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纯永专利>正文

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0627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其包括刮刀以及刮刀固定组件,刮刀经刮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一基座上,其刀口部与辊轮外壁相切,所述刮刀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轴以及一压板件,固定轴设置于辊轮和刮刀之间,并与辊轮平行,且其两端固定在基座上,压板件一面与固定轴外壁固定连接,另一面与刮刀的刀面部固定连接。该辊轮自动刮刀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与辊轮外表面精确密切贴合,并可高效对辊轮表面进行清理,不产生清理死角,且易于操控,还可延长辊轮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轧制、塑料造粒、造纸等多个行业中,并有效提升厂家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辊轮表面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辊轮自动刮刀装置
技术介绍
辊轮是一种传统工艺设备,其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轧制、造纸、塑料造粒等行业中, 但在生产过程中,辊轮表面常会粘附杂质,进而造成产品不良率提高,甚或导致辊轮卡死, 造成设备的损毁。为克服这一问题,业界常用的方法是定期停机清理或者定期更换辊轮,但 前一种方案往往需要以锤子、锉刀等硬质工具对辊轮表面进行刮擦,其不仅废时废力,影响 生产的连续进行,且不能实现对辊轮表面的均匀清理,还会对辊子的外表面造成一定的损 伤,而后一种方案则会大幅度提高运营成本,且导致不良产品持续产生,从而大大降低厂家 的经济效益。 公开号为CN201105916、公开日为2008年8月27日的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树 脂造粒机辊子刮板,其具有一辊子和一传送带,传送带接在辊子的外表面,并随着辊子的旋 转传送树脂粒料,辊子周边固定设置一刮刀,其刀尖与辊子的外表面相接触,该刮刀与辊子 表面的压紧力大小由连接在刮刀上的一弹簧控制通过以弹簧控制刮刀保持对辊子表面的 持续压紧,从而使其可以刮掉辊子上的树脂而又不至于对辊子的表面造成损伤。该设备虽 然可实现对辊子的外表面进行不间断的、无损伤的自动清理,但其仍具有如下缺陷首刮刀 仅由一个弹簧施压,刮刀面各点受力不均衡,其与辊轮面之间易产生死角,从而不能完全清 理辊轮表面的附着物,也可能造成辊轮损坏刮刀、或者是刮刀剌伤辊轮表面;刮刀经长期使 用后,其刀口局部位置可能产生钝化或磨耗,导致对相应位置的辊轮表面不能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与辊轮外表面密切贴合,不会产生清理死角, 且性能稳定,能有效清洁辊轮表面的辊轮自动刮刀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种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包括刮刀以及刮刀固定组件,刮刀经刮刀固定组件固定 设置在一基座上,其刀口部与辊轮外壁相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轴 以及一压板件,固定轴设置于辊轮和刮刀之间,并与辊轮平行,且其两端固定在基座上,压 板件一面与固定轴外壁固定连接,另一面与刮刀的刀面部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压板件一面与固定轴外壁焊接固定,刮刀的刀面部通过设置在一 与固定轴平行直线上的复数个螺栓件与压板件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轴为管状构件,其内腔填充设置一个以上的气囊,气囊与气压调节设备 连通。 所述刮刀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以上的定位孔。 所述固定轴两端通过自润轴承固定设置在基座上。 所述刮刀固定组件中还设置刮刀曲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括一驱动件及一从 动件,驱动件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端与从动件的一端铰接,从动件的另一端与固定轴固 定连接。 所述驱动件包括一驱动杆及与之一端连接的气压或液压驱动装置,驱动杆的另一 端与从动件一端铰接。 所述刮刀固定组件还包括可使固定轴沿其纵长方向往复运动的刮刀横移装置,该横移装置为液压伸縮装置、气压伸縮设备或电动伸縮设备。 所述刮刀固定组件还包括一设置在刮刀刀口下方的刮削承盘。 该刮刀装置中还设置分离式控制盘,该分离式控制盘可控制刮刀固定组件中各气 动、液压和/或电动设备的运作。 本技术针对现有各种辊轮表面清洁技术方案的缺陷,提出了该辊轮自动刮刀 装置,其主要由刮刀及刮刀固定组件构成,刮刀固定组件主要由一固定轴及通过焊接等方 法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压板件构成,刮刀通过多个螺栓件与压板件固定连接,固定轴设置在 刮刀和辊轮之间,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使刮刀面的各个位置都可收到均匀的压力作用而与辊 轮表面密切贴合,且刮刀可快速拆卸更换,便于安装维护。进一步的,固定轴可为内腔填充 气囊的管状构件,气囊可由橡胶加织布的材质组成,并与气压调节设备连通,通过对该等气 囊进行加压及泄压处理,可实现对刮刀角度的微调,并保持对刮刀各处均匀施压,使得刮刀 面随辊轮面之凹凸不平而变化,紧密贴合,完全不产生死角,可以完全刮除辊轮表面的附着 物。又及,为达到良好清理效果,刮刀的材质、形态应配合辊轮的材质而调整,但总体而言, 刮刀应具有高挠性、高强度及高耐磨的性能。为防止刮刀因固定轴转动或移动以及辊轮的 逆向转动而松脱,在刮刀两端还可设置定位 L。进一步的,该辊轮自动刮刀装置中还可设置 一刮刀曲柄调整装置,其可驱动固定轴在一定幅度内转动,从而使刮刀与辊轮相切的角度 可精确调整,从而使刮刀可更为有效的对辊轮表面进行清理。 同时,该辊轮自动刮刀装置中固定轴是通过将其两端与两个轴承配合而固定设置 在一基座上的,且固定轴可因一刮刀横移装置而沿自身轴线方向往复移动,通过这样的设 置,可使刮刀随固定轴左右横移,从而可使刮刀上因长期使用而磨耗的局部刀口可偏移原 先位置,从而改善对应此局部刀口初始位置处辊轮表面的清洁度,且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种 设置还可对辊轮面产生研磨作用,从而使原本不平整的辊轮表面更趋光滑平顺,相对的也 延长了辊轮的使用寿命。上述刮刀横移装置可采用气动、液压或者电动驱动设备,其与固定 轴一端连接,进而带动固定轴横移。上述的轴承优选采用自润轴承,这样,在不需要任何的 油润之下,可使固定轴保持动作,从而有效的在高污染环境中使用。 该辊轮自动刮刀装置中还包括一刮削承盘,其可设置在刮刀刀口下方,以承接由 辊轮上所刮下的附着物,使用者可定期以高压空气吹扫或以其他方式清理积聚的附着物, 以有效的防止附着物再次的巻入造成的二次污染。 另外,该辊轮自动刮刀装置的结构中,还采用了分离式设计,具体是将刮刀固定组件中各驱动设备的控制装置,如压力开关、压力表、气动、液压、电动设备的控制部分集成设置在以操作面板或控制箱内,从而可使操作盘实时观察和调整刮刀的运作情形,且能有效地减少人员的误触开关而导致的刮刀在不正常使用下损害,以确保人机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辊轮自动刮刀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与辊轮外表面精确密切贴合,并可高效对辊轮表面进行清理,不产生清理死角, 且易于操控,还可延长辊轮使用寿命。本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金属轧制、塑料造粒、造 纸等多个行业中,并有效提升厂家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辊轮自动刮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固定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刮刀横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3所示,该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包括刮刀1以及刮刀固定组件,刮刀经刮刀固 定组件固定设置在机座上,其刀口部与辊轮2外壁相切。刮刀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轴3以 及一压板件4,固定轴设置于辊轮和刮刀之间,并与辊轮平行,且其两端通过两个自润轴承 5固定在机座上,压板件一面与固定轴外壁焊接固定,另一面与刮刀的刀面部通过若干螺栓 件6固定连接,该等螺栓件设置在与固定轴平行的一直线上。刮刀的两端还设置两个定位 孔,两个螺栓件穿过该等定位孔将刮刀两端与压板件紧固连接。上述固定轴3为管状构件, 其内腔填充设置多个气囊7,气囊与气压调节设备连通。上述刮刀固定组件中还设置刮刀 曲柄调整装置8,该调整装置包括一伸縮驱动杆81及其液压驱动装置82和一曲柄从动件 83,驱动杆一端与其液压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包括刮刀以及刮刀固定组件,刮刀经刮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一基座上,其刀口部与辊轮外壁相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轴以及一压板件,固定轴设置于辊轮和刮刀之间,并与辊轮平行,且其两端固定在基座上,压板件一面与固定轴外壁固定连接,另一面与刮刀的刀面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包括刮刀以及刮刀固定组件,刮刀经刮刀固定组件固定设置在一基座上,其刀口部与辊轮外壁相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轴以及一压板件,固定轴设置于辊轮和刮刀之间,并与辊轮平行,且其两端固定在基座上,压板件一面与固定轴外壁固定连接,另一面与刮刀的刀面部固定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件一面与固定轴外壁焊接固定,刮刀的刀面部通过设置在一与固定轴平行直线上的复数个螺栓件与压板件固定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为管状构件,其内腔填充设置一个以上的气囊,气囊与气压调节设备连通。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以上的定位孔。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轮自动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两端通过自润轴承固定设置在基座上。6.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纯永
申请(专利权)人:林纯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