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黑板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9258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板擦,特别是一种自动黑板擦,包括上导轨、下导轨、黑板擦和控制器。黑板擦竖直平行于黑板,黑板擦内设置有一个圆柱体结构的刷子和两个电机,一个电机控制圆柱体结构的刷子做圆周转动,另外一个控制黑板擦沿着导轨左右移动。需要擦黑板时,打开控制器的开关,黑板擦的刷子贴着黑板做圆周运动,同时黑板擦左右移动,从而刷掉粉笔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以避免粉笔灰对人体造成的损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黑板擦,特别涉及一种自动黑板擦
技术介绍
教师在上课时经常要擦黑板,学生在值日时也需要擦黑板,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 手动拿黑板擦去擦黑板,这样我们在擦黑板时,粉笔灰就很容易四处飞扬,经常落在擦黑板 者的身上,或被吸入身体,这些吸入身体的粉笔灰尘对老师和学生的身体是一种损害,但是 传统的黑板擦就是靠人的手动来擦黑板的,因而这些粉笔灰是无法避免的。当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自动黑板擦,但是这些所谓的自动黑板擦要么结构复杂, 成本不菲,高价格导致这些自动黑板擦不能在大众中普及;要么是擦黑板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易于生产制作的自动黑板擦。通过对现存技术的改良,且在黑板上不占额外的过多空间,作为类似汽车前窗挂 雨器的改良结构,通过其内部做圆周转动的刷子,黑板擦在黑板左右移动的同时,也擦掉了 黑板上的粉笔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自动黑板擦,包括上导轨、下导轨、黑板擦、控 制器。所述上导轨位于黑板的上端,下导轨位于黑板的下端,上导轨和下导轨都是凹槽 型结构。所述黑板擦的外壳上端设有滑轴,所述黑板擦的下端设有滚轮。所述黑板擦的上端滑轴位于上导轨内,该黑板擦的下端滚轮位于下导轨内,该黑 板擦位于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并竖直平行于黑板,同时黑板擦可以沿着上导轨和下导轨左 右移动。所述上导轨的凹槽的槽口设有两块挡块,所述的滑轴的截面是一个T字构造,该T 字构造的滑轴设置在上导轨的凹槽内;所述两块挡块使得T字构造的滑轴可以沿上导轨可 以左右滑动,但不能从上导轨的凹槽内掉出来,从而设置了黑板擦的运动方向,使得黑板擦 只能左右移动。所述黑板擦进一步包括刷子、外壳、转动电机和滑动电机。所述刷子是一个圆柱体结构,该刷子设有上转轴和带有转轮的下转轴,所述上转 轴、下转轴和圆柱体结构的刷子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外壳内侧的上端和下端在垂直方向分别设有两个圆形凹槽,上凹槽和下凹槽。所述刷子的上转轴位于上凹槽内,下转轴位于下凹槽内,从而刷子可以在外壳内 做圆周转动。3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外壳内的下端,转动电机的轴上设有一个转轮,该转轮和下 转轴的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当该转动电机通电转动时,从而带动下转轴的转轮转动,同 时下转轮的转动带动圆柱体结构的刷子的转动。所述滑动电机设置在外壳下端的外侧,滑动电机的轴上设有一个滚轮,该滚轮竖 直位于下导轨的凹槽内,滑动电机通电时,带动该滚轮在下导轨的凹槽里面滚动,同时使得 黑板擦可以左右移动。所述刷子圆柱体结构的外围设有软刷毛,该软刷毛与黑板面相接触,刷子转动时, 所述软刷毛随着刷子做快速圆周运动,从而刷掉黑板上的粉笔灰。所述转动电机和滑动电机和控制器通过内部电路连接在一起,需要擦掉黑板上的 粉笔灰时,开启控制器即可。本技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以避免粉笔灰对人体造成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黑板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黑板擦的内部结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
技术实现思路
所公开的内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 体如下所述如图1,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所述一种自动黑板擦,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2、黑板 擦3、控制器4。所述上导轨1位于黑板的上端,下导轨2位于黑板的下端,上导轨1和下导轨2都 是凹槽型结构。所述黑板擦3的外壳32上端设有滑轴321,所述黑板擦3的下端设有滚轮341。所述黑板擦3的上端滑轴321位于上导轨1内,该黑板擦3的下端滚轮341位于 下导轨2内,该黑板擦3位于上导轨1和下导轨2之间并竖直平行于黑板。所述上导轨1的凹槽的槽口设有挡块11和挡块12,所述的滑轴321的截面是一个 T字构造,该T字构造的滑轴321设置在上导轨1的凹槽内;所述挡块11和挡块12使得滑 轴321沿上导轨1可以左右滑动,但不能从上导轨1的凹槽内掉出。所述黑板擦3进一步包括刷子31、外壳32、电机33和电机34。所述刷子31是一个圆柱体结构,该刷子31设有上转轴312和带有转轮3131的下 转轴313,所述上转轴312、下转轴313和刷子31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外壳32内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2个圆形凹槽,上凹槽323和下凹槽324。所述刷子31的上转轴312位于上凹槽323内,下转轴313位于下凹槽324内,从 而刷子31可以在外壳32内做圆周转动。所述电机33设置在外壳32内的下端,电机33的轴上设有一个转轮331,该转轮 331和下转轴313的转轮313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电机34设置在外壳32下端 外侧,电机34的轴上设有一个滚轮341,滚轮 341竖直位于下导轨2的凹槽内;所述刷子31圆柱体结构的外围设有软刷毛311,该软刷毛311与黑板面相接触。所述电机33和电机34和控制器4通过内部电路依次连接在一起。本技术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以避免粉笔灰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权利要求一种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2)、黑板擦(3)、控制器(4);所述上导轨(1)位于黑板的上端,下导轨(2)位于黑板的下端,上导轨(1)和下导轨(2)都是凹槽型结构;所述黑板擦(3)的外壳(32)上端设有滑轴(321),所述黑板擦(3)的下端设有滚轮(341);所述黑板擦(3)的上端滑轴(321)位于上导轨(1)内,该黑板擦(3)的下端滚轮(341)位于下导轨(2)内,该黑板擦(3)位于上导轨(1)和下导轨(2)之间并竖直平行于黑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1)的凹槽的槽口设有挡 块(11)和挡块(12),所述的滑轴(321)的截面是一个T字构造,该T字构造的滑轴(321) 设置在上导轨(1)的凹槽内;所述滑轴(321)沿上导轨(1)的凹槽内左右滑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板擦(3)进一步包括刷子 (31)、外壳(32)、电机(33)和电机(34);所述刷子(31)是一个圆柱体结构,该刷子(31)设有上转轴(312)和带有转轮(3131) 的下转轴(313),所述上转轴(312)、下转轴(313)和刷子(31)的中心轴重合;所述外壳(32)内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凹槽(323)和下凹槽(324);所述刷子(31)的上转轴(312)位于上凹槽(323)内,下转轴(313)位于下凹槽(324) 内,从而刷子(31)可以在外壳(32)内做圆周转动。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3)设置在外壳(32) 内的下端,电机(33)的轴上设有一个转轮(331),该转轮(331)和下转轴(313)的转轮 (313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4)设置在外壳(32) 下端的外侧,电机(34)的轴上设有一个滚轮(341),滚轮(341)竖直位于下导轨(2)的凹槽 内。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子(31)的外部设有软刷 毛(311),所述的软刷毛(311)与黑板面相接触。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3)和电机(34)和控 制器(4)通过内部电路依次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板擦,特别是一种自动黑板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2)、黑板擦(3)、控制器(4);所述上导轨(1)位于黑板的上端,下导轨(2)位于黑板的下端,上导轨(1)和下导轨(2)都是凹槽型结构;所述黑板擦(3)的外壳(32)上端设有滑轴(321),所述黑板擦(3)的下端设有滚轮(341);所述黑板擦(3)的上端滑轴(321)位于上导轨(1)内,该黑板擦(3)的下端滚轮(341)位于下导轨(2)内,该黑板擦(3)位于上导轨(1)和下导轨(2)之间并竖直平行于黑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婧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三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