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061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结构,该电连接器主要由绝缘本体、接触端子、遮蔽壳体及垫高组件组成。其中,遮蔽壳体为一中空框体形状,其前端为对插口,内部为收容绝缘本体与接触端子的收容空腔,于左右两侧壁后端竖直向下延伸设有后插脚,中间部位设有撕开伸展形成有一转接脚,该转接脚的下端两侧各设有一缺口;该垫高组件具有一主板,主板两侧各向下弯折设有一平坦部,于平坦部上设有一呈拱形的扣臂和一对前插脚;在组装时,首先将垫高组件从已组有绝缘本体和接触端子的遮蔽壳体前下方置入,然后将扣臂在转接脚上的缺口上进行铆合,同进借助在主板与遮蔽壳体下底壁的完全贴合下得到完全固定,从而以得到一具垫高的电连接器结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焊接高度组件的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的贴板方式主要分为有直立式和卧式两种,而在卧式贴 板的电连接器当中,其上的遮蔽壳体通常都包括设有前后两对插脚,该等插脚是用来与电 路板进行插入焊接以将电连接器固定,如图1所示,就揭示了这一类型的电连接器结构,其 中遮蔽壳体上的后插脚11是从其下表面后端沿边缘撕开伸展到侧面并与侧面平行,而前 插脚21是从下表面中间开始撕开伸展至侧面并与侧面平行,两插脚的长短一样,但以这种 方式将底面撕开形成的插脚由于本身结构在冲压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前插脚21从下表面 撕开伸展的材料面积有限,故而延展的高度也就受此影响,这样一来,该类连接器只适用于 较低高度的焊板要求。 然而,随着电子产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其连接器也需作出相应的调整,当电 子产品的高度增加时,这时就需要有配合该电子产品高度焊板的连接器结构,请参见图2 所示,就揭示了属于这一类型的电连接器结构,该电连接器是一种垫高了焊脚的连接器结 构,其遮蔽壳体后端撕开伸展设一较大面积的第一基本部IO,该后插脚11则从第一基体部 10的下边缘延伸形成,该从第一基本部10的后端边缘向外反向折弯至连接器的中端以形 成第二基本部20,该第二基本部20与第一基本部10保持贴合的状态,该前插脚21则从第 二基本部20的最前端向下延伸形成。虽然该插脚结构有效解决了焊板高度的问题,可配合 电子产品高度的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问题;例如,一是需要从第二基本部20延 伸较长一段距离才可够折弯到连接器中端,这样就会使得模具在冲压下料时浪费很多原材 料,最终增加制造成本;二是第二基本部20从直接从后端弯折会增加模具的难度,如此增 加模具零件加工的成本;以上这些均对于在当今连接器行业微薄利润的时代,实不便于现 行生产发展与推广,需要重新谋求解决之道,以符合现行实际之需要。 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针对上述的缺陷与不足,经过长期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创设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不足和缺陷的技术设计方案。新型内容本技术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以模块化设计,提供标准化 的垫高组件,可搭配多种电连接器使用,即可达到垫高的功能,以节省制造成本。 本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以模块化设计,利用垫高组件与 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结合,达到简化金属壳体的结构设计。 本技术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其垫高组件不但结构简单,而且 组装方便,有利于大力推广。 本技术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利用对插口端所设的接地片来与 机板接触,即可达到接地的效果。3 为达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技术 提供一电连接器结构,该电连接器主要由绝缘本体、接触端子、遮蔽壳体及垫高组件组成。 其中,绝缘本体具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前端面的中间偏上设有一舌板,于舌板侧表面的外 围且位于前端面的中间各设有一对突出的抵持块,该抵持块向内有被切成一斜面,其斜面 是作为抵持遮蔽壳体防呆部的抵持面;该绝缘本体的上端面两侧于后端面边缘设有一对左 右对称的卡块,又于上端面两侧还向两侧端面上突伸设有一卡板。另外绝缘本体的后端面 两侧各设有一凹台;该下端面上两侧还各设有一对称的定位柱。 该遮蔽壳体由金属板一体冲压弯折成框体形成,包括一左侧壁、一右侧壁、一上顶 壁及一下底壁。该遮蔽壳体其前端为对插口,内部则是为收容绝缘本体与接触端子的收容 空腔。该下底壁在左右宽度上较上顶壁为短,而下底壁与左右两侧壁连接处是以一倾斜面 相连接,从而构成防止对接连接器误插的防呆部,在上顶壁沿对插口边缘还设有长条板状 的上接地片;而左右两侧壁呈相互对称的方式设计,其自后端竖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后插脚, 该后插脚的形成致使下底壁后端被完全切开,分为保持部和后焊脚,在保持部的后端边缘 还设有一适当宽度的弯折片;该于左右两侧壁的中间部位同样撕开伸展形成有一转接脚, 该转接脚的下端两侧各设有一缺口 。 该垫高组件同样由金属薄板冲制而成,该垫高组件具有一主板,于该主板由前端 边缘向下弯折形成有一与金属壳体上同样结构的下接地片,一起与机板接触形成接地;该 主板两侧各向下弯折设有一平坦部,于平坦部的后端在弯折处被切空,形成一裸空部,保留 前端若干宽度以作连接,在裸空部内紧靠平坦部边且由连接边延伸设有一呈拱形的扣臂, 该扣臂与遮蔽壳体形成一对组接结构,大小尺寸与遮蔽壳体的缺口设计相适配,其一端与 连接边缘相连接,另一端呈开放状态,又于平坦部的前下方设有一对前插脚,该对前插脚是 与后插脚在前后方向上是保持一致的,共同组成连接器的前后插脚。 本技术在组装时,首先,将带有料带的整排接触端子与绝缘本体进行嵌射成 型(Insert molding),待两者成型后,随后将绝缘本体从遮蔽壳体后端置入以收容于收容 空腔内,当主体部的后端面与遮蔽壳体后端边缘基本保持持平时,其上的卡块与卡板分别 卡制于遮蔽壳体的卡槽和缺口内,抵持块上的抵持面抵持住遮蔽壳体的防呆部上,同时也 将后插脚上的弯折片进行弯折,压合于绝缘本体后端面的凹台处,其弯折片的上边缘同时 抵持凹台的内表面上;待这一切完成后,最后将垫高组件从遮蔽壳体前下方并与遮蔽壳体 的下底壁贴合以平行推进,其上扣臂开放的一端开始扣入转接脚上的缺口处,待完全扣入 后,其主板的前端边缘与遮蔽壳体对插口对齐,其上的下接地片也与遮蔽壳体上的下接地 片在对插口上下呈对称状态而设置,共同形成接地装置。最后将扣臂在转接脚上的缺口内 进行铆合,同进借助在主板与遮蔽壳体下底壁的完全贴合下得到完全固定,从而以得到一 具垫高的电连接器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电连接器借助于遮蔽壳体的下方增设一垫高组件,将连接器 的前插脚设于其上,只需藉由垫高组件与遮蔽壳体的结合,即可达到垫高的功能,以上此举 大大简易了遮蔽壳体的结构,减少了遮蔽壳体在冲制时所耗损的废料比率,节省了原材料, 从而降低了连接器之成本。同时,该垫高组件是以模块化设计,可搭配不同的连接器使用, 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从而有利于大力推广。 为便于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结构,现配合附图结合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详加说明如下,惟此实施例只为方便说本技术的结构,并不对本 技术加以任何限制。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电连接器外观图; 图2为另一习知电连接器外观图; 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遮蔽壳体与垫高组件的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遮蔽壳体与垫高组件的组合图。在上述附图中 10-第一基本部,11-后插脚,20-第二基本部,21-前插脚,500-电连接器,5_绝 缘本体,51-主体部,52-前端面,53-舌板,54-抵持块,541-抵持面,55-卡块,56-卡板, 57-凹台,6-接触端子,61-接触部,62-组装部,63-焊接部,7-遮蔽壳体,71-左侧壁,72-右 侧壁,73-上顶壁,731-弹性片,732-卡槽,733-卡口 , 74-下底壁,75-对插口 , 7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该电连接器(500)至少包括有绝缘本体(5)、接触端子(6)及遮蔽壳体(7);其中,接触端子(6)布设于绝缘本体(5)中,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该遮蔽壳体(7)包覆于绝缘本体(5)上,并形成与对接连接器的收容空腔;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500)还包括有一垫高组件(8),该垫高组件(8)被安装于遮蔽壳体(7)的下方,其上至少设有一充当电连接器(500)的前插脚(86)和用于与遮蔽壳体(7)组装的组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明张瑞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肯上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