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912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绷紧肌肉松弛、保暖与心情放松之用的发热片,发热片包括壳体、发热丝、控制开关、控制电路,发热丝设置在壳体内,电源线通过控制开关连接在控制电路上,控制开关控制控制电路工作,控制电路驱动发热丝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小巧,填补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小型直热型电取暖设备的空白,可用来使绷紧肌肉松弛、保暖与心情放松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四档开关,可实现关闭、低温加热、中温加热、高温加热等功能,使用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还增设有定时器,可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设定的时间后自动关闭,防止因过热而引发火灾等,消除了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发热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绷紧肌肉松弛、保暖与心情放松之用的发热片
技术介绍
电发热装置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电热毯、暖手宝之类的电热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但是,至今仍未见有专门的用于绷紧肌肉松弛、保暖与心情放松的小型加热产品,虽然暖手宝可用于局部取暖,但是,由于其是蓄热型产品,会越用越凉,使用不便。而且,目前直热型电热产品(如电热毯)都是通电加热、断电停止加热,缺少自动控制性。很多时候,电热毯都是因为过分使用而引发火灾,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没有小型直热型取暖装置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发热片,其在内套上固定安装有蛇形电热丝,内套外侧套装有棉布的外套,控制电路驱动电热丝发热,控制开关控制控制电路工作。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装置不能自动控制,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发热片,控制电路中设有定时单元,定时单元输出端连接在档位控制单元上,控制控制电路工作。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热片,发热片包括壳体、发热丝、控制开关、控制电路,发热丝设置在壳体内,电源线通过控制开关连接在控制电路上,控制开关控制控制电路工作,控制电路驱动发热丝工作。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壳体包括设置于内侧的内套和包裹在内套外侧的棉布外套,发热丝呈蛇形安装在内套内。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开关单元和档位控制单元,开关单元与发热丝串联形成加热回路,开关单元控制发热丝工作,档位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连接,档位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开关单元的通断。 所述的控制开关采用四档位双刀开关,控制开关一路串接在供电导线上,另一路与档位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档位控制单元中在外接火线和地之间连接有稳压单元,稳压单元输出端为正电源,外接火线上串接电阻R5,档位控制开关第一引脚通过电阻R10与正电源连接,档位控制开关第二引脚通过电阻1R2接地,档位控制开关第三引脚连接在电阻R9和电阻R13的公共端,电阻R9和电阻R13串联连接,电阻R9与电阻R5连接,电阻R13接地,档位控制开关第四引脚通过电子1R3接地,正电源和地之间串联连接有电阻R6和电阻R14,电阻R6和电阻R14的公共端连接在放大器U1A的同向输入端上,电阻R5和电阻R9的公共端通过限流电阻R8连接在放大器U1A的反向输入端上,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连接在放大器U1D的同向输入端上,电阻R5和电阻R9的公共端连接在放大器U1D的反向输入端上,放大器U1D的输出端连接在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上。 所述的稳压单元采用稳压二极管。 所述的控制电路中包括计时控制单元,计时控制单元输出端与放大器U1D的反向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正电源与计时控制单元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发光二极管。 所述的电源线中的零线上串接有保险管F1。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小巧,填补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小型直热型电取暖设备的空白,可用来使绷紧肌肉松弛、保暖与心情放松等。本技术通过四档开关,可实现关闭、低温加热、中温加热、高温加热等功能,使用方便,同时,本技术内还增设有定时器,可使本技术在工作设定的时间后自动关闭,防止因过热而引发火灾等,消除了安全隐患。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技术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套,2-内套,3-发热板,4-发热丝,5-电源线,6-控制开关,7_控制开关上壳,8-控制开关下壳,9-开关推擎,10-PCB板,11-插头。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本技术在结构上包括内套、外套、控制开关和电源线。请参看附图2和附图3,本实施例中,发热丝4呈蛇形来回盘绕在发热板3上,发热板3上下各设置一个内套2,本实施例中,内套2采用PVC材料制成,内套2外侧套装有外套l,外套1采用棉布制成,外套1侧面安装有拉链,便于将外套1取下拆洗和安装。本技术采用220V交流市电进行供电,其通过插头11插接在外部电源插线孔上即可,插头1上连接有电源线5,通过电源线5给发热丝4供电,电源线5上连接有控制开关6,通过控制开关6可控制发热丝4的工作。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6包括相互配合的控制开关上壳7和控制开关下壳8,PCB板10固定安装在控制开关6内部,控制开关上壳7上安装有开关推擎9,通过推动开关推擎9可实现高低档调节和开关。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设置在PCB板IO上,通过控制电路驱动控制发热丝4工作。 请参看附图l,本技术的控制电路如图l所示。本技术采用交流220V市电进行供电,本实施例中,交流市电输入后,分成两路, 一路作为供电回路,对加热丝4及控制电路中的元件进行供电;另一路为控制回路,提供基准电压,对发热丝的控制及档位进行控制。供电回路中,电源火线与电热丝4一端连接,电源零线与电热丝4另一端连接,同时,电热丝4与电源零线连接一端与地之间串联有晶闸管TR1 ,晶闸管TR1的控制端与控制回路连接。电热丝4上连接有二极管,二极管正极连接在电源火线一侧,负极连接在电源零线一侧。本技术中的控制开关6采用四档位双刀开关,开关分为两路, 一路用于调节档位的开关WS1A,另一路用于控制实现电源接通的开关WS1B,本实施例中,电源零线上串联有控制开关6中的开关WS1B,还串联连接有保险管F1,以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 电源火线与地之间串联有稳压二极管ZD1,本实施例中稳压二极管ZD1采用12V稳压二极管,提供+12V电压,给本技术中的低压元件供电,本技术中将+12V电源定义为正电源。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控制开关,来改变电热丝4工作电源的占空比,从而实现发热的不同。本实施例中,开关WS1A的0管脚接地,开关WS1A的1管脚通过电源RIO与正电源连接,开关WS1A的2管脚通过电阻1R2接地,本实施例中,电阻1R2阻值为IIK,开关WS1A的4管脚通过电阻1R3接地,本实施例中,电阻1R3阻值为4. 3K,开关WS1A的3管脚连接在电阻R9和电阻R13的公共端上。电阻R9和电阻R13串联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源火线连接,本实施例中,电阻R5阻值为470K,电阻R9阻值为IIK,电阻R13阻值为4. 3K。正电源与地之间串联连接有电阻R6和电阻R14,本实施例中,电阻R6阻值100K,电阻R14阻值IOK。电阻R5和电阻R9的公共端通过限流电阻R8与放大器U1A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6和电阻R14的公共端通过限流电阻R15与放大器U1A的同向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1A的输出端与放大器U1D的同向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1D的反向输入端与电阻R5和电阻R9的公共端连接,放大器U1D的输出端与晶闸管TR1的控制端连接。当电源接通时,上弦波上升沿时,放大器U1A同向输入端电压大于反向输入端电压,放大器U1A输出高电平至放大器U1D的同向输入端,同时放大器U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片,其特征是:所述的发热片包括壳体、发热丝、控制开关、控制电路,发热丝设置在壳体内,电源线通过控制开关连接在控制电路上,控制开关控制控制电路工作,控制电路驱动发热丝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要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光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