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8471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机壳,是由上、下壳体对盖组成,其内部配置一组交错并列的滚刀,滚刀旁边设一马达、齿轮组,所述滚刀由所述马达及齿轮组驱动;组成的机壳中间设有碎纸通道,在两侧设有一体成型连设于机壳的排纸梳,所述两侧排纸梳是等间隔交错互对配置,又其中间位置的一只排纸梳上开设有剖沟或缺口,以配置一活动触碰杆从中穿出,在另端对置一触碰开关,以启动碎纸动作。由此,利用一体成型的排纸梳,使活动触碰杆配置更为方便,可有效精简零件、减化制程、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又可执行正常进纸及排纸功能,避免卷纸堆积,以利碎纸作业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尤指机壳上设有相连一体成型的排纸梳,且在排纸梳中间开设有剖沟或缺口 ,方便活动触碰杆对组结合。
技术介绍
现今的碎纸机,是有直条式、碎段式,其大部分主要包括,一机壳,是由上、下壳体 对盖组成,其内部配置一组交错并列的滚刀,滚刀旁边设一马达、齿轮组驱动;组成的机壳 上方具进纸口 ,下方具出纸口 ,中间设有碎纸通道,在碎纸通道中配置一活动触碰杆,另端 对置一触碰开关,使纸张置入时,可受动感知启动马达,令滚刀进行碎纸作业。 为了使碎纸作业能顺利进行,不致在滚刀间隔中产生巻纸堆积,在其通道两侧,一 般均会另外加锁两片梳状的排纸板,以供滚刀避让穿出,但这种设计,不但会增加零件,组 装也较费时,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其主要缺点;除此,还有一些相关的排纸设计,其结构 规划亦非完善,实有更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 构,其在机壳上设有相连一体成型的排纸梳,且在排纸梳中间开设有剖沟或缺口 ,方便活动 触碰杆对组结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主要包 括一机壳,是由上、下壳体对盖组成,其内部配置一组交错并列的滚刀,滚刀旁边设一马 达、齿轮组驱动; 组成的机壳上方具进纸口,下方具出纸口,中间设有碎纸通道,在所述碎纸通道两侧设有一体成型连设于机壳的排纸梳,所述两侧排纸梳是等间隔交错互对配置,供滚刀避让穿出,又所述碎纸通道一侧排纸梳中间位置的一只排纸梳上开设有剖沟或缺口,以配置一活动触碰杆从中穿出,在该活动触碰杆的另端对置一触碰开关,以启动碎纸动作。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排纸梳是一体成型设于所述下壳体,在所述出纸口的内缘由下向上延伸,在所述上壳体相对位置设有两沟槽,以供所述排纸梳末端对组。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排纸梳是一体成型设于所述上壳体,在所述进纸口的内缘由上向下延伸。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开设有剖沟的排纸梳的侧上设有补强加厚的边料。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触碰杆是呈弯弧状。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剖沟呈开放式。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剖沟呈镂框式。 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剖沟位于所述排纸梳边上直接设成一缺口 。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一体成型的排纸梳,使活动触碰杆配置更为方便,可有效精简零件、减化制程、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又可执行正常进纸及排纸功能,避免巻纸堆积,以利碎纸作业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 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平面图。 图4是本技术排纸梳与活动触碰杆组合配置图。 图5是本技术排纸梳设于下壳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排纸梳设成镂框式剖沟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技术排纸梳上设有缺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技术排纸梳设于上壳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l-机壳;ll-上壳体;lll-进纸口 ; 112_沟槽;12_下壳体;121_出 纸口 ;13-碎纸通道;14-排纸梳;141-剖沟;142-缺口 ;15-活动触碰杆;16-触碰开关; 2_滚刀;3_马达;31-齿轮组;4_纸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机壳1, 是由上壳体11、下壳体12对盖组成,其内部配置一组交错并列的滚刀2,滚刀2旁边设一马 达3、齿轮组31,并由所述马达3、齿轮组31驱动所述滚刀; 如图3 图5所示,组成的机壳1,上方具进纸口 lll,下方具出纸口 121,中间设有 碎纸通道13,在两侧设有一体成型连设于机壳1的排纸梳14,所述两侧排纸梳14是等间隔 交错互对配置,供滚刀2避让穿出,又其中间位置的一只排纸梳14上开设有一剖沟141,所 述排纸梳14的侧上可设有加厚的边料以增加补强,而其剖沟141内供配置一弯弧状的活动 触碰杆15从中穿出,在另端配置一触碰开关16,以启动碎纸动作。其中图所示的剖沟141 虽设为开放式,但也可将剖沟141设成镂框式(如图7),甚至也可直接设于边上形成一缺口 142 (如图8)。 实施时,如图2 图6所示,所述两排纸梳14可是一体成型设于下壳体12,在出纸 口 121的内缘由下向上延伸,在上壳体11相对位置设有两沟槽112,以供排纸梳14末端对 组没入。或如图9所示,将排纸梳14,一体成型设于上壳体11,在进纸口 lll的内缘由上向 下延伸,两种设计均能达到相同排纸目的。 由此,如图2 图8所示,利用一体成型的排纸梳14中间直接开设有剖沟141或 缺口 142,使活动触碰杆15配置更为方便,不但可有效精简零件、减化制程、降低生产成本, 应用时如图2、图6所示,当纸张4由进纸口 111进入碎纸通道13时,即会接触到活动触碰 杆15,使其受力位移另端顶到触碰开关16,进而启动马达3使滚刀2执行进纸及碎纸动作, 其中因为在碎纸通道13两侧设有一体成型连设于机壳1的排纸梳14,故碎纸时可执行正常 排纸功能,避免巻纸堆积,而能有利碎纸作业顺利进行。 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 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机壳,是由上、下壳体对盖组成,其内部配置一组交错并列的滚刀,所述滚刀旁边设一马达、齿轮组,所述滚刀由所述马达及所述齿轮组驱动;所述机壳上方具有进纸口,下方具有出纸口,中间设有碎纸通道,在所述碎纸通道两侧设有一体成型连设于所述机壳的排纸梳,所述两侧排纸梳是等间隔交错互对配置,供所述滚刀避让穿出,又所述碎纸通道一侧排纸梳中间位置的一只排纸梳上开设有剖沟,以配置一活动触碰杆从中穿出,在该活动触碰杆的另端对置一触碰开关,以启动碎纸动作。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纸梳是 一体成型设于所述下壳体,在所述出纸口的内缘由下向上延伸,在所述上壳体相对位置设 有两沟槽,以供所述排纸梳末端对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排纸梳是 一体成型设于所述上壳体,在所述进纸口的内缘由上向下延伸。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开设有剖沟的 排纸梳的侧上设有补强加厚的边料。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触碰杆 是呈弯弧状。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沟呈开放式。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沟呈镂框式。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沟位于所 述排纸梳边上直接设成一缺口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机壳,是由上、下壳体对盖组成,其内部配置一组交错并列的滚刀,滚刀旁边设一马达、齿轮组,所述滚刀由所述马达及齿轮组驱动;组成的机壳中间设有碎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碎纸机进纸及排纸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机壳,是由上、下壳体对盖组成,其内部配置一组交错并列的滚刀,所述滚刀旁边设一马达、齿轮组,所述滚刀由所述马达及所述齿轮组驱动;所述机壳上方具有进纸口,下方具有出纸口,中间设有碎纸通道,在所述碎纸通道两侧设有一体成型连设于所述机壳的排纸梳,所述两侧排纸梳是等间隔交错互对配置,供所述滚刀避让穿出,又所述碎纸通道一侧排纸梳中间位置的一只排纸梳上开设有剖沟,以配置一活动触碰杆从中穿出,在该活动触碰杆的另端对置一触碰开关,以启动碎纸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宣玉
申请(专利权)人:麦嘉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