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极电池供电装置和一种手电筒。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和电芯,一端有正电极,另一端有负电极。 存在问题是在用于手电筒时,还需将筒身作为导电电极或在筒体上设置导电片电极。 由于末端仅有一电极,功能控制电路必须放置于前端。导致光源体的热量直接影响控制 电路的性能,以及增加成本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极电池供电装置,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用电器, 还可以控制通断电及通过控制电路实现程控功能调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该一种多极电池供电装置的手电筒,它可 以省去用筒身作电极,或省去电极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所述导电片分为正极导电片、导通片和负极导电片;还包括一电芯正极上的正极配电装置和电芯负极上的负极配电装置;正极配电装置包括一内负极板、中负极板、外正极板、正极垫片、正极塑料座 和正极座;负极配电装置包括位于负极保护板上的正极触点、前负极板、负极垫片、负极 保护板和前座;外正极板与正极垫片连接,正极垫片与电芯正极和正极导电片连接;正极导电 片与设置在负极保护板上的正极触点连接;中负极板与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极电池供电装置,包括电芯、导电片和一外壳,电芯具有一正极和一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分为正极导电片、导通片和负极导电片;还包括一电芯正极上的正极配电装置和电芯负极上的负极配电装置;正极配电装置包括一内负极板、中负极板、外正极板、正极垫片、正极塑料座和正极座;负极配电装置包括位于负极保护板上的正极触点、前负极板、负极垫片、负极保护板和前座;外正极板与正极垫片连接,正极垫片与电芯正极和正极导电片连接;正极导电片与设置在负极保护板上的正极触点连接;中负极板与导通片连接,导通片与负极配电装置的前负极板连接;内负极板与负极导电片连接,负极导电片与负极保护板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允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飞移动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