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储存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5522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储存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在无储存设备的计算机装置上面进行周边装置的测试。测试系统中包括:伺服端与客户端。伺服端具有多笔可扩展固件界面测试文件;客户端另包括:网络通信模块、处理单元与记忆体。网络通信模块跟伺服端建立相关的网络通信;处理单元电性连接于网络通信模块;当客户端于启动时,处理单元向伺服端发出测试要求;伺服端调用可扩展固件界面测试文件传送给客户端;处理单元将记忆体中划分虚拟磁盘,将可扩展固件界面测试文件存放在虚拟磁盘中,运行可扩展固件界面测试文件对客户端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计算机装置的测试系统其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储存设备的 计算机装置的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装置的计算能力也随之提高。为能保证计算机 装置的品质,因此厂商于计算机装置出厂前均会进行相关的周边装置的测试。一般来说,对于计算机装置的测试分为两部分半成品测试阶段与完成品测试阶 段。半成品测试阶段主要的目的是对主机板制作完成后,将主机板放置在测试机台上对其 基本功能进行测试。这时插接在主机板上的功能组件中央处理单元、记忆体、硬盘等设备都是需要被 测试的周边装置。也就是说对于每次在同一测试机台上测试的主机板,它们所插接的中央 处理单元、记忆体、硬盘等设备都是相同的,这样可以依据相同周边装置对每一个主机板进 行测试,借以降低周边装置对主机板测试结果的影响。当完成半成品测试后,可以确定主机板是可正常工作。接下来,就开始进行完成品 测试阶段。这时需要针对不同的伺服端出货机型对系统整体进行功能性测试,包括中央处 理单元、记忆体、主机板、主机板集成芯片子设备、显示卡、硬盘、网络卡等等功能设备。但 对于不同的伺服端出货机型,在完成品测试阶段的测试顺序和测试设备都不尽相同,如有 的机型需要先测试主机板再测试中央处理单元,有的机型在出货时可能插接了多颗硬盘, 而有的机型出货时可能不插接硬盘。所以完成品测试阶段的复杂度是远大于半成品测试阶 段。而且为能在完成品测试阶段中对上述周边装置进行测试,因此需要通过操作系统 的支持,方可对该些周边装置进行测试的动作。目前对伺服端系统硬件的常用测试平台不 外乎下列3种D0S、Windows, Linux,这3个平台作为硬件测试环境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 存在明显的缺点。第一种D0S启动速度快、硬设备访问速度快,但对周边装置的支持度差。 第2种Windows的优点使用非常广泛、硬件厂商支持最多、驱动丰富,但是其缺点是启动 速度缓慢。第3种=Linux的优点是开放的架构使得测试项目可自行定义、没有严格的硬件 访问权限控制利于硬件测试,但是其缺点是启动速度缓慢,而且许多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上的软件环境必然影响硬件的访问速度。另外系统驱动程序和后台服务过多造成系统运行 缓慢,硬件驱动有限造成某些硬设备无法测试,版本过多不利于测试平台的统一。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以快速启动并且能广泛支持周边装置的测试系统是计算机 装置的生产厂商所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储存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的测 试系统,用以测试在无储存设备的计算机装置上测试其周边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无储存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的测试系统包括 伺服端与客户端。伺服端具有多笔可扩展固件界面测试文件(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测试文件,以下简称EFI测试文件);客户端另包括网络通信模块、处理单元与 记忆体;网络通信模块用以与伺服端建立相关的网络通信;处理单元电性连接于网络通信 模块;当客户端启动时,处理单元会向伺服端发出测试要求,伺服端调用相应的EFI测试文 件并传送给客户端,处理单元将记忆体中划分出虚拟磁盘,并将EFI测试文件存放在虚拟 磁盘中,并运行EFI测试文件用以对客户端进行测试。本专利技术另外提出一种无储存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的测试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客 户端于启始时连结至伺服端,并向伺服端取得EFI测试文件;根据EFI测试文件在客户端中 初始化虚拟磁盘,将客户端的多个周边装置相应的驱动程序储存于虚拟磁盘中;对客户端 的周边装置进行测试程序,并将每一周边装置的测试结果记录在记忆体区段中。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对无储存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的测试系统及其方法,其系通过 EFI测试文件来实现计算机装置的周边测试环境。因此,不需另外依靠其它操作系统及其应 用程序来进行计算机装置的周边测试,进而提高整体的测试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IA为本专利技术的架构示意图;图IB为本专利技术的EFI架构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的运作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运作架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10伺服端111EFI测试文件120客户端121网络通信模块122处理单元123记忆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请参考图IA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架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是应用在无储存设备的计算 机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包括伺服端Iio与客户端120。伺服端110具有多笔EFI测试文件 111。可扩展固件界面(Extensible Firmware hterface)是一种用于取代基本输入/输 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的硬件平台引导系统,但它比基本输入/输出 系统更高阶,更具有操作系统的特性。请配合图IB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EFI架构示意图。在 图IB最上方是为操作系统加载器(OS Loader)。EFI用以沟通操作系统与各项底层的硬件 的运作。由于EFI可加载用户自定义的编程,因此亦可以支持客户端编写的各项硬件驱动 程序。本专利技术在EFI中另外加入对应每一种机型的计算机装置的测试程序,将其组合定义EFI测试文件111。因此,可以通过EFI所提供的界面从各项操作系统所支持的硬件的驱动 程序转而支持EFI。在本专利技术中客户端120另包括网络通信模块121、处理单元122与记忆体123。网 络通信模块121用以向伺服端110建立相关的网络通信。在本专利技术中网络通信模块121可 以利用预启始执行环境模块(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PXE)实现。当客户端120 启始时,处理单元122会通过网络通信模块121向伺服端110建立联机,并向伺服端110调 用相应机型的EFI测试文件111。客户端120将取得的EFI测试文件111加载并开始运行。 请参考图2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的运作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0 客户端于启始时连结至伺服端,并向伺服端取得EFI测试文件;步骤S220 根据EFI测试文件在客户端中初始化虚拟磁盘,将客户端的多个周边 装置相应的驱动程序储存于虚拟磁盘中;以及步骤S230 对客户端的周边装置进行测试程序,并将每一周边装置的测试结果记 录在记忆体区段中。客户端120会在刚启始时就通过网络通信模块121向伺服端110提交相应机型的 EFI测试文件111的要求。在本专利技术中是通过预开机执行环境模块在客户端120初始时用 以对伺服端110进行通信。伺服端110用以接收预开机执行环境模块的要求,并调用相应 机型的EFI测试文件111回传至客户端120。客户端120在完成接收EFI测试文件111后, 客户端120会在记忆体123中划分一个区块出来,并将这一个区块设定为虚拟磁盘(对应 步骤S220)。换言之,客户端120再取得EFI测试文件111后,客户端120可以根据EFI测 试文件111中所载的虚拟磁盘的设置参数进行设定。举例来说,计算预分配的虚拟磁盘驱 动器容量大小,然后从记忆体123内分配存储空间,并构造虚拟磁盘驱动器设备属性信息, 包括设备类型、设备状态、扇区大小以及支持的读写操作函数,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储存设备的计算机装置的测试系统,用以测试计算机装置的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试系统包括:一伺服端,其具有多笔EFI测试文件,该EFI测试文件包括至少一硬件驱动程序与一测试程序;以及一客户端,通过因特网连结该伺服端,该客户端另包括:一网络通信模块,用以与该伺服端建立相关的网络通信;一处理单元,其电性连接于该网络通信模块;以及一记忆体,当该客户端于启动时,该处理单元向该伺服端发出一测试要求,该伺服端调用相应的该EFI测试文件并传送给该客户端,该处理单元将该记忆体中划分出一虚拟磁盘,并将该EFI测试文件存放在该虚拟磁盘中,并运行该EFI测试文件用以对该客户端进行测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陈玄同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