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60325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所述的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包括:具有工作平台的胎架,在所述工作平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法兰安装组件,在所述的两法兰安装组件之间的工作平台上设有多个定位支撑组件;每个定位支撑组件的顶面均呈内凹的圆弧形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高度相同,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侧固定有连接件定位板;所述每个法兰安装组件均具有一法兰安装部,且至少一个法兰安装组件能沿所述工作平台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设置在该工作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互换性好,装卸方便,并适于大批量生产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装卸方便,适于大批量生产的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尤其是TD-SCDMA通信体系日益得到推广和应用,需要 建立越来越多的通信塔,用于安装发射天线和馈线,以满足无线信号的大面积覆盖及大荷 载传输的需求。如图1、图2所示,通信塔的塔体100主要由塔柱101、横杆102、斜杆103等 构件组成,从横截面上看,塔体100可分为三柱塔(如图l所示)和四柱塔(如图2所示), 三柱塔横截面呈三角形,四柱塔横截面呈四边形,塔柱设于三角形或四边形的边角处,塔柱 与塔柱之间用横杆和斜杆连成整体。如图3所示,每一根塔柱101由若干段依次连接的钢 管组件104构成,每一段钢管组件104包括塔柱钢管105和设置在塔柱钢管105两端的法 兰107(如图3A所示),钢管组件之间通过法兰和螺栓实现连接,以形成塔柱。在塔柱钢管 105的上焊接有多个带连接孔的塔柱连接件106,形成钢管组件104,用于连接横杆102和斜 杆103,从而将各钢管组件104、横杆102和斜杆103连接组装成塔体100。 钢管组件作为塔体的主要构件,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先在塔柱钢管105上通过 划线仪进行划线,确定出塔柱连接件106的焊接位置,再将塔柱连接件106通过点固焊接的 方式对应固接在塔柱钢管105上的相应位置。在安装法兰时,需要使用线坠、水平尺等工具 来调整和测量两端法兰107之间的平行度和法兰107与塔柱钢管105之间的垂直度,再进 行焊接作业,操作比较复杂。现有的钢管组件的加工方式,由于其加工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 的技能水平和操作经验,加工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而且人工定位精度偏差较大,导 致批量加工时产品的互换性较差,无法满足在短时间内加工出大批量合格的产品需求,对 工程施工工期及安装质量都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该组对胎模能 够提高塔柱钢管组件的生产效率,加工精度高,互换性好,装卸方便,并适于大批量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包括具有工作平 台的胎架,在所述工作平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法兰安装组件,在所述的两法兰安 装组件之间的工作平台上设有多个定位支撑组件;每个定位支撑组件的顶面均呈内凹的圆 弧形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高度相同,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侧固定有连接件定位板;所述每个 法兰安装组件均具有一法兰安装部,且至少一个法兰安装组件能沿所述工作平台长度方向 往复移动的设置在该工作平台上。 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定位支撑组件具有两个支撑板,所述的两个支撑板相对 设置,所述的支撑板的上端面为所述的内凹的圆弧形支撑面,所述的支撑板两侧面为两个 自上而下倾斜的斜面,在所述的每对支撑板的两侧的斜面上固设有所述的连接件定位板,在所述的连接件定位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每一个法兰安装组件包括一底板和一立板,所述的底板 平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的立板固设于所述的底板上,且所述两个法兰安装组件的两 个立板的板面相对设置,形成所述的法兰安装部,能驱动该法兰安装组件在所述工作平台 上沿工作平台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调节组件与所述的至少一个法兰安装组件相连接。 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法兰安装部垂直于所述底板或与所述底板呈一规定夹角 设置;所述支撑组件的两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或呈一规定夹角设置。 在本技术中,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拉杆和连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固设在所 述工作平台一端的连接座铰接,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的拉杆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 与所述的一法兰安装组件铰接;在连接有所述调节组件的法兰安装组件的底板上、沿所述 工作平台的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个长条形的导向槽孔,在所述的导向槽孔内插装有一端固 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的限位杆,在连接有所述调节组件的法兰安装组件与其相邻的定位支 撑组件之间的工作平台上凸设有能与所述相邻底板抵接的限位件,连接有所述调节组件的 法兰安装组件与所述的工作平台销连接。 在本技术中,在所述法兰安装组件的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加强筋板,用 于增加法兰安装组件的强度。 在本技术中,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平板状的底座,所述的底座平置于所述的工作平台上,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工作平台焊接或者所述的底座与所述的工作平台可拆卸的连接,使得本技术能够适应塔柱连接件的不同焊接位置的需要。 在本技术中,固定在所述每对支撑板两侧的两个连接件定位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保证在连接件与塔柱钢管焊接时具有良好的焊接角度。 在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件定位板的形状为梯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本技术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点 本技术通过法兰安装组件及定位支撑组件可以准确定位组对焊接构成钢管 组件的塔柱钢管、法兰及连接板,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并且简化了操作工序,提高了生 产效率,加工出来的钢管组件能达到同一精度要求,提高了产品的互换性,适于大批量的生 产。并且,调节组件能够使法兰安装组件沿工作平台的中轴线往复移动,便于钢管组件的各 部件在胎模上安装及组装后进行退模操作。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 围。其中, 图1为现有的三柱塔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四柱塔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钢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的D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4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中沿B-B线的剖面结构示意4 图4C为图4中沿C-C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D为图4的I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5的II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7为本技术的塔柱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l-胎架;ll-工作平台;21-第一法兰安装组件;211-第一底板; 212-第一立板;213-加强筋板;22-第二法兰安装组件;221-第二底板; 222-第二底板;223-加强筋板;3-定位支撑组件;31-支撑板; 311-支撑面;312-斜面;32-连接件定位板;321-连接孔;33-底座; 4-调节组件;41-拉杆;42-连杆;43-连接座;44-连接座;45-导向槽孔; 46-限位杆;47-限位件;48-定位销; 100-通信塔的塔体;101-塔柱;102-横杆;103-斜杆;104-钢管组件; 105-塔柱钢管;106-塔柱连接件;107-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4为本技术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 结构示意图。如图4、图4D、图5所示,本技术的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包括胎架l,胎架1的上表面为长条形工作平台ll,工作平台11的轴向长度大于需要焊接加工的钢管组件104的轴向长度。在工作平台11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法兰安装组件,即第一法兰安装组件21 和第二法兰安装组件22,在第一法兰安装组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塔塔柱组对胎模包括:具有工作平台的胎架,在所述工作平台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法兰安装组件,在所述的两法兰安装组件之间的工作平台上设有多个定位支撑组件;每个定位支撑组件的顶面均呈内凹的圆弧形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高度相同,所述支撑组件的两侧固定有连接件定位板;所述每个法兰安装组件均具有一法兰安装部,且至少一个法兰安装组件能沿所述工作平台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设置在该工作平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文波王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梅泰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