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洗脱支架的喷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53640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洗脱支架的喷涂装置,包括右驱动装置,右旋转接头,圆柱管,右固定装置,雾化装置,左驱动装置,左旋转接头、左固定装置,小圆孔、支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管从右固定装置和左固定装置的中心穿过,圆柱管上面布满小圆孔;所述圆柱管的外径小于支架的内径,且与右固定装置或左固定装置中至少一个的内壁不接触。利用本装置可以解决药物洗脱支架内表面涂到药物涂层的问题,避免支架内表面与喷涂装置中的部件发生粘连,提高药物洗脱支架的合格率,减少血栓的发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管状移植假体的喷涂装置,特别是一种用 于药物洗脱支架的喷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广泛应用,临床病例数的增加、随访时间的延长 以及血管内超声技术的发展,支架内再狭窄(ISR)问题就逐渐暴露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已成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在金属裸支架(BMS)时代,支架内再狭窄的发 生率高达20% 30%,主要原因是支架置入部位的内皮过度增生。药物洗脱支架(DES) 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其通过在支架置入局部释放的药物,达到抑制炎症、抑 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减少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等作用,从而减少支架内狭窄的发 生。DES与BMS相比,最大的改进就在原有的金属裸支架平台上,增加了药物涂 层。目前在裸支架上涂覆药物涂层常用的方式为超声波喷涂,一般支架的内表面都会 涂到药物涂层,但支架内表面一旦喷涂到药液后,会导致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在药 物洗脱支架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新生内膜形成的同时,也会延迟血管内皮损伤修复过 程,增加血栓发生风险,因此需要避免支架的内表面沾到药液,从而减少血栓的发生。CN200610054046.7中公开了 一种药物洗脱性血管内支架喷涂方法及其喷涂装 置,该专利中将支架套在支架柱上,电机带动支架柱做旋转运动,套在支架柱上的支架 随之运动,位于支架上方的喷嘴向待涂支架喷射雾滴药液,形成药物涂层。该专利提供 的方法虽然可以避免支架内表面喷涂到药液,但支架内表面与支架柱表面的接触面积过 大,会促使雾滴药液汇集成大药液滴,富集在二者接触部位,涂层支架干燥时,这些富 集的药液与支架表面的药液一起被固化形成相互连接的涂层,当取下支架时,连接部分 涂层会造成支架外表面涂层产生局部脱落,破坏支架涂层的完整性,降低涂层支架的合 格率。因此,为了使药液直接喷涂至支架外表面,提高支架的合格率,还需要继续探 寻研发更好的药物洗脱支架的喷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洗脱支架的喷涂装置,解决了药物洗脱支 架内表面涂到药物涂层的问题,也避免了支架内表面与喷涂装置中的部件发生粘连,提 高了药物洗脱支架的合格率,减少了血栓的发生。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药物洗脱支架的喷涂装置,包括右驱动装置1,右旋转接头2,圆柱管3, 右固定装置4,左驱动装置10,左旋转接头11、左固定装置12,小圆孔13、支架14、驱 动装置15,喷雾装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驱动装置1与右旋转接头2连接,左驱动装置10与左旋转接头11连接,驱动装置15与圆柱管3连接;右旋转接头2与右固定装 置4通过摩擦连接装置连接,左旋转接头11与左固定装置12通过摩擦连接装置连接;右 固定装置4与支架14右端连接,左固定装置12与支架14左端连接;所述圆柱管3从右 固定装置4和左固定装置12的中心孔17穿过,圆柱管3上面布满小圆孔13;所述圆柱 管3的外径小于支架14的内径,且与右固定装置4或左固定装置12中至少一个的内壁不 接触。上述摩擦连接装置使右固定装置4、左固定装置12分别固定安装在右旋转接头 2、左旋转接头11上,所述固定装置是能将支架末端固定在旋转接头上并能带动支架平 动和圆周运动,且中空的装置,包括楔子或表面具有尖端突出物18的圆管等;所述楔子 的整体剖面图形状可以为锥形、四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上述右固定装置4及左固定装置12与支架14的接触面优选粗糙面,固定装置可 以利用相互摩擦力固定支架14,共同作轴向圆周运动。上述喷雾装置16包括喷嘴5,雾化装置6,高压气输入口 7,固定环8,输液管 9,雾化装置6优选超声雾化装置。当圆柱管3以固定速度作圆周运动的同时向左作单向传送时,不与左固定装置 12接触,避免喷落在圆柱管3上的药液粘到固定装置上,但可以与右固定装置4内壁接触 或不接触;反之,当圆柱管3以固定速度作圆周运动的同时向右作单向传送时,不与右 固定装置4接触,但可以与左固定装置12内壁接触或不接触。在支架喷涂过程中,上述右驱动装置1带动右旋转接头2、左驱动装置10带动左 旋转接头11同步沿着圆柱管3作轴向和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右固定装置4、左固定装置 12、支架14同步作轴向和圆周运动;同时,驱动装置15带动圆柱管3以固定速度作圆周 运动的同时向左或向右作单向传送。利用超声雾化的原理,通过输液装置把定量体积的溶液通过输液管9输送至喷 嘴5,通过超声雾化装置6的超声波将聚合物与药物的混合液雾化至微米级的雾状颗粒, 再利用高压气体作输送介质,直接喷涂至支架上。在支架喷涂过程中,利用圆柱管3阻 隔药液喷落至支架内表面,利用圆柱管3表面布满的小圆孔13避免了支架内表面与喷涂 装置中的部件发生粘连,提高了药物洗脱支架的合格率,减少了血栓的发生。上述“驱动装置”优选电机装置,但不限于该类装置。上述圆柱管3的材料要求不会与配制的药液用的有机溶剂发生反应,可以是不 锈钢、钴铬合金或玻璃等,但不限于这些材料,优选不锈钢材料。上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酮、乙腈、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DMSO 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支架14、右固定装置4、左固定装置12与圆柱管3具有相同的轴心,所述 支架14的内壁与圆柱管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L,L的范围优选0.1mm 0.3mm,所述 L等于支架14的内径(Ra)减去圆柱管3的外径(Rb)。上述圆柱管3上面的小圆孔13错落分布,垂直面圆孔呈不对称分布,更加严格 地避免了药液穿过管的内部落至支架的内表面。上述圆柱管3的外表面、右固定装置4和左固定装置12的内表面优选光滑的圆 形,这样有利于避免两者之间的摩擦。上述圆柱管3上面分布的小圆孔13的直径优选0.05mm 0.1mm。上述喷涂装置中固定支架装置的方向除了平行的外还可以是垂直或倾斜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利用表面布满小圆孔的圆柱管以固定速度作圆周运动的同时 向左或向左做单向传送,可以有效避免圆柱管外表面的药液发生积聚现象,防止发生圆 柱管外表面与支架内表面产生黏连,方便完整取下支架。2、通过使用本技术中的喷涂装置,有效避免了药液在喷涂过程中喷涂到药 物支架的内表面,提高了药物洗脱支架的合格率,减少了血栓的发生。3、本技术中采用旋转喷涂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喷涂死角,而且保证喷涂 的均勻。4、本技术中的喷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5、由于使用本喷涂装置能够提高药物洗脱支架的合格率,因此也避免了涂料的 浪费,节省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喷涂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喷涂装置轴心部分的右视图;图3是实施例二喷涂装置轴心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固定装置为表面具有尖端突出物的圆管的右视图。图中,右驱动装置1,右旋转接头2,圆柱管3,右固定装置4,喷嘴5,雾化装 置6,高压气输入口 7,固定环8,输液管9,左驱动装置10,左旋转接头11、左固定装 置12,小圆孔13、支架14、驱动装置15,喷雾装置16,中心孔17,尖端突出物1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药物洗脱支架的喷涂装置,包括右驱动装置 1,右旋转接头2,圆柱管3,右固定装置4,左驱动装置10,左旋转接头11、左固定装 置12,小圆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物洗脱支架的喷涂装置,包括右驱动装置(1),右旋转接头(2),圆柱管(3),右固定装置(4),喷雾装置(16),左驱动装置(10),左旋转接头(11)、左固定装置(12),小圆孔(13)、支架(14)、驱动装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驱动装置(1)与右旋转接头(2)连接,左驱动装置(10)与左旋转接头(11)连接,驱动装置(15)与圆柱管(3)连接;右旋转接头(2)与右固定装置(4)通过摩擦连接装置连接,左旋转接头(11)与左固定装置(12)通过摩擦连接装置连接;右固定装置(4)与支架(14)右端连接,左固定装置(12)与支架(14)左端连接;所述圆柱管(3)从右固定装置(4)和左固定装置(12)的中心孔(17)穿过,圆柱管(3)上面布满小圆孔(13);所述圆柱管(3)的外径小于支架(14)的内径,且与右固定装置(4)或左固定装置(12)中至少一个的内壁不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桢华宋增艳袁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立泰生物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