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财庆专利>正文

可快速取放的接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552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快速取放的接杆,属于接杆领域。所述可快速取放的接杆包括:一本体、一第一弹性件、一卡制杆、一第二弹性件与一套件。操作者通过单手握持本体,另一只手拿取套筒套置于该本体的承接段,即可达到接杆快速撷取套筒的目的;以及单手握持本体,另一只手握持而移动套件,即可达到让接杆快速放开套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杆,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取放的接杆
技术介绍
接杆型态的手工具因为能够承接不同样式的起子头而赋予其多样化的使用性。参见图13,为一种公知的扳手的防脱快速接杆的示意图。防脱快速接杆包括一本 体91、一卡制杆92、一插销93、一推环94与一弹簧95 ;快速接杆的动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插 销93穿过推环94的通孔与本体91的长形通孔及卡制杆92的通孔,将上述结构予以结合, 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将推环94向后拉时,就可通过插销93使卡制杆92跟着向后移动,当卡 制杆92向后移动时,其上的环槽也随之向后移动,如此钢珠即向下掉落,套筒就可以快速 且轻易取下。上述连接杆的推环94与卡制杆92通过插销93结合,通过推动推环94连动卡制杆 92移动,控制钢珠向下掉落而取下套筒,而由其说明书与图式判断,上述连接杆需要推动推 环94令钢珠向下掉落而装设套筒,但这样的操作动作并不容易控制,操作者必须单手握持 主体91,另一只手握持推环94,此时,操作者已没有手能够握持套筒,或者操作者需要单手 同时操控主体91与推环94,而以另一只手握持套筒,并将套筒套置于方柱,这样的操作方 式相当不顺手,有不容易操作的缺陷,而无法达到快速装设套筒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供一种可快速取放的接杆,并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可快速取放的接杆。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快速取放的接杆,包括—本体,其包括一承接段与一穿设段,该穿设段与该承接段相邻,该承接段设有一 第一卡掣件,该承接段能够承接套筒,并利用该第一卡掣件达到卡掣的功效,该穿设段设有 一第二卡掣件,该本体纵向设有一容孔,该第一与第二卡掣件能够伸入该容孔;一第一弹性件,其位于该容孔;一卡制杆,其穿设该容孔并压抵该第一弹性件,该卡制杆包括一卡掣部与一定位 部,该卡掣部对应该第一卡掣件,该定位部对应该第二卡掣件;一套件,其套接该本体的穿设段并能够相对该穿设段移动,该套件内设有一环沟 与一挡缘,该环沟与该挡缘能够对应该第二卡掣件,该环沟对应该第二卡掣件时,该第一弹 性件弹性释放,该第二卡掣件脱离该定位部,该第一卡掣件外露该卡孔,套筒脱离该第一卡 掣件的卡掣能够快速取出;套筒快速卡掣在该第一卡掣件时,该第一卡掣件伸入该卡掣部, 该卡制杆压抵该第一弹性件,该挡缘对应该第二卡掣件,该第二卡掣件伸入该定位部。该承接段设有一挡止件,该套件被限制在该挡止件无法脱离该本体。该卡掣部包括四个压抵面,该第一压抵面邻近该定位部,该第二压抵面位于该第 一与第三压抵面之间,该第二压抵面与该卡制杆的端面垂直,该第三压抵面位于该第二与3第四压抵面之间,该卡制杆设有一虚拟的切线,该切线与该第二压抵面平行,该切线至该第 二压抵面形成一垂直距离,该第三压抵面上任一点至该切线的最短距离均小于该垂直距离。该第一与第四压抵面呈倾斜状,该第二压抵面与该第一压抵面形成一钝角的夹 角,该第三压抵面与该第四压抵面形成一钝角的夹角,该第三压抵面呈弧面。该定位部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该定位部第一端的曲率半径小于该定位部第二端 的曲率半径。该两卡掣件位于同一纵向位置。该承接段横向形成一卡孔,该卡孔连通该容孔,该第一卡掣件位于该卡孔,该穿设 段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该容孔,该第二卡掣件位于该通孔。该卡制杆穿设该容孔并受到该第一弹性件弹性顶掣,正常状态该卡制杆外露于该 本体承接段的端部。该套件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该环沟与该挡缘位于该套件两端之间,该套件外周 缘形成一凹凸表面的握持部,其能够提供防滑的握持功效。该套件第二端设有一环件,该挡缘与该环件之间形成一容部,该容部内设有一第 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被限制在该挡缘与该环件之间,该套件被限制在该挡止件无法脱 离该本体,该挡止件位于该第二弹性件与该环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快速取放的接杆包括一本体、一第一弹性件、一卡制杆、一 第二弹性件与一套件。操作者通过单手握持本体,另一只手拿取套筒套置于该承接段,即可 达到接杆快速撷取套筒的目的;以及单手握持本体,另一只手握持而移动套件,即可达到让 接杆快速放开套筒的目的;通过两卡掣件位于同一纵向位置的设计,使该第一卡掣件与该 卡掣部的卡掣关系以及该第二卡掣件与该定位部的卡掣关系都能够让两卡掣件分别顺畅 的滚动,且不会有卡死的情况发生;通过卡掣部包括四个压抵面,其能够巧妙的让第一卡掣 件移动在卡掣部并达到卡掣套筒的功效;通过卡掣部的第三压抵面上任一点至切线的最短 距离均小于第二压抵面的垂直距离,第一卡掣件压抵于该第三与第四压抵面以及卡掣在套 筒的套孔,进一步使接杆达到卡掣套筒的目的;通过定位部第一端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二端 的曲率半径,使该第二卡掣件容易的在该定位部上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快速取放的接杆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快速取放的接杆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快速取放的接杆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由图3所取的细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杆快速撷取套筒的动作图,表示套筒准备套接本体 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杆快速撷取套筒的动作图,表示套筒套接承接段的 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杆快速撷取套筒的动作图,表示套筒的肩部压抵该 卡制杆端面的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杆快速撷取套筒的动作图,表示第一卡掣件落入该 第三压抵面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杆承接套筒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杆快速放开套筒的动作图,表示操作者移动握持 部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杆快速放开套筒的动作图,表示第二卡掣件进入 环沟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杆快速放开套筒的动作图,表示套筒确实脱离接 杆的卡掣的示意图;图13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公知的扳手的防脱快速接杆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91 本体,92 卡制杆,93 插销,94 推环,95 弹簧,10 本体,101 承接段,102 穿设段,103 接设段,104 卡孔,105 通孔,106 环沟,107 接孔,108 容孔,11 第一卡掣件,12 第二卡掣件,13 挡止件,20 第一弹性件,30 卡制杆,31 卡掣部,311 第一压抵面,312 第二压抵面,313 第三压抵面,314 第四压抵面,32 定位部,321 第一端,322 第二端,40 第二弹性件,50 套件,501 第一端,502 第二端,51 穿孔,52 挡部,53 环件,54 挡缘,55 环沟,56 容部,57 握持部,a 切线,Ll 垂直距离。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通过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 详细描述,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见图1、图2与图3,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快速取放的接杆的立体外观 图、立体分解图与剖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快速取放的接杆包含有一本体10、一 第一弹性件20、一卡制杆30、一第二弹性件40与一套件50。本体10包括一承接段101、一穿设段102与一接设段103,穿设段102与承接段101 相邻,穿设段102位于承接段101与接设段103之间。承接段101横向形成一卡孔104,卡 孔104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快速取放的接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包括一承接段与一穿设段,该穿设段与该承接段相邻,该承接段设有一第一卡掣件,该承接段能够承接套筒,并利用该第一卡掣件达到卡掣的功效,该穿设段设有一第二卡掣件,该本体纵向设有一容孔,该第一与第二卡掣件能够伸入该容孔;一第一弹性件,其位于该容孔;一卡制杆,其穿设该容孔并压抵该第一弹性件,该卡制杆包括一卡掣部与一定位部,该卡掣部对应该第一卡掣件,该定位部对应该第二卡掣件;一套件,其套接该本体的穿设段并能够相对该穿设段移动,该套件内设有一环沟与一挡缘,该环沟与该挡缘能够对应该第二卡掣件,该环沟对应该第二卡掣件时,该第一弹性件弹性释放,该第二卡掣件脱离该定位部,该第一卡掣件外露该卡孔,套筒脱离该第一卡掣件的卡掣能够快速取出;套筒快速卡掣在该第一卡掣件时,该第一卡掣件伸入该卡掣部,该卡制杆压抵该第一弹性件,该挡缘对应该第二卡掣件,该第二卡掣件伸入该定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财庆
申请(专利权)人:陈财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