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水冷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3379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补水冷风扇,包括壳体、进风口、出风口、水箱、水泵、水循环制冷装置、以及控制器,水箱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中设有控制进水管通断的控水球,水箱中设有浮子和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浮子连接、另一端伸入进水管与控水球连接,位于浮子与控水球之间的连杆与水箱或进水管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冷风扇在水箱中设置浮子和连杆,连杆的一端伸入进水管中与控水球连接。利用浮子随同水箱内水位高度的变化产生的浮动驱使连杆转动,连杆翻转带动控水球将出水管开启或闭合,从而实现水的自动流入或停止。实现了人为加水和自动加水的双重利用,极大的提高了冷风扇使用的便捷性,可靠性。使用简单而且可以长期保持水箱有水状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风扇,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补水冷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冷风扇多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原理实现制冷目的,在冷风扇工作过程中,水 会随着蒸发而逐渐减少,当水低于临界水位时水泵便停止工作,此时就不得不向水箱中加 水。由于现有冷风扇的结构限制,向水箱中加水的过程都是人为的使用容器盛水再向水箱 中添加,很是麻烦,尤其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商场、网吧等冷风扇使用多的地方,人为的加水 更是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补水冷风扇。通过与 外部供水管路相连接,内部设置自动补水机构,使得冷风扇中的水箱始终处于有水状态。省 去了人工加水的麻烦。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补水冷风扇,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 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水箱、位于所述水箱中的水泵、水循环制冷装置、 以及控制器,所述水箱安装有与外部供水管路连接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中设有控制进水 管通断的控水球,所述水箱中设有浮子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浮子连接、另一端伸 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控水球连接,位于所述浮子与控水球之间的所述连杆与所述水箱或进 水管铰接。本技术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为T形结构,包括相连通的进 水接头和出水管;所述进水接头一端伸出所述水箱与外部供水管路连接,另一头与所述连杆铰接; 所述控水球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水箱的下部;所述进水接头具有一可容置所述控水球的凹腔,所述凹腔位于所述控水球的上方 与控水球对应;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连杆的铰接处密封连接,所述进水接头与所述水箱的连接处 密封连接;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管螺纹连接;所述连杆为弯折结构,且所述弯折结构为角度可调的弯折结构; 所述连杆包括两个杆体,所述两个杆体相铰接,在所述铰接处设有定位旋钮;所述弯折夹角角度在100度至175度之间;所述控水球和所述浮子与所述连杆可拆卸连接。采用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在冷风扇的水箱中设置与外 部供水管路连接的进水管,保证了与外部供水源的连接。同时在水箱中设置浮子和连杆,连 杆的一端伸入进水管中与控水球连接。利用浮子随同水箱内水位高度的变化产生的浮动驱使连杆转动,连杆翻转带动控水球将出水管开启(或闭合),从而实现水的自动流入(或停 止)。在冷风扇加水的过程中,实现了人为加水和自动加水的双重利用,极大的提高了冷风 扇使用的便捷性,可靠性。使用简单而且可以长期保持水箱有水状态。(2)进水接头的凹腔 可以容置控水球,为控水球的上下移动提供了空间,保证控水球移动的距离,满足进水量大 小的要求。(3)进水接头和出水管螺纹连接,可方便拆卸更换。(4)连杆为弯折结构,两段杆 体调节夹角角度,并通过定位旋钮固定,可实现水箱水位高低的调节。夹角大,浮子下沉的 深度就深,水箱的补水水位就低,夹角角度小,浮子下沉的深度就浅,水箱的补水水位就高。 水箱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求来调节夹角角度,调节水箱补水水位的高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冷风扇的装配图;图2为本技术冷风扇的工作示意图,示出水箱没水后控水球在连杆的带动下 打开出水管的结构;图3为本技术冷风扇的工作示意图,示出水箱加满水后控水球在连杆的带动 下关闭出水管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补水冷风扇,包括壳体、位于所 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水箱1、位于所述水箱1中的水泵2、水循环 制冷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水箱1安装有与外部供水管路连接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中设 有控制进水管通断的控水球3,所述水箱1中设有浮子4和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 述浮子4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控水球3连接,位于所述浮子4与控水球3之 间的所述连杆5与所述水箱1或进水管铰接。冷风扇是公知的产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其内部结构组成、连接关系以及工 作原理是公知的技术方案。且本技术的改动之处仅涉及水箱的自动补水,不涉及其他 组成及连接关系的改动,故这里不再对冷风扇的组成工作原理进行赘述,附图也仅给出水 箱的改动结构。但并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的基础上实现本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进水管为T形结构,包括相连通的进水接 头6和出水管7。所述进水接头6 —端伸出所述水箱1与外部供水管路10连接,另一头与 所述连杆5铰接。所述控水球3位于所述出水管7的一端,所述出水管7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水箱1 的下部,便于向水箱加水时,水从水箱的下部进入。所述进水接头6具有一可容置所述控水 球3的凹腔61,所述凹腔61位于所述控水球3的上方与控水球3对应。进水接头的凹腔可 以容置控水球,为控水球的上下移动提供了空间,保证控水球移动的距离,满足进水量大小 的要求。所述进水接头6与所述连杆5的铰接处密封连接,所述进水接头6与所述水箱1 的连接处密封连接。防止水的泄露。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更换维修,所述进水接头6和出水管7螺纹连接。所述控水球3和所述浮子4与所述连杆5可拆卸连接。本方案中将连杆5设计为弯折结构,所述连杆5包括两个杆体,所述两个杆体相铰 接,在所述铰接处设有定位旋钮。所述弯折夹角角度在100度至175度之间。在本实施例 中,弯折的角度为135度。连杆为弯折结构,两段杆体调节夹角角度,并通过定位旋钮固定, 可实现水箱1水位高低的调节。夹角大,浮子4下沉的深度就深,水箱1的补水水位就低, 夹角角度小,浮子4下沉的深度就浅,水箱1的补水水位就高。水箱1可根据不同的情况、 要求来调节夹角角度,调节水箱1补水水位的高低。本技术在工作时,浮子随水箱1中的水位上升或下降,浮子随水位上升时,带 动连杆5转动,连杆5的另一端带动控水球3向下移动,当水位上升带动浮子4到达预定位 置,控水球3在连杆5的驱动下向下移动封住出水管,切断外部管路相水箱供水的水路。此 时水箱1中的水即加满。当使用一段时间水位下降后,水箱1中的浮子4随水位移动下降, 带动连杆5转动,连杆5继而带动控水球3向上移动,打开出水管7,外部供水管路10的水 进入水箱1,直至水箱1中的水位上升到预设位置后控水球3重新封住出水管7。整个补水 的过程自动完成。在不能手动加水,或人员疏忽加水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冷风扇的自动补 水。实现了人为加水和自动加水的双重利用,极大的提高了冷风扇使用的便捷性,可靠性。 使用简单而且可以长期保持水箱有水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补水冷风扇,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水箱(1)、位于所述水箱(1)中的水泵(2)、水循环制冷装置、以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安装有与外部供水管路连接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中设有控制进水管通断的控水球(3),所述水箱(1)中设有浮子(4)和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浮子(4)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控水球(3)连接,位于所述浮子(4)与控水球(3)之间的所述连杆(5)与所述水箱(1)或进水管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自动补水冷风扇,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水箱(1)、位于所述水箱(1)中的水泵(2)、水循环制冷装置、以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安装有与外部供水管路连接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中设有控制进水管通断的控水球(3),所述水箱(1)中设有浮子(4)和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浮子(4)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控水球(3)连接,位于所述浮子(4)与控水球(3)之间的所述连杆(5)与所述水箱(1)或进水管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T形结构,包括相连通的 进水接头(6)和出水管(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6)—端伸出所述水箱 与外部供水管路连接,另一头与所述连杆(5)铰接;所述控水球<(3)位于所述出水管(7)的 一端,所述出水管(7)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水箱(1)的下部。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宁刘丰凯刘传奇
申请(专利权)人: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