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05967 阅读:3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一带磁石的磁轭环,该磁轭环设置在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该磁轭环内设置有带线圈的圆筒状透镜载体,透镜载体的前部设置有前垫片与前簧片、后部设置有后簧片,磁轭环设置为具有两侧带圆弧矩形外框,外框侧设置有带对称布置两个开口的圆形垂直凸边,外框和垂直凸边之间形成一两侧带圆弧的矩形内腔,磁石设置为带圆弧底边及非对称斜边的梯形状并设置在所述带圆弧的矩形内腔的四个角部;磁轭环的圆形垂直凸边内设置一磁轭环圆内端面,透镜载体配置在该圆内端面上,它的外径与磁轭环的圆形垂直凸边的内径相配置;前后框架、载体与底座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点是电磁感应力获得显著提高,同时有利于产品进一步微型化,又具有较高的装配精度与装配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照相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专门配套于微型照相机的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配套于微型照相机的透镜驱动装置种类繁多,如中国专利申请号 2008200023412《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它包括一安置在底座上的具有带圆孔的方型外廓并 兼为透镜驱动装置的外部框体的磁轭环,该磁轭环内安置有磁石与线圈,磁轭环圆孔中设 置有带一透镜载体的透镜,该透镜载体的前后各设置有带前侧垫片的前侧弹簧与带后侧垫 片的后侧弹簧,前后侧弹簧的簧丝形状呈上下左右对称,消除因形变引起旋转偏移,防止透 镜载体移动时细微的光轴偏移;磁石设置为三角棱形并安置在磁轭环方型外廓的四个角 部;该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0023412《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有较大的电磁感应力及良好 的电气和机械的特性;然而它不适用于带卡扣插座的、具有前后框架的透镜驱动装置配套 应用;此外,所述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0023412《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磁轭环的内圆外 方的内腔结构制约了所述磁石与所述线圈之间 的尺寸配置,从而影响进一步扩展所述电磁 感应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磁石 与所述线圈之间配置尺寸更大以进一步增强所述电磁感应力的透镜驱动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它包括 一带磁石的磁轭环,该磁轭环设置在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该磁轭环内设置有带线圈的圆 筒状透镜载体,该透镜载体由一底座支撑,该透镜载体前部设置有前垫片与前簧片、后部设 置有后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环设置为具有两侧带圆弧矩形外框的磁轭环;该矩形外框的内侧设置有 带对称布置两个开口的圆形垂直凸边;该矩形外框和该垂直凸边之间形成一两侧带圆弧的 矩形内腔;所述磁石设置为带圆弧底边并两个非对称斜边的梯形磁石;所述梯形磁石设置 在所述内腔的四个角部;所述磁轭环的圆形垂直凸边内设置一磁轭环圆内端面。由于采用以上所述两侧带圆弧矩形外框的磁轭坏以及非对称斜边的梯形磁石,从 而使磁石可配置的尺寸更大,因而电磁感应力获得进一步扩大。所述前框架设置有中央通孔以及外侧凸块,该前框架的两个外侧各对称设置有两 个卡脚;该卡脚边上设置有长方形缺口,该卡脚内表面下端设置有半圆形定位孔。所述前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两边带有圆弧的矩形内端面,该内端面的四个角上各设 置一“L”形凸条,该凸条位置与所述卡脚相对应,所述磁轭环外框配合安装在所述“L”形凸 条与所述卡脚间的空隙里;“L”形凸条用于定位磁轭环、前垫片以及前簧片,从而实现较高 的装配精度与装配效率;其次是磁轭环与前框之间的配合倒置结构,有利于密封与防尘。所述后框架设置为框形结构,该后框架两侧边各设置有两个半圆形凸块,该半圆 形凸块与所述前框架卡脚内表面半圆形定位孔相配置。其作用是卡脚上的半圆形孔与后框 架的半圆形凸块相配置,从而使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连接更紧密可靠。所述圆筒状透镜载体配置在所述磁轭环圆内端面上,该圆筒状载体的外径与所述 磁轭环的圆形垂直凸边的内径相配置;所述圆筒状透镜载体的外周对称设置有两个肋拱。 其作用是防止载体旋转。所述肋拱与所述磁轭环的开口相配置;所述载体顶部外周设置有台阶面;该台阶 面与磁轭环台阶面缺口相配置;所述肋拱外径与所述线圈内径相配置;其作用是可以支撑 并精确定位线圈。所述肋拱底部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后簧片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圆孔,该定位圆 孔与所述定位销相铆接配合;其功能是可以大大提高后簧片与载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 使得载体运动性能稳定可靠。所述前垫片设置在所述磁轭环矩形外框和所述前簧片之间,该前簧片设置在所述 前垫片和所述前框架之间;该前垫片设置为带有圆弧的矩形状。使得前簧片获得均勻压平 且具有对本技术良好的密封作用。所述前框架、所述后框架、所述载体与所述底座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它具有结 构尺寸稳定的特性,从而实现本技术的始动电流比较稳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电磁感应力获得显著提高,同时有利于产 品进一步微型化;其次是具有较高的装配质量与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框架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磁轭环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磁石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载体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后框架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底座立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它包括前框架1和与该前框架 1相对应的后框架8。该前框架1设置有中央通孔16以及外侧凸块12 ;该前框架的两个外 侧各对称设置有两个卡脚11 ;该卡脚边上设置有长方形缺口 14,该卡脚内表面下端设置有 半圆形定位孔13。前框架框顶部设置有两边带有圆弧的矩形内端面17,该内端面的四个角上各设置 一 “L”形凸条15,该凸条15位置与卡脚11相对应。后框架8设置为框形结构,该后框架8两侧边各设置有两个半圆形凸块83,该半圆形凸块83与前框架1卡脚上半圆形定位孔13相配置,使前框架和后框架配合一体。所述 后框架8设置有后框架矩形内端面82以及斜定位面84。所述磁轭环设置为具有两侧带圆弧的矩形外框42的磁轭环4 ;该外框的内侧设置 有带对称布置的两个开口 46的圆形垂直凸边43 ;该外框42和垂直凸边43之间形成一内 腔45,磁石5设置在该内腔的四个角部。开口 46的底部设置一磁轭环定位用半孔41。磁轭环4设置在前框架1和后框架8之间。所述圆形垂直凸边43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缺口 44以及圆形内端面47。所述磁石设置为带圆弧底边51及两个非对称斜边52、53的梯形磁石5 ;该梯形磁 石具有理想的与所述线圈之间的尺寸配置,使得本技术的电磁感应强度增大。磁轭环外框42配合安装在前框架凸条15与卡脚11之间的空隙里。磁轭环外框42和前框架1之间设置前垫片3,前垫片3和前框架1之间设置前簧 片2 ;该前垫片3设置为带有圆弧的矩形状。所述磁轭环的圆形内端面47上配置有圆筒状载体7,该圆筒状载体7的外径与圆 形垂直凸边43的孔径相配置。所述载体7由前簧片2和后簧片9支撑。该载体7的外周 对称设置有两个肋拱73,该肋拱73边上设置载体定位半孔71 ;肋拱73底部设置有定位销 72 ;载体7的顶部外周设置有台阶面74。肋拱73与磁轭环的开口 46相配置,台阶面74与 磁轭环的台阶面缺口 44相配置。载体7外周配置有线圈6。后框架矩形内端面82上设置有底座10,该底座10设置有外斜定位面103 ;该外斜 定位面103与后框架内斜定位面84相配置,该底座起到支撑载体的作用。所述后框架8和底座10之间设置后簧片9,该后簧片9设置有两个电源引脚94, 该电源引脚94与线圈6的引出线焊接在一起,驱动电源,线圈6通过电流时,在磁石5和磁 轭环4内部构成的磁场感应出电磁力,在电磁力的推动下使载体7在光轴方向上前后移动, 当载体7发生移动时,前簧片2和后簧片9产生反作用力,当该反作用力与电磁力平衡时, 载体7就能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达到照相机自动对焦的目的。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前框架1、后框架8、底座10和载体7采用工程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它包括一带磁石的磁轭环,该磁轭环设置在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该磁轭环内设置有带线圈的圆筒状透镜载体,该透镜载体由一底座支撑,该透镜载体前部设置有前垫片与前簧片、后部设置有后簧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轭环设置为具有两侧带圆弧矩形外框(42)的磁轭环(4);该矩形外框(42)的内侧设置有带对称布置两个开口(46)的圆形垂直凸边(43);该矩形外框和该垂直凸边之间形成一两侧带圆弧的矩形内腔(45);所述磁石设置为带圆弧底边(51)及两个非对称斜边(52)、(53)的梯形磁石(5);所述梯形磁石(5)设置在所述内腔(45)的四个角部;所述磁轭环(4)的圆形垂直凸边(43)内设置一磁轭环圆内端面(47)。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它包括一带磁石的磁轭环,该磁轭环设置在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该磁轭环内设置有带线圈的圆筒状透镜载体,该透镜载体由一底座支撑,该透镜载体前部设置有前垫片与前簧片、后部设置有后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环设置为具有两侧带圆弧矩形外框(42)的磁轭环(4);该矩形外框(42)的内侧设置有带对称布置两个开口(46)的圆形垂直凸边(43);该矩形外框和该垂直凸边之间形成一两侧带圆弧的矩形内腔(45);所述磁石设置为带圆弧底边(51)及两个非对称斜边(52)、(53)的梯形磁石(5);所述梯形磁石(5)设置在所述内腔(45)的四个角部;所述磁轭环(4)的圆形垂直凸边(43)内设置一磁轭环圆内端面(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1)设置有中央通 孔(16)以及外侧凸块(12),该前框架的两个外侧各对称设置有两个卡脚(11);该卡脚边上 设置有长方形缺口(14),该卡脚内表面下端设置有半圆形定位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1)的顶部设置 有两边带有圆弧的矩形内端面(17),该内端面(17)的四个角上各设置一“L”形凸条(15), 该凸条(15)位置与所述卡脚(11)相对应,所述“L”形凸条(15)用于定位所述磁轭环、所 述前垫片以及所述前簧片;所述磁轭环外框(42)配合安装在所述“L”形凸条(15)与所述 卡脚(11)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诚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