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刚专利>正文

一种垂钓用鱼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030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钓用鱼竿支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通过U形槽体转动装配有支撑轮,在U形槽体的下方支撑杆上设置有带有弯钩的压杆,在所述压杆下方的支撑杆上还设置有辅助拉杆,在辅助拉杆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插入地面的尖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支撑杆上设置了辅助拉杆,其在使用时,将辅助拉杆沿鱼竿的轴线设置在支撑杆后部的地面上,通过辅助拉杆末端设置的尖头体抓住地面,给支撑杆施加一个向后下方的拉力,从而可以抵消鱼竿对支撑杆施加的向前的压力,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鱼竿支架因受力不均匀而容易向前趴到的问题,便于垂钓者的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鱼竿的支架。
技术介绍
许多钓鱼爱好者喜欢到大型瀑布或河流中垂钓,垂钓用的鱼竿通常有纩20米长, 如果长时间手持鱼竿会让人感到非常的疲劳,因此,各钓鱼爱好者在垂钓时都会准备一个 鱼竿支架来架放鱼竿。这种鱼竿支架包括一个用于插入地面的主杆,在主杆的顶部安装有 支撑轮,主杆的长度一般可调,如专利号为200620032040. 5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 开的一种鱼竿支撑架。这种鱼竿支撑架在使用时,鱼竿的尾部搭放在鱼竿支撑架上,鱼竿的 前部向水面方向延伸,因而鱼竿的前端会给鱼竿支撑架施加一个向前的压力,尤其在鱼咬 钩时,该鱼竿支撑架受到的向前力会更大,使得该鱼竿支撑架在使用时受力非常不均勻,容 易发生鱼竿支撑架向前趴到的现象,造成该鱼竿支撑架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垂钓用鱼竿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鱼竿支架因 受力不均勻而容易向前趴到的问题。本技术垂钓用鱼竿支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钓用鱼竿支架,包括支撑杆,支 撑杆的上端转动装配有支撑轮,在位于所述支撑轮下方的支撑杆中部还铰接有上下摆动的 辅助拉杆。在所述的支撑杆中部滑动套装有第一滑套,所述的辅助拉杆铰接在该第一滑套 上,在该第一滑套上螺纹装配有用于与支撑杆配合定位固定的旋转手柄。所述的辅助拉杆由滑动插套配合的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的内管与第一滑套铰 接,在所述外管的管口部螺纹装配有用于定位固定内杆的紧固手柄。在所述外管的末端铰接有由至少两个尖齿构成的叉状尖头体。在所述的支撑杆上还滑动套装有第二滑套,在第二滑套上设置有一个具有弯钩的 压杆,压杆的弯钩的开口朝下,在第二滑套下方的支撑杆上套装有用于轴向定位该第二滑 套的柔性摩擦套。所述的压杆与第二滑套铰接,在第二滑套与压杆上分别设有定位配合止旋的斜在所述的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一 U形槽体,所述的支撑轮通过螺钉安装在该U形 槽体的两侧槽壁上,该U形槽的槽口部设有分别向两侧延伸的八字形开口。所述的支撑杆由滑动插套配合的内杆和与外套管组成,内杆固定在U形槽的底 部,外套管的末端设置有尖头,在外套管的管口部螺纹装配有用于轴向定位内杆的固定手 柄。所述的支撑轮为周向开设有内凹弧面的腰形轮。本技术在支撑杆上设置了辅助拉杆,其在使用时,将辅助拉杆沿鱼竿的轴线设置在支撑杆后部的地面上,通过辅助拉杆末端设置的尖头体抓住地面,给支撑杆施加一 个向后下方的拉力,从而可以抵消鱼竿对支撑杆施加的向前的压力,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鱼 竿支架因受力不均勻而容易向前趴到的问题,便于垂钓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垂钓用鱼竿支架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垂钓用鱼竿支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底端具有尖头 的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顶端的U形槽体3、横向转动装配在U形槽体3中的支撑轮4及具 有弯钩的压杆5组成。在位于压杆5下方的支撑杆上还铰接有一个上下摆动的辅助拉杆, 辅助拉杆的末端设有用于插入地面的尖头体14。由于垂钓者的身高不同、环境情况不同、使用状况不同等原因,需要针对不同情况 对鱼支撑杆的高度、鱼竿的架设角度及辅助拉杆的长度和角度进行调整,以便于垂钓者使 用,本实施例中,该鱼竿支架中的支撑杆、压杆、辅助拉杆均采用了可调结构装配,其中支撑杆由滑动插套配合的内杆2和外套管1组成,内杆2固定在在U形槽体3的下 部,内杆2插入到外套管1中,在外套管1的底端设有用于插入地面的尖头17,在外套管的 上管口部螺纹装配有用于定位固定内杆2的紧固手柄12,从而便于鱼竿支架的高度调整;辅助拉杆包括滑动插套配合的内管8和外管7,外管7的管口部螺纹装配有用于 与内管8定位固定的紧固手柄10,从而便于辅助拉杆的长度调整,同时,在支撑杆上滑套套 装有第一滑套9,辅助拉杆的内管上端铰接在在第一滑套9上,在第一滑套9上螺纹装配有 用于与内杆2定位固定的旋转手柄11,从而便于辅助拉杆的拉伸角度和高度的调整,同时 可以折叠,方便垂钓者携带;在辅助拉杆的外管7的末端铰接有至少具有两个尖齿的叉状 尖头体14,本实施例中,该尖头体14由两个尖齿和连接在两尖齿之间的横杆组成,在外管7 的末端垂直固定有与尖头体14的横杆枢接的空心管13,从而可以配合辅助拉杆调整其与 地面的插入角度,便于使用者固定;压杆5通过与其铰接的第二滑套6与内杆2滑动配合,使压杆5可以在130°的 角度内转动,同时在打开时被压杆5与第二滑套6之间相互配合的斜面15定位止旋,从而 可以便于压杆5的打开和收起,方便垂钓者的携带;第二滑套6的下部支撑杆上套装柔性摩 擦套16,通过上下移动该柔性摩擦套16可以在支撑杆上对第二滑套6进行轴向定位,从而 可以调整压杆5与支撑轮4之间的高度差,其调整非常方便,便于对鱼竿的架设角度进行调整。另外,在U形槽体3的槽口部设有分别向两侧延伸的八字形开口,支撑轮4通过螺 钉安装在U形槽体的两侧槽壁上,其连接、维护方便,支撑轮4采用周向开设有内凹弧面的 腰形轮结构,其与U形槽体的八字形开口和压杆上的弯钩配合起到稳定鱼竿的作用,可以 在鱼咬钩时防止因鱼竿摆动而出现跑杆现象。本技术在使用时,其辅助拉杆可以插入到支撑杆后方的地面上对支撑杆起到 拉扯固定或者将其支撑在支撑杆前方的地面上起到辅助支撑作用。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的描述很容易就会想到其它结构或形状的等效变形,但不论其结构或形状如何变化,只要是鱼竿支架上设 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通过U形槽体转动装配有支撑轮,U形槽体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弯钩 的压杆,位于压杆下方的支撑杆上设置有辅助拉杆,在辅助拉杆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插入地 面的尖头体的,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钓用鱼竿支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装配有支撑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支撑轮下方的支撑杆中部还铰接有上下摆动的辅助拉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钓用鱼竿支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转动装配有支撑轮,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支撑轮下方的支撑杆中部还铰接有上下摆动的辅助拉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钓用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杆中部滑动套 装有第一滑套,所述的辅助拉杆铰接在该第一滑套上,在该第一滑套上螺纹装配有用于与 支撑杆配合定位固定的旋转手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钓用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拉杆由滑动插套 配合的内管和外管组成,所述的内管与第一滑套铰接,在所述外管的管口部螺纹装配有用 于定位固定内杆的紧固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钓用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的末端铰接有由 至少两个尖齿构成的叉状尖头体。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垂钓用鱼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杆 上还滑动套装有第二滑套,在第二滑套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刚
申请(专利权)人:赵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