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式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94732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式天线,包括:油墨印刷层、硬质基板及辐射导体层;硬质基板形成一表面,将油墨印刷层涂布于硬质基板表面形成非透光区,其余未涂布区域则为透光区;辐射导体层设置于油墨印刷层表面且不超出于硬质基板之非透光区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导电油墨材料作为天线辐射导体层,并涂布于液晶面板、玻璃或压克力等非金属材质表面,减少传统金属辐射片制造时一连串繁琐机械加工制程,增加产品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印刷式天线,特别系指一种整合导电油墨材料作为辐射导体结构 之天线设计。
技术介绍
信息科技的进步,使携带式计算机从纯粹文字处理和财务运算的商业机器转变 成一种多媒体设备,可以作为电视、游戏机、CD/DVD播放器及网络电话,其中的重要 媒介就是仅需要保持与全球信息网络的联机接即可。随着无线通讯的广泛运用,携带式 计算机成为具有大量天线模块的环境,包括用于Wi-Fi、WLAN、GSM及其它无线通讯 传输标准的天线。目前携带式计算机的天线主要是选用金属铁件搭配微波介质电路板做为天线模 块材料,研究人员考虑欲传输之操作频宽,设计出符合共振频率之辐射导体形状,由于 一台携带式计算机往往必须至少配置三至四组以上天线模块,如此才能符合使用者传输 要求,因此通常辐射导体的铁件形状有许多角度变化、立体弯折及曲线特殊规格限制, 导致生产时延长加工时程,提高产品不良率,进而增加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系提供一种印刷式天线,利用导电油墨材料作为天线辐射导体结 构,并将辐射导体油墨直接涂布于液晶面板、玻璃或压克力等非金属材质表面,省却传 统金属辐射片制造时一连串繁琐机械加工制程,增加产品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系提供一种印刷式天线,由于印刷式导电油墨辐射导体层配 置时可随意变化任何形状,例如不规则曲线或弧形,以及各种精密角度弯折等特殊规格 皆能轻易实施,同时亦能兼顾高辐射效率及优异辐射场形之特性。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系提供一种印刷式天线,利用印刷式天线能精确调整电性能 参数之优势,使非金属材质之硬质基板性能最佳化,增加讯号传输距离及讯号稳定性, 同时能与各种不同系统芯片互相配合,达到传输最佳化,印刷式天线模块亦可透过局部 改变辐射导体层的宽度,精确调整到通讯设备所需的目标值。为达成上述目的,本 专利技术系为一种印刷式天线,包括油墨印刷层、硬质基板 及辐射导体层;制造时首先将硬质基板表面区分成非透光区及透光区,油墨印刷层涂布 于硬质基板表面之非透光区;具导电性之辐射导体油墨层设置于油墨印刷层表面且不超 出于硬质基板之非透光区范围。本专利技术主要选用具导电特性之油墨材料作为天线辐射导体主体结构,并预先将 具有黏稠附着特性之黑色油墨印刷层直接涂布于光滑平整表面之液晶面板、玻璃或压克 力等非金属材质表面之非透光区,再将导电油墨辐射导体层覆盖于黑色油墨印刷层表 面,由于油墨印刷层之黑色油墨具有高黏着度,能将辐射导体层紧密贴覆于液晶面板等 物之光滑表面,经此设计取代传统金属铁件搭配微波介质电路板之天线模块产品,避免习知金属辐射片繁琐机械加工制程,增加产品制造良率。另外,由于印刷式导电油墨可 随意变化辐射导体图案层之组成形状,不论设计时采用多变化曲线或弧形,亦或是各种 微型角度弯折等特殊规格皆能轻易实施,且不影响辐射传输效率及辐射场形变化。而且 印刷式天线能精确调整电性传导参数,使硬质基板性能最佳化,大幅增加讯号传输距离 及稳定性。为使贵审查人员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之详细内容,兹列举下列较佳实施例说明如后。图式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A-A线之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整合于携带式计算机之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包括油墨印 刷层11、硬质基板12及辐射导体层13 ;硬质基板12表面区分成非透光区121及透光区 122。制造时先将高黏着性之黑色油墨印刷层11均勻涂布于硬质基板12表面周围之非 透光区121,硬质基板12选用液晶面板、玻璃或压克力等非金属材质组成,同时必须具 有透光性,如此才能利用透光区122作为电子设备之显示屏幕区域,然后将具导电性之 油墨依设计之辐射导体图案形成于油墨印刷层11,经此完成辐射导体层13之印刷,且油 墨印刷层11及辐射导体层13皆不超出硬质基板12之非透光区范围。本实施例之硬质基板12为长方形之14时液晶面板,长度约为220mm,宽度 约为150mm,油墨印刷层11为长方形中空状,长方形外圈长度约为220mm,宽度约 为150mm,长方形内圈长度约为180mm,宽度约为110mm,辐射导体层13顶部近似 梯形上底约为40mm,下底约为10mm,高度约为15mm,两侧接地部为长方形,短边 约为10mm,长边约为130mm,两侧接地部中间之馈入讯号传输线为长方形,底边约为 7mm,高度约为135mm,短路部连接顶部梯形及接地部,形状近似长方形,短边约为 6mm,长边约为10mm。请参阅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A-A线之侧视图。经由说明图标显示,最上 层之硬质基板12由上而下依序形成油墨印刷层11,其后为辐射导体层13,通常油墨印刷 层11及辐射导体层13会印刷于硬质基板12下部表面,如此在安装于电子设备时才不会 与透光区122之显示屏幕区域产生视觉抵触,或导致辐射导体层13外露于硬质基板12上 部表面造成磨损,进而影响天线模块传输效率及讯号收发质量。请参阅图4,为本专利技术 第一实施例整合于携带式计算机之立体图。当硬质基板 12为携带式计算机4之液晶面板时,油墨印刷层11及辐射导体层13依序形成于液晶面板 下部表面,因此不会影响使用者观看透光区122域内显示影像之范围,而辐射导体层13 之辐射能量传导及讯号传输收发亦不被液晶面板阻隔及限制。请参阅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雷 同,其不同处仅在于硬质基板12两侧非透光区121分别印刷辐射导体层13,可符合携带 式计算机往往必须设置三至四组以上天线之需求,同时天线空间不会互相干涉,制造时 只需一次印刷制程即可完成所有天线模块配置工作。本专利技术已符合专利要件,实际具有新颖性、进步性与产业应用价值之特点,然 其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专利技术之范围,任何熟悉此项技艺者所作之各种更动与润饰,在 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之精神和定义下,均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范围内。主要组件符号说明4-携带式计算机11-油墨印刷层12-硬质基板 121-非透光区122-透光区 13-辐射导体层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式天线,其特征是该印刷式天线包括 油墨印刷层;硬质基板,具有一表面,将该油墨印刷层涂布于该硬质基板之表面形成非透光区, 其余未涂布区域则为透光区;以及辐射导体层,将辐射导体层设置于该油墨印刷层表面且不超出于硬质基板之非透光 区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印刷式天线,其特征是该油墨印刷层为具有黏稠附着特性之黑 色油墨。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印刷式天线,其特征是该硬质基板系为非金属材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印刷式天线,其特征是该硬质基板选自液晶面板、玻璃或压克 力等材质。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印刷式天线,其特征是该硬质基板为具有透光性之光滑平整表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印刷式天线,其特征是该透光区为显示屏幕区域。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印刷式天线,其特征是该辐射导体层选用导电油墨材料。8.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印刷式天线,其特征是该油墨印刷层及辐射导体层之印刷区域 皆不超出于硬质基板之非透光区范围。全文摘要一种印刷式天线,包括油墨印刷层、硬质基板及辐射导体层;硬质基板形成一表面,将油墨印刷层涂布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式天线,其特征是该印刷式天线包括:油墨印刷层;硬质基板,具有一表面,将该油墨印刷层涂布于该硬质基板之表面形成非透光区,其余未涂布区域则为透光区;以及辐射导体层,将辐射导体层设置于该油墨印刷层表面且不超出于硬质基板之非透光区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宗文萧富仁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