上分别引出二根导线,分别连接到光电耦合器IC2的二个输入端,数字比较器集成电路芯片IC1的第8引脚与光电耦合器IC2的一个输入端之间还串联有电阻R7;所述的调光接口电路模块由电阻R8、R9、电容C6以及二个接线端子OUT1、OUT2组成,其中电阻R8、R9分别有一端通过导线相互串联,电阻R8的另一端一端连接到所述0~10VDC调光信号控制模块的光电耦合器IC2的输出端,并共接到一直流电源上,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接线端子OUT1、OUT2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在电阻R9的两端,且接线端子OUT2与电阻R9共接地;电容C6并联在接线端子OUT1、OUT2与电阻R9之间的连线上;所述的时间控制模块包括有移位寄存器IC01、三极管Q01、Q02,移位寄存器IC01的第3引脚通过导线连接有电阻R03并与三极管Q0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0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01的基极通过相连,三极管Q01的集电极通过导线串联二极管D01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宝彤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沪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