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退片升降装置的吸入式光盘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5396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退片升降装置的吸入式光盘机,由一传动单元供给动力滑动一滑动件,滑动件设有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机芯凸设的滑柱嵌入第一导槽,与滑动件连动;退片升降装置将柱体直立于机壳,外套设套筒,套筒凸设一导销,嵌入第二导槽与滑动件连动升降,以顶离夹钳的光盘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入式光盘机,尤其是涉及吸入式光盘机中,用以将光盘片顶离 主轴马达上夹钳装置的退片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资讯及消费电子的快速发展,光盘机产品开发走向轻薄短小的流行驱势。光 盘机的厚度越小越来,虽利于随身携带,同时造成光盘机内部的空间急遽缩小,升高内部零 组件配置的困难度。如图1所示,其为
技术介绍
吸入式光盘机10。当吸入式光盘机10进片时,一端枢 设在吸入式光盘机10的机芯11转动上升,让位于机芯11另一端上的夹钳装置12钳住,由 主轴马达13转动光盘片14。退片时,机芯11转动下降,固定在机壳15的退片杆16,穿过 设在机芯11且靠近主轴马达13周缘的通孔17,顶推光盘片13内圈的非数据区18,使光盘 片13脱离夹钳装置12,以便引导退出吸入式光盘机10。然而,光盘片的制造品质参差不齐。光盘片的标准厚度应为1. 2mm,但为了节省成 本,市面上出现厚度较薄的光盘片,或是因为制作工艺不良缘故出现厚薄不均的光盘片,使 得光盘片过薄而变软。吸入式光盘机10在退片时,固定长度的退片杆16,推升的高度不足, 而无法顺利的将光盘片14顶离夹钳装置12,容易造成退片失败。此外,因为退片杆16的高 度固定,在机芯11上升转动光盘片14时,光盘片14需高于突出的退片杆16,以免妨碍光盘 片14转动,因此吸入式光盘机10的厚度受到限制,无法薄化。所以
技术介绍
吸入式光盘机 在退片杆顶离光盘片的结构上,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退片升降装置的吸入式光盘机,通过缩短退片升 降装置的高度,减少机芯上升的高度,以薄化吸入式光盘机的厚度。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退片升降装置的吸入式光盘机,通过抬升退片 升降装置,增加顶推的高度,以加强顶离光盘片的力道。为了达到前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退片升降装置的吸入式光盘机由一传动单 元供给动力滑动一滑动件,滑动件设有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机芯凸设的滑柱嵌入第一导 槽,与滑动件连动;退片升降装置将柱体直立固定于吸入式光盘机,外套设套筒,套筒凸设 一导销,嵌入第二导槽与滑动件连动升降,上升时顶离机芯夹钳的光盘片,下降时缩小退片 升降装置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吸入式光盘机的局部侧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退片升降装置的吸入式光盘机的上视图;图3为图2中退片升降装置的A-A线侧剖视图;3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滑动件待机状态的侧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吸入式光盘机待机状态的侧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滑动件播放状态的侧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吸入式光盘机播放状态的侧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吸入式光盘机顶开光盘片的侧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D光盘片DO非数据区20吸入式光盘机21 机壳22 机芯23传动单元对升降装置25 出入口26枢轴端27主轴马达28夹钳机构29第一滑柱30第二滑柱31传动马达32齿轮组33第一滑动件34第二滑动件35 齿条36 滑销37导引槽38 柱体39 套筒40 导销41第一导槽41a 峰点41b待机端41c播放端42第二导槽42a抬升端42b缩小端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4合附图加以说明如下。请参考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退片升降装置的吸入式光盘机20。吸入式光盘机20包 含机壳21、机芯22、传动单元23及退片升降装置M。其中,机壳21具有一中空内部,前端 设一出入口 25,供光盘片D (请参图5)进出。机芯22设于机壳21内部,一端枢接于机壳21 靠出入口 25的侧边,形成枢轴端沈,且以枢轴端沈为支点上下翻转。机芯22靠吸入式光 盘机中心的另一端设一主轴马达27,主轴马达27上设一夹钳机构观用以固定光盘片。机 芯22靠主轴马达27的端边凸设第一滑柱四与第二滑柱30。传动单元23设于临近机芯22的侧边,提供吸入式光盘机传动动力来源。传动单 元23包含传动马达31、齿轮组32、第一滑动件33及第二滑动件34。传动马达31设于出入 口 25附近,驱动齿轮组32 —端,齿轮组32由数个齿轮组成,另一端啮合于第一滑动件33 的齿条35,带动设于靠近机芯22第一滑柱四侧端边的第一滑动件33,沿着机壳21侧边前 后滑动。第一滑动件33并通过侧边导槽(图未示)连动第一滑柱四。第二滑动件34可滑 动地横向设在机壳21,且靠近机芯22第二滑柱30的后端边,一端设滑销36顺着第一滑动 件33的导引槽37横向移动。退片升降装置M设于机芯22与第二滑动件34之间。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4,图3为图2中A-A线的侧剖视,图4为第二滑动件34的侧 面。图3显示退片升降装置M为一套筒状柱体,包含固定于机壳21的直立柱体38及套设 在柱体38外的套筒39,套筒39可顺着柱体38的引导升降。套筒39侧边凸设一导销40, 嵌入第二滑动件34的侧面。图4所示第二滑动件34在临近第二滑柱30的侧面上,设有上 下起伏的第一导槽41及第二导槽42,第一导槽41呈单峰状起伏,中间为峰点41a,两端分 别为待机端41b及高度较高的播放端41c,供第二滑柱30嵌入,使第二滑柱30顺着第一导 槽38上下移动,以连动机芯22上下翻转。第二导槽42则呈斜背L形,较高的一端为抬升 端42a,较低的一端为缩小端42b,且两端高度与第一导槽41的两端高度相反,供导销40嵌 入,以带动套筒39升降。本专利技术退片升降装置M作动过程,请再同时参考图2、图3、图4及图5,图5为吸 入式光盘机20处于待机状态。图2中吸入式光盘机20的滑销36位于第一滑动件33导引 槽37的前端,让第二滑动件34靠向吸入式光盘机20右侧,使得第二滑柱30位在第一导槽 41左侧的待机端41b,让机芯22下降至待机位置,而导销40位于第二导槽42左侧的最高 抬升端42a,退片装置M的套筒39升高,使吸入式光盘机20处于图5所示的待机状态。当 吸入式光盘机20感测插入光盘片D时,启动传动马达31转动齿轮组32以驱动第一滑动件 33的齿条35,使第一滑动件33向前侧移动进行进片,光盘片经引导至定位后。导引槽37 随着第一滑动件33向前移动,经滑销36连动第二滑动件34向左移动。如图6及图7所示,图6为移向左侧的第二滑动件34,图7为完成进片的吸入式光 盘机20。图6显示向左移动的第二滑动件34,使第二滑柱30越过第一导槽41的峰点41a, 向上抬升机芯22以夹钳装置观夹钳住光盘片D,然后第二滑柱30下降靠向第一导槽41播 放端41c,使机芯22进入播放位置。第二滑动件34向左移动的同时,导销40顺着第二导 槽42移动至缩小端42b,让套筒39下降,以缩小退片升降装置M的高度,提供空间让光盘 片安全转动。因此让机芯22播放位置的高度仅需稍高于待机位置,即可让转动的光盘片D 避开套筒39,以利薄化吸入式光盘机20的厚度。请再参考图2、图4及图8,图8为退片升降装置M顶开光盘片D的状态。吸入式光盘机退片时,图2中传动马达31反向转动,经齿轮组32驱动第一滑动件33的齿条35,使 移至前侧的第一滑动件33向后移动导引槽37,经滑销36连动第二滑动件34向右侧移回 待机位置。图4中机芯22因第二滑柱30顺着第一导槽41滑动登上峰点41a,先抬升机芯 22至最高点,空出退片升降装置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退片升降装置的吸入式光盘机,包含:传动单元,供给动力滑动一滑动件;机芯,与滑动件连动,使机芯上下移动,其上设夹钳装置夹钳光盘片;及退片升降装置,与滑动件连动,使光盘片脱离夹钳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科翰吴仁琛
申请(专利权)人: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