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下料装置以及包装设备,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应用于为高速连续式装盒机下料,进而也无法进行高速包装的技术问题。该伺服下料装置,包括伺服驱动系统、料库、推手机构以及托料结构,伺服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控制推手机构;料库用于放置物料并将物料输出;推手机构用于将料库输出的物料推入托料结构内;物料可从托料结构传输至装盒机的输送链内。该包装设备,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伺服下料装置以及装盒机,装盒机的输送链位于伺服下料装置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改进伺服下料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伺服下料装置以及设有该伺服下料装置的包装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制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在药品制造领域中,对于质量相对较重的装有多支西林瓶、安瓿瓶或口服液瓶的塑托等物料产品的包装通常采用人工下料,即通过人工手动的方法将物料放置于装盒机的输送链上,然后输送链将物料输送至装盒或包装装置处进行装盒、包装。 本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手动的方法,下料的效率很低,无法应用于为高速连续式装盒机下料,进而也无法进行高速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伺服下料装置以及一种包装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应用于为高速连续式装盒机下料,进而也无法进行高速包装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伺服下料装置,包括伺服驱动系统、料库、推手机构以及托料结构,其中所述伺 服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控制所述推手机构;所述料库用于放置物料并将物料输出;所述推 手机构用于将所述料库输出的物料推入所述托料结构内; 所述物料可从所述托料结构传输至装盒机的输送链内; 所述推手机构包括电机、推动平台以及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 推手杆,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电机主轴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活动连 接;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料库的物料输出口位置相对,所述推手杆位于所述推动平台上且 可沿所述推动平台滑动。 该包装设备,包括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伺服下料装置以及装盒机,所 述装盒机的输送链位于所述伺服下料装置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伺服驱动系统可控制该伺服下料装置内的推手 机构将物料推入托料结构内,然后物料可从托料结构传输至装盒机的输送链内。物料滑动 或滚动至装盒机的输送链以后,便可进行装盒、包装。由于可通过伺服驱动系统来控制推手 机构,当采用该伺服下料装置为高速连续式的装盒机下料时,可通过伺服驱动系统来调高 推手机构的运行速度,进行加快下料进程,对物料进行高速包装,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 应用于为高速连续式装盒机下料,进而也无法进行高速包装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设备内各功能部件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伺服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速连续式装盒机下 料,进而可对物料进行高速包装伺服下料装置以及包装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伺服下料装置,包括伺服驱动系统1、料库3、推手机构2以及托料结构4,其中 伺服驱动系统1用于驱动、控制推手机构2 ; 料库3用于放置物料5并将物料5输出; 推手机构2用于将料库3输出的物料5推入托料结构4内; 物料5可从托料结构4传输至装盒机的输送链6内。 图1中的箭头表示物料的运动方向,通过伺服驱动系统1可控制该伺服下料装置 内的推手机构2将物料5推入托料结构4内,然后物料5可从托料结构4传输至装盒机的 输送链6内。物料5滑动或滚动至装盒机的输送链6以后,便可进行装盒、包装。由于可通 过伺服驱动系统1来控制推手机构2,当采用该伺服下料装置为高速连续式的装盒机下料 时,可通过伺服驱动系统1来调高推手机构2的运行速度,进行加快下料进程,对物料5进 行高速包装,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应用于为高速连续式装盒机下料,进而也无法进行 高速包装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中物料5可经过托料结构4后再由输送链立板带入至装盒机的输送链6 内。 料库3可将物料5逐个输出。料库3将物料5 —个一个输出,便于推手机构2将 每个物料5准确推动至托料结构4内。 推手机构2包括电机、推动平台26以及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杆21、第二传动 杆22、推手杆25,其中 第一传动杆21的一端与电机主轴20固连,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22活动连接;推 动平台26与料库3的物料5输出口位置相对,推手杆25位于推动平台26上且可沿推动平 台26滑动。 电机启动之后,电机主轴20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传动杆21转动,第一传动杆21转动会通过第二传动杆22带动推手杆25在水平方向平动。 活动连接为铰接或枢接。铰接或枢接的活动连接方式比较可靠、简单。 推动平台26上还设有与推动平台26垂直的导向块23,导向块23上开设有与推动平台26平行的导向槽24,推手杆25嵌于导向槽24内且可于导向槽24内滑动。导向槽24可以避免推手杆25脱出,并使得推手杆25的推动方向更为准确。 料库3的物料5输入口还设有联机加速装置7。联机加速装置7前可放置输送机, 以便与前工序设备配置成生产线使用。 托料结构4为与推动平台26连为一体的托料台,托料台上开设有倾斜坡面40,倾 斜坡面40可使物料5在向前运动的同时向下滑落至装盒机的输送链6的相对位置内。 物料5为枕型袋或装有多支西林瓶、安瓿瓶或口服液瓶的塑托。当然,本实施例中 物料5也可以为装有其他药瓶的塑托。塑托通常为塑胶材料制成,当然,塑托也可以用形状 类似塑托的其他可容纳药瓶的容器所替代。 物料5通过自重力从料库3的物料5输出口输出。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利用物料5 自重力,而且实现结构比较简单。 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包装设备,包括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伺服下料装置以及装盒机,如图l所示的装盒机的输送链6位于伺服下料装置的下方。装盒机的输送链是连续运行的,伺服下料装置安装于其上方,装盒机的输送链有多个工位,每个工位运行到伺服下料装置下方的某一相对位置时,伺服下料装置就工作一次。 由于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伺服下料装置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一种伺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驱动系统、料库、推手机构以及托料结构,其中所述伺服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控制所述推手机构;所述料库用于放置物料并将物料输出;所述推手机构用于将所述料库输出的物料推入所述托料结构内;所述物料可从所述托料结构传输至装盒机的输送链内;所述推手机构包括电机、推动平台以及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推手杆,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电机主轴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料库的物料输出口位置相对,所述推手杆位于所述推动平台上且可沿所述推动平台滑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为铰接或枢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平台上还设有与所述 推动平台垂直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推动平台平行的导向槽,所述推手杆 嵌于所述导向槽内且可于所述导向槽内滑动。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库的物料输入口还设有 联机加速装置。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结构为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驱动系统、料库、推手机构以及托料结构,其中:所述伺服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控制所述推手机构;所述料库用于放置物料并将物料输出;所述推手机构用于将所述料库输出的物料推入所述托料结构内;所述物料可从所述托料结构传输至装盒机的输送链内;所述推手机构包括电机、推动平台以及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推手杆,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电机主轴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推动平台与所述料库的物料输出口位置相对,所述推手杆位于所述推动平台上且可沿所述推动平台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志刚,周运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双鹤制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