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大麻类新型复合纱线,该类纱线以纯大麻、大麻与各类天然纤维或各类化纤短纤的混纺为无捻纱原料,以各类化纤与天然纤维混纺纱或化纤长丝为骨架纱,在专用纺纱设备上将无捻纱和骨架纱并列粘接成复合纱线。采用新型大麻纺织纱线纺纱工艺可以提高大麻类纱线可纺支数,提高大麻纤维的利用率,在保持大麻织物功能性和舒适性前提下,提高了织物的保型性和抗皱性,同时又能够显著降低了大麻类纱线和织物的产品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类纺织行业使用的大麻纤维新型复合纱线,属于特种纺织复合纱线
技术背景 大麻和亚麻一样都素有天然纤维之王的美誉,不仅具有卓越的吸湿透气性能, 良好的抗静电性能,而且不经任何药物处理,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 色念珠菌等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大麻纺织品以其特有的风韵和天然保健功能,近年来备受 专家的肯定和消费者青睐。然而,与亚麻纤维相比,大麻纺织纱线存在着工艺流程长、纺织 技术不够成熟等问题,生产加工成本明显高于亚麻纺织产品,并且产品相对单一,市场认知 度不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麻纺织产业的发展。 采用大麻纤维纺纱、织布是近10多年的事情,由于大麻纤维的长度较短,所以必 须使用束纤维纺纱,因此目前较为常用的纺纱工艺有两类一类是长纺工艺,主要是使用目 前亚麻长纺工艺(包括干纺和湿纺)纺制各类纯大麻纱;另一类是棉纺的短纺工艺,用以 纺制各类低支纯大麻纱和中高支大麻/棉混纺纱。 用亚麻长纺工艺纺纯大麻纱,纺纱支数虽然可纺到60 80公支,但是纺纱速度很 低,纱线强力较差,由此带来织造效率大大降低,布面织疵较多,纺织成本大幅上升,很难在 市场中打开销售渠道。用棉纺的短纺工艺纺制纯大麻纱,其纺纱支数较低,一般仅能纺出 10 21英支的纱线,纺纱速度也较低,细纱断头多、条干差,纺纱效率低;如果用传统棉纺 工艺纺制大麻/棉混纺纱,在对该类纱条进行精梳处理后,其纺纱支数可以达到60 80英 支,条干也较好,但是纺高支大麻/棉混纺纱的纺纱速度仅有7 8米/分,纺纱断头也较 多,生产成本很高,在目前市场营销中难以推广。 现有纺纱技术所纺制出的大麻纱和大麻/棉混纺纱的织物功能性虽然很好,但织物的保型性、抗皱性均较差,织物的强力也较差,如果使用涤纶纤维与其混纺来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带来织物的功能性显著下降,使大麻纤维功能性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大麻类纺织纱线及织物的市场开发深度和广度,使中高档大麻类织物面料难以开发生产出来,从而阻碍了大麻纺织产品的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麻类并列复合纱线,本技术 提供的大麻类并列复合纱线是使用至少一根骨架纱与一根大麻类无捻纱,经并列粘接而 成。本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大麻类并列复合纱线将上述得到的并列复合纱线加 捻,加捻方向与骨架纱的捻向相反。加捻的捻向为S捻或Z捻。加捻的捻度可在传统纺纱 标准捻度0_70%之间,优选加捻的捻度在传统纺纱标准捻度0-30%之间。 本技术提供的大麻类并列复合纱线,可使用水溶性粘合剂粘接复合;粘合剂3优选丙烯酸酯,其含固量在1 3%之间选择。 本技术提供的大麻类并列复合纱线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单根并列复合纱线, 即采用一根大麻类(含纯纺或混纺)无捻纱与一根骨架纱并列粘接而成的复合纱线;另一 类是单根(或多根合股)加捻并列复合纱线,即采用单根(或多根合股)并列复合纱经加 捻而成的复合纱线。 本技术提供的大麻类并列复合纱线中,大麻类无捻纱选优选纯大麻纤维、大 麻与各类天然纤维(含粘胶类短纤)混纺或大麻与各类化纤短纤维混纺组成的无捻纱;骨 架纱优选各类化纤短纤与各类天然纤维(含粘胶类短纤)混纺的传统有捻纱,或者各类化 纤长丝。 本技术提供的并列复合纱线可制备各种织物,包括针织物、梭织物、服装、家 用及产业用纺织织物等。 大麻纤维是一种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天然功能性纺织原料,由于其综合可纺性较差,采用传统纺纱工艺难以开发市场需求的各类纱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大麻并列复合纱线开发出各类性价比均优的纱线和织物,很好地满足了市场对大麻类产品的需求,为开拓大麻农业种植和纺织业的升级发展都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技术提供的并列复合纱线具体有如下优点 (1)支数高新型大麻纺织纱线可纺支数高,其纯大麻类无捻纱可纺支数在80 120公支,比传统工艺提高纺纱支数约30% ;大麻混纺无捻纱可纺支数约在6 160公支, 比传统工艺提高纺纱支数约50%。 (2)速度快新型大麻纺织纱线纺纱速度高达150米/分,大约是传统环锭纺纱工 艺的20倍。 (3)织造效率高由于有了涤纶(或其它化纤)骨架纱,其复合纱线强力明显提 高,由此带来织造效率提高,织疵降低。 (4)成本低骨架纱的采用使新型大麻纺织纱线原料成本大大降低,且由于大麻 (或大麻混纺)无捻纱并列包裹在骨架纱周围,这样既保持了大麻类织物的风格特色,又没 有因加入涤纶而影响大麻织物的服用性和功能性。 (5)保型抗皱由于加入了比较强韧的涤纶混纺骨架纱,提高了大麻类织物的保 型性和抗皱性,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织物的强力和使用寿命。 (6)手感更松软新型大麻纺织纱线将大麻(或大麻混纺)无捻纱并列分布在复 合纱线外部,且自身捻度较低,这样的纱线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大麻纤维的舒适性,改善织物 手感,提升面料档次。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单根并列复合纱线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单根并列复合纱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单根加捻并列复合纱线外观示意图。 图4是单根加捻并列复合纱线剖面示意图。 图5是多根合股并列复合纱线外观示意图。 图6是多根合股并列复合纱线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单根并列复合纱线的外观示意图。图示中1.是单根并列复合纱线的 外观;2.是单根并列复合纱线的骨架纱,它是由各类化纤短纤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纱,或 者由各类化纤长丝经加捻(或不加捻)组成,图示中骨架纱是有捻度的,捻向为Z捻;3.是 单根并列复合纱线中与骨架纱并列分布的大麻类无捻纱,它是由纯大麻纤维,或大麻与 各类天然纤维(含粘胶类短纤)混纺组成,它并列粘接在骨架纱旁边; 图2是单根并列复合纱线的剖面示意图。图示中4.是单根并列复合纱线断面 分布,其骨架纱与无捻纱断面是并列结构配置。 图3是单根加捻并列复合纱线外观示意图。图示中5.是单根加捻并列复合 纱线外观,它是采用单根并列复合纱线,加S捻后产生的外观效果;3'.是该纱线中的大麻类无捻纱,经加S捻后形成一定的螺旋形态,但仍基本保持无捻状态;2'.是该纱线中 的骨架纱,图示中骨架纱是Z捻,因此图示中该纱线有可能做成无扭力的平衡状态纱线; 图4是单根加捻并列复合纱线剖面示意图。图示中6.是单根加捻并列复合 纱线断面分布情况。 图5是多根合股并列复合纱线外观示意图。图示中7.是多根合股加捻并列 复合纱线的外观,图示中采用两根单根并列复合纱线,经加上S捻后产生的外观效果; 2'.是该纱线中的骨架纱,其捻向为Z捻,因此图示中该纱线也有可能做成无扭力的平衡 状态纱线;3'.是该纱线中的大麻类无捻纱,经加S捻后形成一定的螺旋形态,但仍基本保 持无捻状态。 图示6是多根合股并列复合纱线剖面示意图。图示中8.是多根合股加捻并 列复合纱线断面分布情况。实施例1 :大麻/涤棉梭织面料并列复合纱线 (1)所纺纱支大麻无捻纱80公支,涤棉骨架纱100公支,并列复合后纱支45公 支。(2)粗纱工艺采用亚麻长纺工艺纺制大麻粗纱,粗纱定量3. 9克/10米; (3)细纱牵伸倍数31. 25倍 (4)纱线原料成分比例大麻56% ;涤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麻类并列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根骨架纱与一根大麻类无捻纱,经并列粘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大麻类并列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根骨架纱与一根大麻类无捻纱,经并列粘接而成。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并列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并列复合纱线加捻,加捻方向与 骨架纱的捻向相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列复合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康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