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子像素之充电时间相对充足的显示装置 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l Display, IXD)因 为具有体积小以及重量轻的优点,已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 CRT),进而普遍地被社会大众所使用,尤其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及 投影机等电子产品。而由于电子产品皆有朝向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因此业界又开发 出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半数据驱动(HSM)技术,以进一步缩小液晶显示器的体 积。所谓半数据驱动技术乃是一种利用一条信号线将显示数据依序写入邻近两个子像素 (sub-pixel)的设计。图1即绘示依照半数据驱动技术来设计的子像素耦接关系。如图1所示,晶体管 12的栅极电性耦接扫描线( ,且晶体管12的其中一源/漏极电性耦接信号线S0,而另一源 /漏极电性耦接子像素10。晶体管22的栅极耦接扫描线Ga,且晶体管22的其中一源/漏 极电性耦接晶体管12的另一源/漏极,而晶体管22的另一源/漏极电性耦接子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信号线;一第一子像素;一第二子像素;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栅极、一第一源/漏极及一第二源/漏极,且该第一栅极电性耦接该第二扫描线,该第一源/漏极电性耦接该信号线,而该第二源/漏极电性耦接该第一子像素;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二栅极、一第三源/漏极及一第四源/漏极,且该第二栅极电性耦接该第一扫描线,该第三源/漏极电性耦接该第二源/漏极,而该第四源/漏极电性耦接该第二子像素;以及一栅极驱动器,电性耦接该第一扫描线及该第二扫描线,用以依序提供一第一脉冲、一第二脉冲及一第三脉冲至该第一扫描线,以便透过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丞,王士豪,王参群,罗婉瑜,陈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