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1326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包含: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导光板的第一表面至少有一开口,且开口向第二表面延伸以形成入光面。采用此导光板的照明装置,其中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开口内,光线自入光面输入导光板以远离入光面的方向,并以反射或折射的方式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间行进,最终,部分光线经由折射从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射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涉及一种照明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应用在照明领域的照明装置,可以依照实际设计的需求,而依照光源的摆 设位置分为直下式模块(direct type module)或者是侧光式模块(side typemodule)。参考图1,是现有技术中有关直下式模块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直下式模块照明装置100 包含反射片110、光源120以及扩散片130。光源120设置于反射片110与扩散片130 间,利用反射片110所提供的反射作用,使光线经由扩散片130直接传输至照明装置100 上方,或利用反射片110将位于其上方的光源120所发出的光线反射向上,以此可获得较 佳亮度,但直下式模块灯的光源120所在位置的亮度明显不够亮,因此导致较易分辨出 光源所在位置。因此如何借由反射板110的光学设计使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光源均勻化, 是一重大的课题。参考图2,是现有技术的侧光式照明装置200的剖面示意图。侧光式模块照明装 置200除包含反射片210、光源220以及扩散片230的外,相较于图1的直下式模块照明 装置100还包含一导光板M0,其用以导入侧面光源220所发出得光线,再转换其方向, 以使其导向正面射出,而形成面光源。导光板240侧面是一入光面对2,排列有若干个光 源220。当光源220由入光面242入射光线至导光板240时,光线在导光板MO内部反射 与折射,并配合设置于导光板240底面244之下的反射板210,将光线向上反射经由顶面 246折射出部份的光线。参考图3A,是根据图2所绘示现有技术侧光式照明装置的俯视图。现有技术的 侧光式模块照明装置200,其光源220经由导光板240外侧的入光面242将光线导入导光 板M0。另外,请参考图3B,是根据现有技术另一实施例之侧光式照明装置俯视图。光 源220设置于导光板240外圆周上的入光面242外侧。光线经由导光板240外侧的入光 面242将导入导光板M0。由于光源220仅能相对于导光板240外侧的入光面242而设 置,在现今导光板MO的面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为使照明装置维持固定照度,即需要 减少光源220间设置的间距,进而增加设置的光源数目,这么一来,将相对增加照明装 置的光源使用数量,同时光源在组装上也会增加其难度,增加成本。因此,如何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新颖的导光板,以及具有此导光板的照明 装置,其中,设有一开口在导光板上,并同时形成一入光面,将光源设置于该开口中, 则光源可由此开口不需额外的结构,即可减少光线的流失,增加导光板所接收到光源的 光线,进而提升整体导光板的效率。此外,由于入光面的面积减少,则所需的光源数目 不仅可减少,且降低照明装置组装上的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出射光线辉度均勻性的导光板以及容易组 装的照明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成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照明装置 用的导光板,其包含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导光板在第一表面至少一开口,且 此开口向第二表面延伸,以形成一入光面。其中,导光板的开口形状是一多边形;或导光板开口的形状是一圆形;导光板开口自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在导光板内形成一内容 室;导光板的入光面延伸至第二表面;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的形状为一 圆形;导光板的开口设置于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的中心点。本技术借助上述设计,可减少光线的流失,增加导光板所接收到光源的光 线,进而提升整体导光板的效率。此外,由于入光面的面积减少,则所需的光源数目不 仅可减少,且降低照明装置组装上的困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直下式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侧光式照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A,是根据图2所绘示现有技术侧光式照明装置的俯视图。图3B,是根据现有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侧光式照明装置俯视图。图4A,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示意图。图4B,是根据图4A的A-A沿线剖面示意图。图4C,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剖面示意图。图4D,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示意图。图4E,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示意图。图4F,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剖面示意图。图5A,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装置示意图。图5B,是根据图5A的A-A沿线剖面示意图。图5C,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装置示意图。图5D,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装置示意图。图5E,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照明装置剖面示意图。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直下式模块照明装置110 光源反射片120 光源130 扩散片200 侧光式照明装置210 反射片220 光源230 扩散片240 导光板242 入光面244 底面440 导光板442 入光面444 第二表面446 第一表面450 开口 452 穿孔460 内容室520 光源522 电路板540 导光板542 入光面544 第二表面546 第一表面550 开口 552 穿孔560 内容室570 照明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但所列附图及实施例仅 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4A至4B所示,其中,图4A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 板示意图。图4B是根据图4A的A-A沿线剖面示意图。由图可知本技术的导光板 440包含第一表面446以及第二表面444。第二表面444相对于第一表面446而设置。其 中,导光板440于第一表面446上设有一开口 450。开口 450沿第二表面444的方向延伸 形成一入光面442。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只提出设有一个开口,但是本技术中 开口的数目并不限于一个,也可包含一个以上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446平行于第二表面444,如图4B所示,但是,本实 用新型得第一表面446并不限定平行于第二表面444,它也可以是第一表面446不平行于 第二表面444的导光板440,如图4C所示。其中,图4C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 所绘示的导光板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开口 450的形状是六边形,如图4A所示。此外, 在本技术中开口的形状较佳为一多边形,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但是在本实 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开口 450的形状并非仅限定于多边形,亦可为圆形(如图4D所 示)或任意的形状,只要所述开口的形状可容置一光源模块,且使光源的电路板容易对 准入光面,即为本技术所述的开口形状。再参考图4B,导光板440的第一表面446上设有一开口 450。导光板440自开 口 450,以第一表面446向第二表面444的方向,向第二表面444延伸以形成入光面442。 同时,导光板440向第二表面444延伸定义一内容室460。于又一实施例,请参考图4E、 4F所示,其中图4E是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示意图。而图4F是根 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导光板剖面示意图。导光板440以第一表面446向第 二表面444的方向,且延伸入光面442至第二表面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在第一表面至少设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向第二表面延伸以形成一入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包含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板在第一表面至少设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向第二表面延伸以形成一入光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为一多边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为一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照明装置的导光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炳辉涂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中电子电器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