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调天线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043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调天线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安装有介质驱动机构和角度标尺驱动机构,所述介质驱动机构包括左右旋转支架Ⅰ、传动螺杆Ⅰ、传动螺母Ⅰ,左右旋转支架Ⅰ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传动螺杆Ⅰ两端由旋转支架Ⅰ支撑,传动螺母Ⅰ与之啮合,传动螺母Ⅰ紧贴安装底板受安装底板限制而不能随传动螺杆Ⅰ旋转,所述角度标尺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支架Ⅱ、传动螺杆Ⅱ、传动螺母Ⅱ,旋转支架Ⅱ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传动螺杆Ⅱ一端由旋转支架Ⅱ支撑,另一端与传动螺杆Ⅰ连接以同步联动,传动螺母Ⅱ与传动螺杆Ⅱ之啮合,传动螺母Ⅱ紧贴安装底板受安装底板限制而不能随传动螺杆Ⅱ旋转,传动螺杆Ⅰ、传动螺杆Ⅱ螺纹导程不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调天线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当今的电调天线,多通过一个介质的移动来改变天线电下倾角度。限于该介质的物理性能,在实现某个电下倾角度变化范围时(比如o到io度范围),其移动的距离可能很长,有的甚至长达500mm。由此带来的问题有(1 )电调天 线驱动器的驱动效率下降,在调节一个角度时所耗费的时间变长,增加系统的 等待时间;(2)电调天线角度标尺的伸出长度变长。假定介质的移动距离设计 为500mm,若不做任何变换,角度标尺则相应地要伸出500mra以上,影响天线的 安装,且有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电调天线驱动器驱动效 率,又能缩短角度标尺伸出长度的电调天线传动机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调天线传动机构包 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安装有介质驱动机构和角度标尺驱动机构,所述 介质驱动机构包括左右旋转支架I 、传动螺杆I 、传动螺母I ,左右旋转支架 I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传动螺杆I两端由旋转支架I支撑,传动螺母I与之啮 合,传动螺母I紧贴安装底板受安装底板限制而不能随传动螺杆I旋转,致使传动螺杆I旋转时,螺紋推动传动螺母I轴向直线运动,传动螺母I用以连接介质以带动介质轴向直线运动,所述角度标尺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支架n、传动 螺杆n、传动螺母n,旋转支架ii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传动螺杆n—端由旋转 支架n支撑,另 一端与传动螺杆i连接以同步联动,传动螺母n与传动螺杆n 之啮合,传动螺母n紧贴安装底板受安装底^i限制而不能随传动螺杆n旋转, 致使传动螺杆n旋转时,螺紋推动传动螺母n轴向直线运动,传动螺母n用以 连接角度标尺以带动角度标尺轴向直线运动,传动螺杆i、传动螺杆n螺紋导 程不同,因此当两个传动螺杆的螺紋导程制造成某种比例,即可使得在此两个 传动螺杆旋转时传动螺母i与传动螺母n的移动距离成该比例,从而使传动螺 母i与传动螺母n分别带动的介质与角度标尺伸出(或缩进)长度也会成该比 例。上述方案中,所述介质驱动机构还设有止动结构,所述止动结构包括传动 螺母i两端的止动凸块和传动螺杆i两端的止动环,止动环上相应位置也设有 凸块,当传动螺母i运动到极限位置时,止动凸块与止动环上凸块发生运动干 涉,由此限制传动螺杆的继续旋转即对机构实现制动,这种止动方式有利于机 构停止运转时,所啮合的螺紋依然保持松弛,当然本技术并不限于此种止 动方式。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螺杆n与转动轴i通过孔轴配合方式连接联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保持釆用价格低廉的螺紋传动机 构的前提下,结构简单,组成部件少,价格低廉,易于制造,有效地提高了电 调天线驱动器的驱动效率,并缩短角度标尺的伸出长度。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 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介质驱动机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介质驱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角度标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角度标尺驱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应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电调天线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底板l,安装底板l上安装 有介质驱动机构和角度标尺驱动机构,介质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螺杆I 9、传动螺 母I 2、止动环10、止动环8、左右旋转支架I 11和3;角度标尺驱动机构包括 传动螺杆H4、传动螺母I17、旋转支架I15,传动螺母H7用以与角度标尺6连 接并带动其运动。如图3、图4所示,左右旋转支架I 11和3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传动螺杆I 9两端由旋转支架I 11和3支撑,当传动螺杆I 9旋转时,止动环10和止动环 8也将随之旋转,传动螺母I2与传动螺杆I9之啮合,传动螺母I2紧贴安装 底板1受安装底板1限制而不能随传动螺杆I旋转,致使传动螺杆I 9旋转时, 螺紋推动传动螺母I 2轴向直线运动,传动螺母I 2前后两端各有一个止动凸块, 传动螺杆I 9两端的止动环10和止动环8也各有一个凸块,当传动螺母I 2移 动到止动环10或止动环8的附近时,止动凸块与止动环10或止动环8上凸块发生运动干涉,即可使得传动轴I 9的旋转停止,这种止动方式有利于机构停止 运转时,所啮合的螺紋依然保持松弛,如前所述,这种止动方式为一种列举,本技术并不限于某种止动方式,这样,当传动螺杆I9旋转时,传动螺母I 2将沿着传动螺杆I 9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一个穿梭在止动环10和止动 环8之间的可控距离的行程,传动螺母I 2与移相介质连接并带动移相介质移动, 因此这个可控的行程即代表电调天线移相介质的移动行程。如图5、图6所示,角度标尺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支架I15、传动螺杆I14、传 动螺母I17,旋转支架I15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传动螺杆I14 一端由旋转支架II 支撑,另一端与传动螺杆I连接以同步联动,传动螺杆II4端部为四方轴结构, 止动环8为四方孔结构,上述二者通过四方型孔轴啮合连接,可实现同步旋转, 传动螺杆I 9两端为四方轴结构,止动环8所带四方孔与传动螺杆I9四方轴啮 合,即止动环8的旋转带动传动螺杆I 9同步旋转。止动环10的结构与止动环 8相同,其所带四方孔与传动螺杆I9四方轴啮合,即传动螺杆I9带动止动环 10同步旋转。这种四方轴的连4妻方式加工筒单,为一种列举,本技术并不 限于某种连接方式。传动螺母H7与传动螺杆I14之啮合,传动螺母I17紧贴安装底纟反1受安装 底板l限制而不能随传动螺杆II4旋转,致使传动螺杆II4旋转时,螺紋推动传 动螺母I17轴向直线运动,传动螺母I17用以连接角度标尺6以带动角度标尺6 轴向直线运动,当传动螺杆II4发生旋转时,传动螺母II7将带动角度标尺6发 生移动,且移动方向沿着传动螺杆II 4的轴线,从而实现了角度标尺6的伸出(或 缩进)长度,随着机构的运转而同步改变。如上所述,即可通过从传动螺杆II4输入动力,使之旋转,从而带动传动螺 杆I 9旋转,进而使得传动螺母I2实现一个可控的移动行程,传动螺母I2推20动移相介质移动,即实现了电调天线电下倾角的调节。同时,传动螺杆II 4旋转,带动传动螺母in产生轴向移动,传动螺母n7连接角度标尺6,带动角度标尺6随之移动,即实现电调天线当前电下倾角度的显示。将传动螺杆I 9的螺紋导程与传动螺杆I14的螺紋导程制造成某比例,当从 传动螺杆H4输入旋转动力时,相同的旋转角速度下传动螺母I 2与传动螺母II 7的移动速度也将成该比例的放大(或缩小)。这个动力的输入,在电调天线领 域,通常由驱动器提供,这个速度放大的机构,无疑提高了驱动器的驱动效率。 比如,将传动螺杆I 9的螺纹导程与传动螺杆I14的螺紋导程制造成5: 1,当传 动螺杆II4旋转1圈时,带动传动螺母II7移动具体为S,同步旋转的传动A9带 动传动螺杆I 2的移动距离将为5S,如此角度标尺6可在S的伸出长度内显示 移相介质移动5S长度所产生的角度变化,且显示的角度随移相介质的移动同步 变化。如前所述,这种比例的设置为一种列举,本技术并不限于某种比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调天线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调天线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上安装有介质驱动机构和角度标尺驱动机构,所述介质驱动机构包括左右旋转支架Ⅰ、传动螺杆Ⅰ、传动螺母Ⅰ,左右旋转支架Ⅰ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传动螺杆Ⅰ两端由旋转支架Ⅰ支撑,传动螺母Ⅰ与之啮合,传动螺母Ⅰ紧贴安装底板受安装底板限制而不能随传动螺杆Ⅰ旋转,致使传动螺杆Ⅰ旋转时,螺纹推动传动螺母Ⅰ轴向直线运动,传动螺母Ⅰ用以连接介质以带动介质轴向直线运动,所述角度标尺驱动机构包括旋转支架Ⅱ、传动螺杆Ⅱ、传动螺母Ⅱ,旋转支架Ⅱ安装于安装底板上,传动螺杆Ⅱ一端由旋转支架Ⅱ支撑,另一端与传动螺杆Ⅰ连接以同步旋转,传动螺母Ⅱ与传动螺杆Ⅱ之啮合,传动螺母Ⅱ紧贴安装底板受安装底板限制而不能随传动螺杆Ⅱ旋转,致使传动螺杆Ⅱ旋转时,螺纹推动传动螺母Ⅱ轴向直线运动,传动螺母Ⅱ用以连接角度标尺以带动角度标尺轴向直线运动,传动螺杆Ⅰ、传动螺杆Ⅱ螺纹导程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烈锋
申请(专利权)人: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