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使用该阻燃加工剂的阻燃性聚酯类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7044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使用该阻燃加工剂的阻燃性聚酯类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含有氧化三苯膦(A)以及从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B1)和双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B2)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B)作为阻燃加工成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使用该阻燃加工剂的阻燃性聚酯类纤维的 制造方法及阻燃性聚酯类纤维。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赋予聚酯类纤维阻燃性的方法众所周知的是使用六溴环十二烷等 卤化环烷化合物作为阻燃加工成分、并且使用分散剂使该阻燃加工成分分散于水中而形成 的阻燃加工剂的方法。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地球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高涨,因此开发了 取代卤素类化合物而使用不含有卤素的磷类化合物作为阻燃加工成分,从而赋予聚酯类纤 维阻燃性的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328445号公报(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阻燃加工 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将含有已乳化分散的间苯二酚双(磷酸二苯基酯)的阻燃 加工剂添加到染色液中,从而在进行染色的同时使阻燃加工剂吸附到聚酯类纤维上。另外, 在日本特开2003-193368号公报(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阻燃加工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存在 条件下将含有已分散于溶剂中的1,4_哌嗪二基双(磷酸二芳基酯)等的磷酸芳基二氨基酯的阻燃加工剂添加到染色液中,从而在进 行染色的同时使阻燃加工剂吸附于聚酯类纤维,并在使之干燥之后以170 220°C的温度 条件进行热处理;还公开了另一种阻燃加工方法,在对聚酯类纤维进行染色之后,使所述阻 燃加工剂附着于聚酯类纤维并使之干燥,接着以170 220°C的温度条件对其实施热处理。然而,由于难以根据文献1或者由文献2所公开的阻燃加工方法来使磷类阻燃加 工成分充分吸入并附着于聚酯类纤维内部,因而存在无法充分赋予聚酯类纤维阻燃性的问 题、以及由于紫外线等作用聚酯类纤维中的磷酰胺使聚酯类纤维中的燃料发生劣化从而使 色调发生变化的问题。另外,磷酸酯类阻燃加工剂的一般性的问题还有发雾性(雾化性)、水解性、热稳 定性、对染色性的影响、以及耐光牢固度和摩擦牢固度的降低等。这些问题,特别是在车辆 用内饰材料中采用该阻燃加工剂的情况下将成为重大的问题。为此,作为能够相对减少这 些问题的磷类阻燃加工剂,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092263号公报(文献3)中已公开了使用 氧化三苯膦(triphenylphosphine oxide)作为阻燃加工成分的阻燃加工剂。然而,即使是 文献3所公开的阻燃加工剂,也仍然存在着氧化三苯膦被吸入并附着于聚酯类纤维内部的 量较小并且不能够赋予充分的阻燃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悉心研究的结果,本专利技术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类阻燃加工剂、具有优异阻燃性的聚酯类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所述 磷类阻燃加工剂对于聚酯类纤维既能够充分防止对耐光牢固度和摩擦牢固度以及发雾性4[式(2)中,R1基中选出的基团。](2)R6可以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从氢原子和碳原子数为1 4的烧权利要求一种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氧化三苯膦(A)以及从下述式(2)表示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B1)和下述式(3)表示的双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B2)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B)作为阻燃加工成分;式(2)中,R1~R6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从氢原子和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中选出的基团;式(3)中,R7表示碳原子数为6~20的亚芳基。FPA00001233215400011.tif,FPA00001233215400012.tif1. 一种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氧化三苯膦(A)以及从下述式(2)表示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 (B1)和下述式(3)表示的双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B2)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B)作为 阻燃加工成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三苯膦(A)与所述化合物(B)的比率(A B)按质量比计为1 0.05 1 0.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磷酸酯类化 合物(B1)为磷酸一甲苯二苯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马来酰亚胺类 化合物(B2)为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三苯膦(A) 以及所述化合物(B)被表面活性剂(C)在水(D)中乳化或者分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C)为磷酸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7.一种阻燃性聚酯类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使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阻燃加工剂接触聚酯类纤维的工序、以及通 过加热使所述氧化三苯膦(A)以及所述化合物(B)牢固地附着于所述聚酯类纤维的工序。8.一种阻燃性聚酯类纤维,其特征在于 具备聚酯类纤维、作为阻燃加工成分而被牢固地附着于所述聚酯类纤维的下述式(1)表示的氧化三苯 膦(A)以及化合物(B),该化合物(B)是从下述式(2)表示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B1)和 下述式(3)表示的双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B2)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含有氧化三苯膦(A)以及从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B1)和双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B2)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B)作为阻燃加工成分。文档编号D06M13/285GK101970749SQ20098011199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柘植好挥, 细川顺市 申请人:日华化学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类纤维用阻燃加工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氧化三苯膦(A)以及从下述式(2)表示的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B↓[1])和下述式(3)表示的双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B↓[2])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B)作为阻燃加工成分;***式(2)中,R↓[1]~R↓[6]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从氢原子和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中选出的基团;***(3)式(3)中,R↓[7]表示碳原子数为6~20的亚芳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柘植好挥细川顺市
申请(专利权)人:日华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