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昌义专利>正文

附着升降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542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附着升降脚手架,它由架体结构和升降控制系统组成,架体结构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桁架、附着支承结构和防坠防倾装置、托盘、架体构架等组成;竖向主框架和托盘的数量对应,托盘上端与竖向主框架下端固定连接,在每一个竖向主框架上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附着支承结构。所述水平桁架搁置在托盘上,水平桁架的主玄杆通过抱箍固定在托盘上。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水平桁架在托盘上的位置可任意调节;2、实现了架体与建筑物外墙面连接距离的无级调节;3、具有防坠落功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具体指附着升降脚手架。本附着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物表面之间的距离能实现无极调节,在升降工况时本附着升降脚手架能够实现 双向全自动防坠落,水平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搁置式连接方式能满足两竖向主框架间的距 离可任意设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附着升降脚手架已得到广泛的使用。 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架体结构、升降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架体结构一般由竖向 主框架、水平梁架、防坠防倾装置和架体构架等组成;升降控制系统主要由升降机构、电气 同步控制系统组成。 附着升降脚手架是以附着支承结构固定在建筑物外墙上,架体以附着支承结构为 支承,通过升降机构实现架体的升降,上升时为建筑主体施工提供防护,下降时为装饰施工 操作平台。 架体的防坠装置通常因施工环境复杂,如水、砂粒、混凝土影B向,以及结构功能上 本身的设计缺陷,往往不能有效的起到架体的防坠作用,而架体的防坠的可靠性,决定该架 体在上下运行时是否安全。 现在常用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的防坠装置从原理上主要划分有两种摩擦式和单向 棘轮棘爪式,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不能很好适应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 防坠距离的规定和可靠性达不到国家的强制标准,不易实现多点同时防坠防倾,且防坠激 发装置结构复杂,在架体下降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过程繁琐容易出错,激发装置暴露 在外,易受工作环境影响导致失效,机构有效性较差,是引发架体坠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主要原因。 同时在现有技术中,附着支承结构一般采取尺寸固定,其长短决定了架体与墙体 的安装距离,而规范对墙体与架体之间的离墙距离有明确的规定,建筑物的外表面形状往 往又是多样性的,这对于固定尺寸的附着支承来讲是难以满足施工需求,比如当建筑物有 雨蓬板、构造梁柱凸凹时,一般采用垫铁或自制加高件与建筑物墙体连接。这种结构不但安 装繁琐成本高,距离控制精度难以掌握,产生较大的安装应力和倾覆力矩,也不能保证架体 竖向主框架的垂直度,尤其是在架体升降过程中易导致竖向主框架中的导轨部分变形,使 提升力增加,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桁架在托盘上 位置可任意调节,架体与建筑物表面之间的距离能实现无极调节,和防坠装置启动操作简 单、可靠且适宜各种复杂工况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由架体结构和升降控制系4统组成,架体结构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桁架、附着支承结构和防坠防倾装置、托盘、架体构架 等组成;竖向主框架和托盘的数量对应,托盘上端与竖向主框架下端固定连接,在每一个竖 向主框架上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附着支承结构;水平桁架搁置在托盘上,水平桁架的主 玄杆通过抱箍固定在托盘上。 每一个附着支承结构由导向座和附着支承组成,两部分上均分别设有连接板,通 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附着支承包括内筒和外筒,外筒活套于内筒上;在内筒内固定有调节螺母,在外筒 内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调节螺杆上设有使调节螺杆转动的驱动 机构。驱动机构由位于外筒内且相互啮合的主动伞齿轮和从动伞齿轮构成,从动伞齿轮安 装在调节螺杆上,主动伞齿轮通过齿套从外筒中穿出。 导向座包括导向座本体、提升拉杆和防坠装置。防坠装置包含防坠块、滑筒和复位 拉簧,防坠块通过支承销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导向座本体上,防坠块上设有滑销,滑筒外壁上 设有拨叉,滑销位于拨叉槽口内可在拨叉槽口内移动;复位拉簧一端与导向座本体连接,另 一端挂接在滑筒上,滑筒与提升拉杆构成移动副连接,在复位拉簧预拉力的作用下,防坠块 支承在导向座本体上的防坠支承板上。 提升拉杆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横向的限位支承板和竖向的拉杆,限位支承板位于导向座本体内,在导向座本体上设有与限位支承板对应用来控制拉杆上行程的面板和下行程的支承板;提升拉杆两端从导向座本体上下方向穿出,在同一个竖向主框架上,下一个附着支承结构拉杆上端与上一个附着支承结构拉杆下端通过索具首尾相接;在拉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复位压簧上下端分别与限位支承板和导向座本体内的压簧底板接触。 在滑筒内设有支承垫板和位于支承垫板下方的挂销,在限位支承板上设有导向筒,导向筒上设有导向槽,滑筒活套于导向筒内,拨叉通过导向槽从导向筒中穿出;滑筒内设有缓冲压簧,缓冲压簧上下端分别与限位支承板和支承垫板接触,复位拉簧穿过限位支承板和支承垫板挂接在挂销上。 在导向座本体内设有导管,限位支承板和缓冲压簧活套在导管上,导向筒与导管 同心。 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水平桁架搁置在托盘上,水平桁架在托盘上的位置可任意调节,因此本附 着升降脚手架使用方便、灵活,能适应建筑物的多样性; 2、根据需要可分别调节每个附着支承与建筑物外墙面的连接距离,因此从整体上实现了本附着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物外墙面连接距离的无级调节,减小了竖向主框架导轨的安装应力和倾覆力矩,使附着升降脚手架更加安全,满足复杂建筑工况的需求; 3、本附着升降脚手架具全自动双向防坠落功能 1)上升工况时,采用单向棘爪原理,架体始终处于防坠状态; 2)下降工况时,当发生失载时,提升系统失力,所有弹簧复位,弹簧复位的同时拉动滑筒及防坠块复位,防坠块前端阻止导轨的防坠管通过,实现架体的防坠。 本技术通过对升降时荷载的利用,实现了架体全自动双向防坠,防坠落结构设计简单,安装操作方便,防坠距离短。由于所有弹簧都置于导向座本体内,缓冲弹簧与防坠块复位拉簧设置有套筒保护,不受工作环境影响,确保机构工作可靠。 采用螺旋无极调节原理制作的附着支承,满足了因凹凸不平等产生的复杂建筑结 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操作简便,封闭式的设计避免了施工现场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附着升降脚手架侧面示意图; 图2_本技术附着升降脚手架局部示意图; 图3-本技术导向座结构图; 图4-导向座滑筒示意图; 图5-导向座提升拉杆示意图; 图6-导向座本体结构示意图。图7_本技术附着支承结构示意图; 图8_本技术附着支承结构附着支承示意图; 其中1-建筑物结构;2_竖向主框架导轨;3_附着支承结构;4_导向座本体; 5_提升拉杆;6_复位拉簧;7_弹簧挂销;8_导管;9-防坠管;10-防坠块;11-支承销轴; 12-滑销;13-托盘工字钢梁;14-缓冲压簧;15-复位压簧;16-挂销;17_支承垫板;18-拨 叉;19-滑筒;20-导向筒;21-限位支承板;22_拉杆;23_吊耳;24_支承板;25_压簧底板; 26-防坠支承板;27-面板;28-竖向主框架;29-水平桁架;30-托盘;31-抱箍;32-索具; 33-导向座;34-附着支承;35-连接板;36-内筒;37-外筒;38-调节螺母;39-调节螺杆; 40-底套;41-主动伞齿轮;42-从动伞齿轮;43-齿套;44-加强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l和图2,本技术附着升降脚手架,它由架体结构和升降控制系统组 成,架体结构由竖向主框架28、水平桁架29、托盘30、架体构架和附着支承结构3组成;竖 向主框架28和托盘30的数量对应,托盘上端与竖向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附着升降脚手架,它由架体结构和升降控制系统组成,架体结构由竖向主框架(28)、水平桁架(29)、托盘(30)、架体构架和附着支承结构(3)组成;竖向主框架(28)和托盘(30)的数量对应,托盘上端与竖向主框架下端固定连接,在每一个竖向主框架(28)上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附着支承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桁架(29)搁置在托盘(30)上,水平桁架的主玄杆通过抱箍(31)固定在托盘(3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昌义
申请(专利权)人:贺昌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