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无铅热转印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1913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转印标签,包括:涤纶面料、设置在所述涤纶面料下面的热熔胶黏剂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涤纶面料上面的印花渗透层,所述热转印标签是由所述印花渗透层、所述涤纶面料和所述热熔胶黏剂层构成的复合层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热转印标签绿色环保,标识内容精细,层次丰富而清晰,耐折、撕破、断裂强度等机械性能较好,干湿摩擦牢度和耐洗性能都较好,可经受180℃以下的高温熨烫和灭菌等高温处理,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老化,稳定应用时间较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标签
,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无铅热转印标签
技术介绍
目前在标签材料方面主要有纸类标签和薄膜类标签两大类,通常都在在 标签纸背面涂布粘合剂,并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最后在标签纸正面印刷或 打印标识内容,再经过模切等加工后成为成品标签。纸类标签通常直接用油 墨将标识内容印刷在标签纸上,然后在纸的印花反面涂布一层胶水,制成纸 类标签。由于制作成本低廉,且使用方法简便,因此纸类标签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纸不能洗涤,也不能承受高温,所以其应用范围也受到较多的限制, 目前主要应用在制作无需洗涤和接触高温的产品标识方面。另一类薄膜类标签材料主要有PE(聚乙烯)、PP (聚丙烯)、PET (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PVC (聚氯乙烯)、PP与PE混合物,合成纸等,薄膜类标 签具有较多优点,如美观漂亮、耐磨、耐水、耐腐蚀、不易被撕裂、透明性 好等。薄膜类标签制作方法与纸类标签比较接近,但由于大多数薄膜都是非 极性材料,表面张力低,油墨和黏合剂在其表面的附着性很差,因此,要想 获得一定的附着牢度,就需要对薄膜材料进行电晕处理等表面预处理。表面 处理增加了薄膜类标签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其技术难度;此外由于油 墨和粘合剂都较难渗透到薄膜内部,使得油墨和粘合剂很难与薄膜牢固的结 合,因此薄膜类标签耐水洗和高温性能都不太理想,耐摩擦性能也较差,薄 膜类标签经高于IO(TC的高温处理后较易软化变形,冷却后也难以回复,所 以也不适合用于需洗涤或高温处理产品的标签。由此可见,纸类标签和薄膜类标签都存在各自的缺点,g卩纸类标签在 高温条件下易变脆、老化,不能洗涤和浸泡,耐撕裂等机械性能差,易产生 折痕,这些缺点都明显限制了纸类标签的应用范围。薄膜类标签都是非极性材料,表面张力低,油墨和黏合剂在其表面的附 着性很差,因此,要想获得一定的附着牢度,就需要对薄膜材料进行电晕放 电等表面预处理。这些处理提高了标签的加工成本和技术难度,此外薄膜材 料遇高温会软化、变形,同时油墨和粘合剂与薄膜的粘合牢度不佳,薄膜上 的油墨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都较差,经过较长时间使用或多次洗涤后,薄膜 标签上的标识内容会不断变浅、模糊,难以长时间的稳定应用。另外,目前应用在服装或相关纺织制品上的各类型标签一般都存在耐高 温性能差,在产品接触或经过高温环境处理后,标签上的标识内容易高温升 华,导致污染标签附近面料,同时标识内容会变浅和模糊,难以长期稳定的 使用,此外这类标签固定时也不太方便,通常都是采用缝制方法固定在纺织 制品接缝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耐高 温无铅热转印标签,该热转印标签具有耐洗涤、耐高温性能和耐磨擦、撕裂 等机械性能,印制的标识内容逼真、花纹细致、层次清晰、立体感强,不容 易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可以适应那些需洗涤和高温处理的产品如服装和其它 纺织制品的商标、洗涤熨烫标、规格标、品牌标志、条形码等的标识应用中。 另外该热转印标签可以贴合在产品的合适部位,贴合、拆卸方便,且贴合部 位无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这种耐高温无铅热转印标签,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涤纶面料、设置 在所述涤纶面料下面的热熔胶黏剂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涤纶面料上面的印花渗 透层,所述热转印标签是由所述印花渗透层、所述漆纶面料和所述热熔胶黏 剂层构成的复合层结构。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 热转印标签采用涤纶面料,因此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耐磨擦、撕 裂等机械性能,不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脱落。2、 具有较好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印花产品颜色鲜艳、图形精细, 手感柔软、化学稳定性良好,这些性能确保涤纶面料标签比较经久耐用。3、 通过合适温度和压力将面料类标签反面的热熔胶黏剂熔融后贴合在产 品的合适部位,贴合、拆卸标签方便,且贴合部位无限制,由于热熔胶的贴合温度小于180°C,也不会影响标签和其上的标识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耐高温无铅热转印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耐高温无铅热转印标签包括:涤纶面料1、 设置在涤纶面料1下面的热熔胶黏剂层2以及设置在涤纶面料1上面的印花 渗透层3,热转印标签是由印花渗透层3、涤纶面料1和所述热熔胶黏剂层2 构成的复合层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耐高温无铅热转印标签中的印花渗透层3是通过热转移印花技术将印花染料渗透到涤纶面料1上实现的。热转移印花是指经转印纸 将染料转移到织物上的印花工艺过程。它是根据一些分散染料的升华特性,选择分子量为250 400、颗粒直径为0.2 2微米、在150 230° C升华的 分散染料,将其与水溶性载体(如海藻酸钠)或醇溶性载体(如乙基纤维素)、 油溶性树脂制成油墨,再根据不同的设计图案要求,将"色墨"印刷到转印 纸上(这是一种特制的纸,故称转印纸),然后将印有花纹图案的转印纸与织 物密切接触,将温度、压力和时间等条件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染料从转印纸 上转移到织物上,经过扩散作用进入织物内部,从而达到着色的目的。热转移印花一般经历三个过程在转移过程发生前,全部染料都在纸上的印膜中,被印花织物和空气隙中的染料浓度为零,空气隙的大小取决于织 物的结构、纱支和转移压力;在转移过程中,当纸达到转移温度时,染料开始挥发或升华,并在纸与纤维间形成浓度挥发,当被印花织物达到转移温度 时,在纤维表面开始了染料吸附,直至达到一定的饱和值。由于染料从纸到 纤维的转移是持续进行的,其吸附速率取决于染料扩散到纤维内部的速率。 为了使染料能定向扩散,往往在被印花织物的底下一侧抽真空,使染料达到定向扩散转移;经过升华染料转移过程后,被印花织物着色,纸上的染料含 量下降,部分剩余的染料迁移到纸的内部,残留的染料量取决于染料的蒸汽 压,染料对浆料或转移纸的亲和力和转印纸上印花膜的厚度。本实施例提供的热转印标签采用在涤纶织物上热转移印花,它是通过高 温(20(TC左右)使染料受热升华为气相凝聚在涤纶面料表面,然后向涤纶纤 维大分子中无定型区渗透,经冷却后固着在纤维内部的印花方法,其主要流 程如下分散染料高温,染料升华压力,与纤维分子结合,纤维着色。采用热转移印花印制标识内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优点(1) 印制的标识内容逼真、花纹细致、层次清晰、立体感强,且耐洗、 耐高温性能较好。(2) 转移印花设备结构简单、占地小、投资少、经济效率高,印花过程加工工序少、生产效率高、节省劳力和操作简便,从而有利于降低标签成本 和提高成品率。(3) 转印标签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由于采用干法加工,不需水洗、蒸化、 烘干等工序,因此无废气和废水排出。由于热转移印花具有这些优点,所以采用此技术印制面料类标签内容成 为目前较常用的技术,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热转移印花采用的染料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要求① 染料分子量一般不宜超过350;② 染料气体与纤维之间具有分子间作用力,并能向纤维内部扩散;③ 染料热升华温度在18(TC 21(TC;④ 转印到纤维上的染料色牢度符合穿着要求;⑤ 纤维上的色泽鲜艳度好;⑥ 染料与转印纸无亲和力;⑦ 染料发色曲线平坦,上染时对温度波动不敏感。根据以上要求,目前常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无铅热转印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面料、设置在所述涤纶面料下面的热熔胶黏剂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涤纶面料上面的印花渗透层,所述热转印标签是由所述印花渗透层、所述涤纶面料和所述热熔胶黏剂层构成的复合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映亭艾栋梁黄始剑钱粉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纶超净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