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9189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包括拉丝模,其特征在于:在拉丝模入口端连接有一压力模,压力模的压力模衔接区嵌入拉丝模的拉丝模衔接区。其特征在于:压力模依次由压力模入口区,压力模工作区,压力模衔接区组成,压力模入口区为两个相接的圆锥面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被拉拔金属通过压力模入口区,由于锲角效应,在进入压力模工作区后,在钢丝表面形成均匀,有一定厚度的润滑膜,保证了被拉拔金属得到充分润滑,减少摩擦力和发热现象,便于润滑剂能很顺畅的进入拉丝模工作区,比采用传统单拉丝模使用寿命提高了3~5倍,满足了钢丝制品行业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的需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丝主要采用单拉丝模拉拔而成,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钢丝表面局 部润滑不良,易出现亮丝,甚至出现马氏体组织,破坏钢丝物理性能,并限制了拉拔速度的 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稳定的压力模具组合,能有效改善钢丝表面的润滑情况,增加拉拔效率,降低断丝率,提高钢丝的拉拔性能。本技术设计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包括拉丝模,其特征在于在拉丝模入口端连接有一压力模,压力模的压力模衔接区嵌入拉丝模的拉丝模衔接区。其特征在于压力模依此由压力模入口区,压 力模工作区,压力模衔接区组成,压力模入口区为两个相接的圆锥面构成,外侧的圆锥面的角度为70——80度,内侧的圆锥面的角度为60——70度,压力模工作区为一长圆锥孔,其 角度在5——10度,压力模工作区的长度为压力模本体高度的60——75%,压力模衔接区 有两部分构成,内侧一部分为圆柱面,外侧一部分为圆锥面,其角度为60——120度。其特 征在于拉丝模依此由拉丝模衔接区,入口区,工作区,定径区和出口区构成,拉丝模衔接区 为一圆柱孔,其直径与压力模衔接区内侧的圆柱面相同,拉丝模衔接区为一圆锥面孔,拉丝 模衔接区的圆锥面孔与压力模衔接区外侧的圆锥面相吻合,拉丝模工作区为一圆锥孔,其 长度为拉丝模本体高度的35——50%,其角度为12-16度,拉丝模定径区为一圆孔,其直径 为拉丝模直径高度的30-50 % ,拉丝模出口区为一圆锥面孔,其角度为60-120度。本实用 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被拉拔金属通过压力模入口 区,由于锲角效应,在进入压力模工作区后,在钢丝表面形成均匀,有一定厚度的润滑膜,保 证了被拉拔金属得到充分润滑,减少摩擦力和发热现象,便于润滑剂能很顺畅的进入拉丝 模工作区,起到了良好的润滑作用,降低了拉拔阻力,提高了拉拔速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的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结构,比采用传统单拉丝模使用寿命提高了 3 5倍,满足了钢丝制品 行业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的需要。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拉丝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的压力模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施工实例对本技术作详细使用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拉丝模11,其特征在于在拉丝模11入口端12连接有一压力模13,压力模13 的压力模衔接区4、5嵌入拉丝模11的拉丝模衔接区6、入口区7。其特征在于压力模13 依次由压力模入口区1、2,压力模工作区3,压力模衔接区4、5组成,压力模入口区1、2为两 个相接的圆锥面构成,外侧的圆锥面的角度为70——80度,内侧的圆锥面的角度为60—— 70度,压力模工作区3为一长圆锥孔,其角度在5——10度,压力模工作区3的长度为压力 模13本体高度的60——75%,压力模衔接区4、5有两部分构成,内侧一部分为圆柱面,外 侧一部分为圆锥面,其角度为60——120度。其特征在于拉丝模11依此由拉丝模衔接区 6,入口区7,工作区8,定径区9和出口区10构成,拉丝模衔接区6为一圆柱孔,其直径与压 力模衔接区4内侧的圆柱面相同,拉丝模入口区7为一圆锥面孔,拉丝模入口区7的圆锥面 孔与压力模衔接区5外侧的圆锥面相吻合,拉丝模工作区8为一圆锥孔,其长度为拉丝模本 体11高度的35——50%,其角度为12-16度,拉丝模定径区9为一圆孔,其直径为拉丝模 直径高度的30-50%,拉丝模出口区10为一圆锥面孔,其角度为60-120度。 参见图1.在压力模12本体中分为压力模入口区1、2,压力模工作区3,压力模衔 接区4、5,被拉拔金属通过压力模12,由于钢丝的直线运动不断地带入润滑剂,带入压力模 内的润滑剂一部分粘附在钢丝上形成润滑膜被带出拉丝模外,另一部分滞留在压力模中。 随着带入润滑剂的增多,在压力模中产生很高的压力。这个压力沿压力模入口区1、2向里 逐渐增大,在拉丝模变形区8达到最大值。在变形区内,这个压力通过钢丝表面传递到钢丝 心部,并可以达到使钢丝心部产生塑性变形的屈服极限值,使钢丝的表面和心部同时产生 变形。并且,在这个压力的作用下,钢丝表面被包覆上一层很厚的润滑膜,,把模子内壁和钢 丝表面隔开。在拉拔力的作用下,钢丝经拉丝模定径区9拉出完成拉拔过程,使钢丝得到良 好的尺寸精度和光洁的表面,同时提高了钢丝的力学性能。 压力模衔接区4、5与拉丝模衔接区6的设计,有效将压力模12与拉丝模11结合 在一起,防止了润滑剂从结合处泄露,减少压力的损失。 综上所述,压力模具的结构设计能满足钢丝制品行业的高强度,高速度,高效率的 需求。权利要求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包括拉丝模,其特征在于在拉丝模入口端连接有一压力模,压力模的压力模衔接区嵌入拉丝模的拉丝模衔接区。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压力模依此由压 力模入口区,压力模工作区,压力模衔接区组成,压力模入口区为两个相接的圆锥面构成,外侧的圆锥面的角度为70-80度,内侧的圆锥面的角度为60-70度,压力模工作区为一长圆 锥孔,其角度在5-10度,压力模工作区的长度为压力模本体高度的60-75%,压力模衔接区 有两部分构成,内侧一部分为圆柱面,外侧一部分为圆锥面,其角度为60-120度。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拉丝模依此由 拉丝模衔接区,入口区,工作区,定径区和出口区构成,拉丝模衔接区为一圆柱孔,其直径 与压力模衔接区内侧的圆柱面相同,拉丝模入口区为一圆锥面孔,拉丝模入口区的圆锥面 孔与压力模衔接区外侧的圆锥面相吻合,拉丝模工作区为一圆锥孔,其长度为拉丝模本体 高度的35-50 % ,其角度为12-16度,拉丝模定径区为一圆孔,其直径为拉丝模直径高度的 30-50% ,拉丝模出口区为一圆锥面孔,其角度为60-12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包括拉丝模,其特征在于在拉丝模入口端连接有一压力模,压力模的压力模衔接区嵌入拉丝模的拉丝模衔接区。其特征在于压力模依次由压力模入口区,压力模工作区,压力模衔接区组成,压力模入口区为两个相接的圆锥面构成,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被拉拔金属通过压力模入口区,由于锲角效应,在进入压力模工作区后,在钢丝表面形成均匀,有一定厚度的润滑膜,保证了被拉拔金属得到充分润滑,减少摩擦力和发热现象,便于润滑剂能很顺畅的进入拉丝模工作区,比采用传统单拉丝模使用寿命提高了3~5倍,满足了钢丝制品行业的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的需要。文档编号B21C3/02GK201534181SQ20092021202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周黄山, 曹小峰, 曾国镇, 汤为 申请人:上海天轮钢丝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拉拔压力模具的结构,包括拉丝模,其特征在于:在拉丝模入口端连接有一压力模,压力模的压力模衔接区嵌入拉丝模的拉丝模衔接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镇周黄山曹小峰汤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轮钢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