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438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卡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一金属壳体及一退卡杠杆。该绝缘本体包含形成于该绝缘本体的二侧的一对引导臂、多个导电端子及形成于该二引导臂中其中之一的退卡装置。该金属壳体啮合连接该绝缘本体以容纳一卡。该退卡杠杆枢接于该金属壳体的内表面以形成一枢轴机构,且连接该退卡装置。当该退卡装置启动时,该退卡杠杆依附着枢轴机构转动。该金属壳体包含一体成型的凸肋,该凸肋凸出该金属壳体且形成于该枢轴机构的附近,以增强该金属壳体的强度及刚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般现有的具有退卡机构的卡连接器包含金属壳体、退卡杆及一退卡杠杆,如美 国专利US 6,234,813所示。金属壳体接于连接器本体且覆盖插入该卡连接器的存储卡(例 如CF卡)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器本体的一端有一引导部,其中设有允许在该引导部中滑动 的退卡杆。退卡杠杆通过枢轴机构连接金属壳体,且可依附着该枢轴机构旋转。退卡杠杆 连接于退卡杆;当按压退卡杆时,驱动退卡杠杆转动。退卡杠杆的一端设有卡的啮合凸出件 以接触卡的一侧,通过退卡杠杆的旋转,可将卡自卡连接器中退出。 因为金属壳体可包含一开口以形成枢轴机构,金属壳体在该区域的强度相对较 弱。因此,上述卡连接器可能发生二个潜在问题(l)不经意的大力压下金属壳体或将导致 卡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短路。(2)部分施加于退卡杠杆的力传输至金属壳体的枢轴机构,导致 金属壳体向上产生挠曲(deflection)。在执行多次后,这现象可能将造成金属壳体在卡连 接器外壳本体有部分松脱的现象。松脱将造成不期望的分力施加于金属壳体,此分力将导 致金属壳体的破坏或变形,且必定增加退卡所需的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强化金属壳体的卡连接器,其可避免现有的卡 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受到不经意的压力,或受到卡连接器的退卡杠杆运行时产生不期望的向 上推力而造成变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 一金属壳体及一退卡杠杆。该绝缘本体包含形成于该绝缘本体的二侧的一对引导臂、多个 导电端子及形成于该一对引导臂中其中之一引导臂的退卡装置。该金属壳体啮合连接该绝 缘本体以容纳一卡。该退卡杠杆枢接于该金属壳体的内表面以形成一枢轴机构,且连接该退卡装置。当该退卡装置启动时,该退卡杠杆依附着枢轴机构转动。该金属壳体包含一体 成型的凸肋,该凸肋凸出该金属壳体且形成于该枢轴机构的附近,以增强该金属壳体的强 度及刚性。 —实施例中,该凸肋可通过压出成型而突出于金属壳体的上表面。凸肋可包含围 绕枢轴机构的一曲部及连接且延伸自曲部两端的二横部。曲部的形状可如碟盘,而碟盘的 开口面向枢轴机构。 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金属壳体围绕枢轴机构的主体部可通过凸 肋增加强度并增进金属壳体的刚性。由此,现有技术中短路及朝上变形等问题可被有效避免。附图说明本技术将依照后附图式来说明,其中图1及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于不同角度的示意图;图3绘示本技术的卡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本技术的卡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底部立体示意图;图5绘示本技术的卡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啮合退卡杠杆的底部立体示意图图6绘示本技术的卡连接器的俯视图;图7绘示图6中沿线1-1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卡连接器2金属壳体3退卡装置4退卡杆5退卡杠杆6后槽7绝缘本体8枢轴凸起9导电端子io引导臂11卡沟12引导槽13凹槽15横杆21主体部22凸肋23接合件26后耳31座体41曲部42横部51中央边缘部分52对向边缘部分53凸耳54勾状退卡端60枢轴机构61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制作和使用。不过,应当理解,本技术 提供许多可应用的装置,其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下实施。本具体实施例仅说明了制作 和使用本技术的具体方式,并没有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图1及2绘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1在不同角度的示意图;图3绘示 卡连接器1的分解图。如图1至图3所示,卡连接器1包含金属壳体2、退卡杠杆5及绝缘 本体7。绝缘本体7包含一对平行的引导臂IO,各引导臂10定义出一引导槽12,以引导电 子卡(图未示)进入卡连接器l。引导臂10的其中一个设有退卡装置3,一退卡杆4允许 在退卡装置3的座体31中滑动。换言之,座体31包围退卡杆4。多个导电端子9组装于连 接两引导臂10的横杆15上。本实施例中,退卡杆4为长方形物件,且包含L形端以供使用 者推压。退卡装置3为所谓两段式的推-推形式(push-push type)。 绝缘本体7的二平行的引导臂10包含供金属壳体2的接合件23啮合连接的卡沟 11以及供接收电子卡(例如CF卡,图未示)的引导槽12。退卡杆4的一连接端包含一凹 槽13,以嵌合退卡杠杆5 —端的凸耳53。 一勾状退卡端54形成于该退卡杠杆5的另一端, 通过转动退卡杠杆5可将卡自卡连接器1中退出。 图4及图5分别绘示金属壳体及啮合退卡杠杆的金属壳体的底部立体图。金属壳 体2的主体部21的背面向内折弯一部分而形成一后槽6,而退卡杠杆5的一部分收纳其中。一枢轴凸起8利用于主体部21接近后侧的中央部分压出成型,从而允许退卡杠杆5枢接于主体部21的内表面。利用将退卡杠杆5的中央边缘部分51(参图3)啮合连接枢接凸起8,以及退卡杠杆5的对向边缘部分52 (参图3)收纳于后槽6,退卡杠杆5即可于主体部21的内表面旋转。退卡杠杆5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贴附于金属壳体2的内表面,且通过凸耳53和凹槽13的嵌卡连接于退出杆4。如此一来,退卡杠杆5因应退卡杆4的动作而旋转。通过弯折主体部21形成二后耳26于主体部21后端的两侧,该二后耳26啮合于绝缘本体7。 如前述,退卡杠杆5包含一形成于退卡杠杆5中央边缘处的中央边缘部分51 (本实施例中,其为一凸起部),以啮合金属壳体2的主体部21的枢轴凸起8。据此,中央边缘部分51和枢轴凸起8形成枢轴机构60。退卡杠杆5可由一金属片压出成型。通过啮合连接枢轴凸起8及凸起部51及退卡杠杆5的对向边缘部分52于金属壳体2的后槽6,退卡杠杆5依附着枢轴凸起8及凸起部51转动。 图6绘示卡连接器1的俯视图,图7绘示图6中沿1-1剖面线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枢轴凸起8枢接于中央边缘部分51 (凸起部),由此形成枢轴机构60 ;且退卡杠杆5的对向边缘部分52收容于后槽6。据此,退卡杠杆5在允许转动的状况下贴附至金属壳体2的内表面。 —实施例中,围绕枢轴凸起8及凸起部51 (即枢轴机构60)的凸肋22可由主体部21压出成型,以加强金属壳体2的强度及刚性。凸肋22形成于枢轴机构60的附近,且突出于金属壳体2的上表面。根据图6所示的俯视图,凸肋22包含一围绕枢轴机构60的曲部41及连接且延伸自该曲部41两端的二横部42。 一实施例中,曲部41为碟盘状,且包含一面向枢轴机构60的开口 61。凸肋22可通过一体压出成型以形成曲部41及二横部42。据此,金属壳体2围绕枢轴机构60的主体部21可通过凸肋22增加强度并增进金属壳体2的刚性。由此,现有技术中短路及朝上变形等问题可被有效避免。 图1至图7仅为具体实施例,其他不同形状但提供等同功效的加强结构亦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本体,包含:一对引导臂,形成于该绝缘本体的二侧;多个导电端子;及一退卡装置,形成于该一对引导臂中其中之一;一金属壳体,啮合连接该绝缘本体以容纳一卡;以及一退卡杠杆,枢接于该金属壳体的内表面以形成一枢轴机构,且连接该退卡装置,当该退卡装置启动时,该退卡杠杆依附着该枢轴机构转动;其中该金属壳体包含一体成型的凸肋,该凸肋凸出该金属壳体且形成于该枢轴机构的附近。

【技术特征摘要】
SG 2008-10-16 200807744-8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本体,包含一对引导臂,形成于该绝缘本体的二侧;多个导电端子;及一退卡装置,形成于该一对引导臂中其中之一;一金属壳体,啮合连接该绝缘本体以容纳一卡;以及一退卡杠杆,枢接于该金属壳体的内表面以形成一枢轴机构,且连接该退卡装置,当该退卡装置启动时,该退卡杠杆依附着该枢轴机构转动;其中该金属壳体包含一体成型的凸肋,该凸肋凸出该金属壳体且形成于该枢轴机构的附近。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凸肋凸出于该金属壳体的上表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凸肋自枢轴机构向金属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沙库玛山柏汉丹帕拉尼纳哥斯卡斯特拿阿尊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