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8025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9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透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上弹片、平行设置在所述上弹片下方的下弹片和悬丝,所述上弹片开设有多个第一穿丝孔,所述下弹片对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第二穿丝孔,所述悬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弹片顶端面,所述悬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丝孔和所述第二穿丝孔固定在所述下弹片底端面;将悬丝分别于上弹片和下弹片连接,形成两端软连接,当透镜驱动装置发生跌落时,悬丝两端均为软连接,当上弹片与下弹片发生偏移时可以减小悬丝发生断裂的可能。以减小悬丝发生断裂的可能。以减小悬丝发生断裂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透镜
,具体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透镜驱动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座、下弹片、框架、透镜载体、上弹片和外罩,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金属端子,OIS 线圈固定设置在底座的顶端面,下弹片设置在OIS线圈上,框架固定设置在下弹片的顶端面,透镜载体设置在框架内,透镜载体的外侧壁卷绕着四组AF线圈,磁石设置在框架与透镜载体之间,一个AF线圈的对应一个磁石,上弹片设置在框架和透镜载体的顶端,且上弹片上设置有穿线孔,通过悬丝将上弹片与底座进行连接,悬丝一端与上弹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即悬丝与上弹片之间形成软连接,悬丝与底座之间形成硬连接,外罩与底座相卡接实现密封。由于上述结构中,四根悬丝需要支撑整个框架、磁石、透镜载体以及透镜,承受重量过大,很难满足高要求可靠性,且悬丝与底座之间形成硬连接,可靠性后性能容易变化,当透镜驱动装置发生跌落时,悬丝硬连接的一端将悬丝牢牢固定在底座底部,而悬丝软连接的一端会跟随上弹片进行上下移动,即悬丝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拉伸,对悬丝造成了较为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弹片(1)、悬丝(3)和平行设置在所述上弹片(1)下方的下弹片(2),所述上弹片(1)开设有多个第一穿丝孔(121),所述下弹片(2)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穿丝孔(121)相同数量的第二穿丝孔(221),所述第二穿丝孔(221)与所述第一穿丝孔(121)对应设置,所述悬丝(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穿丝孔(121),并固定在所述上弹片(1)顶端面,所述悬丝(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穿丝孔(221)固定在所述下弹片(2)底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片(1)和所述下弹片(2)均为分体结构或整体结构,当所述上弹片(1)为分体结构时,所述上弹片(1)包括2n块第一上弹块(11)和2n块第二上弹块(12),n取1~4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所述第一上弹块(11)和所述第二上弹块(12)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上弹块(12)开设有所述第一穿丝孔(121);当所述下弹片(2)为分体结构时,所述下弹片(2)包括2m块第一下弹块(21)和2m块第二下弹块(22),m取1~4中的任意一个整数,所述第一下弹块(21)和所述第二下弹块(22)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下弹块(21)与所述第二下弹块(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弹块(22)的尾部开设有所述第二穿丝孔(2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包括第一表面(41)和与所述第一表面(41)对应设置的第二表面(42),所述第一表面(41)为上表面,所述第二表面(42)为下表面,所述底座(4)自所述第二表面(42)方向向所述第一表面(41)方向延伸有第一支撑柱(43),所述上弹片(1)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柱(43)上,所述下弹片(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4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42)上电性连接多个金属端子(44)。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东辉周敦宇徐晓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诚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