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7438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杯体的下端封闭以形成反应杯的底部,所述杯体由四个侧面围合而成,并呈长方体状。这样,由于所述杯体由四个侧面围合而成,并呈长方体状,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反应杯的光学测试区是圆形的做法,从而利于光学测试。(*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校准品、质控品、新鲜血浆、全血或尿液等标 本的反应杯,尤其涉及用于凝血、免疫、生化等生物样品自动分析的反应杯。
技术介绍
在体外临床诊断领域,需要用到各种形状的反应杯。例如公开号为CN1011586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反应杯,该反应杯的特征是,其杯体大致 呈圆筒状,杯体上端设有开口,杯体下端封闭以形成反应杯的底部。所述底部 的内表面呈向下印陷的弧面,底部与杯体内表面之间i殳有内径向下逐渐缩小的 锥面。虽然该专利揭示上述结构具有快速混勻、混匀时能避免液体溅出的优点, 但是上述结构在两种液体混合时,容易产生气泡。只有增设额外机械装置使反 应杯倾斜一定角度,才能避免当测试液注入反应杯时发生气泡。另外,由于该 反应杯的光学测试区是圆形结构,不利于光学测试,尤其是在进行吸光度测试 时,测试误差较大。而公开号为CN1011470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装生物样品的、 可复合分析的、可自动装载和卸载的反应杯。该反应杯的低端外表面设有凹槽, 用于混匀,但其混匀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同时,混合后还需要对反应杯进行 精确定位,否则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光学测试结果。另外,公开号为CN26008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反应杯, 但该反应杯是由8个杯子联成一个联杯。这种联杯结构不利于其中每个杯子的 单独测试,也不利于反应杯的自动装载和卸载,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当搅拌混匀时,需要使用额外的搅拌杆,对于测量粘性较大的反应液时,如果 使用搅拌杆则容易引起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杯,其可利于光学测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反应杯,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的上端i殳有开口 ,所述杯体的下端封闭以形成反应杯的底部, 所述杯体由四个侧面围合而成,并呈长方体状。这样,由于所述杯体由四个侧面围合而成,并呈长方体状,改变了现有技 术中反光杯的光学测试区是圆形的做法,从而利于光学测试。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浮见剖碎见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与机械手结合之前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与机械手结合时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至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该反应杯包括杯体1,所述 杯体1的上端设有开口 2,所述杯体1的下端封闭以形成反应杯的底部3,所述4杯体1由四个侧面11围合而成,并呈长方体状。所述杯体1的下部为截面呈矩 形的光学测试部分4。请结合参照图5及图6,所述杯体1上端的开口 2两侧分别延伸出一可与 机械手5配合帽沿结构21。帽沿结构21与机械手5配合时,可在机械手5的 驱动下实现反应杯的抓取和传送。当机械手5通过步进电机驱动,运动到反应 杯的位置抓取反应杯时,帽沿结构21可起到悬挂作用,保证反应杯不会因自身 重力而从机械手5中掉出来。另外,在反应杯自动装载过程中,帽沿结构21 还可起来自动篩选的作用。这是因为由于设有帽沿结构21,杯体l上端的开口 2即具有一个长度方向和一个宽度方向,通过整理所述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 即可使杂乱无序的反应杯堆形成一个个排列有序的反应杯组,从而方便向仪器 测试设备斗卜给反应杯。为了使机械手5与反应杯的帽沿结构21配合地更加的可靠,所述帽沿结构 21上表面设有可与机械手5卡合的卡扣22。这样,当卡扣22与机械手5上的 凹槽51配合时,即可实现在水平方向上对反应杯的定位,加上上述帽沿结构 21在重力方向上对反应杯的定位,反应杯即实现了于机械手5的可靠结合。本 实施例中,所述卡扣22呈半圆柱状,当然所述卡扣22还可以呈长方体状等。 另外,当机械手5上设有突起时,可将卡扣22改为凹槽,以实现机械手5与反 应杯的卡合定位。请结合参照图4,组成所述杯体1的四个侧面11中,相邻两侧面11的接 合处内侧分别设有过渡弧面6,所述过渡弧面6的曲率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 大。本实施例中,过渡弧面6在反应杯上端的半径最大,为l.Omm;在反应杯 中部的半径次之,为0.75mm;在反应杯下端的半径最小,为0.5mm。当然, 当反应杯的体积具有不同尺寸时,可对上述各处的半径进行缩放。过渡弧面6 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混合液的混匀。另外,由于曲率随深度的增加而逐 渐增大,这种使过渡弧面6的半径具有梯度的^t法,可以有效防止反应液在反 应杯中发生毛细管现象(CapillaryPhenomenon)。毛细管现象是润湿现象发生在毛细管中的表现,若使用液体润湿固体(润湿性好),液体在毛细管中液面会上升;若使用液体不润湿固体(润湿性不好),液体在毛细管中的液面则下请结合参照图2,所述四个侧面11中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中间部分分别"&有 一个倾斜面111,所述倾杀+面111的上、下端与所述侧面11的上、下部112、 113分平滑过渡。这样,就不需要增设额外机械装置使反应杯倾斜一定角度, 而直接将测试液滴注在倾斜面111上,利用倾斜面111减緩测试液的流速冲击, 从而避免了气泡的发生。所述杯体1的下部设有可满足5-7mm的光径(Light Path; Optical Path) 的光学测试部分4,所述光学测试部分4的水平截面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由 于最小测试体积150立方毫米,因此要求当测试150立方毫米的液体时,光斑 (或者说光学测试窗口 )9要在测试液液面以下。本实施例中,光斑直径为2mm, 所述光学测试部分4的水平截面为5x5mm的正方形。这样,当测试150立方毫 米的液体时,液面相对所述杯体1的内底面的高度有6mm,而光斑9的中心离 所述杯体1的内底面的距离有3.0mm到4.0mm,因此光斑9即可位于测试液液 面以下,并具有5mm的光径。所述底部3的内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弧面32,并与所述四个侧面11平滑过 渡。弧面32可保i正测试液在反应杯里能快速旋涡混匀。请参照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卡扣22位于所述帽沿结构21的下表面。请参照图8及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为了满足磁力检测的需要, 所述反应杯底部3的内表面设有供磁力检测时-兹珠运动的导槽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反应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杯体的下端封闭以形成反应杯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由四个侧面围合而成,并呈长方体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端的开口两侧分 别延伸出 一可与机械手配合的帽沿结构。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沿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杯体的下端封闭以形成反应杯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由四个侧面围合而成,并呈长方体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峰刘军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