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5162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高温高压密闭容器上的一种冷却密封装置,它包括连接套、安装在连接套内的密封套、与密封套端面螺栓连接的压盖、设置在密封套上的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以及与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相通的冷却水水腔、设置在密封套上部的高压气进口、与高压气进口连接的高压气通道、与高压气通道相通的环状高压气腔、套装在密封套内的高压气环、置于密封套内表面的密封填料、油环和与油环相通的润滑油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冷却水循环、填料密封、高压气体密封共同作用,有效的阻隔密闭容器内高温高压介质的外窜,既增加了密封性,也提高了冷却效果,对密闭容器内高温高压的介质实现了双重保护。(*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高温高压密闭容器上的一种冷却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密闭容器内高温高压介质的冷却和密封,一般采用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及填 料密封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的结构难免会导致容器内的高温高压介质窜进密封填料,从而 使得密封性能不良,冷却效果不佳,更会使得高温高压介质(如高炉煤气)流窜出容器,产 生安全隐患。现有的一种结构如钟式密封阀中的密封套是将冷却气体通过气环孔,将高压 气体输出起到密封作用,这种结构会导致吹出气体不足以产生整个高压气环,使得密封和 冷却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冷却与密封装置,能够有效起 到高温高压下隔绝的效果,防止密闭容器内的高温高压介质流窜出容器,影响密封效果。 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冷却密封装置,它包括连接套、安装 在连接套内的密封套、与密封套端面螺栓连接的压盖、设置在密封套上的冷却水进口、冷却 水出口、设置在密封套内与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相通的冷却水水腔、设置在密封套上 部的高压气进口、与高压气进口连接的高压气通道、与高压气通道相通的环状高压气腔、套 装在密封套内的高压气环、置于密封套内表面的密封填料、油环和与油环相通的润滑油进 口 ;螺钉将连接套和密封套固定在密闭反应容器壁上;其特征在于高压气环与密封套之 间设有气量调节环;高压气环的尾部剖断面为一弧形喷嘴状。 本技术为了确保对密闭容器内高温高压的介质进行可靠的冷却和密封,除了 采用了冷却水系统循环冷却及填料密封相结合的方式,还在密封套上部增加了高压气密封 系统。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口进入到密封套内的冷却水水腔,水腔充满冷却水后从冷却水出 口流出密封套;高压气体从高压气进口喷射入高压气通道直到高压气腔,高压气腔充满高 压气在密封套内循环一周后,从高压气环及上压盖压紧螺栓之间的缝隙环状喷射出,形成 高压高速密封环,对密闭反应容器内的高温高压介质进行隔绝与密封,避免容器内的高温 高压介质窜进密封填料,同时也达到冷却效果;填料密封在高压气密封后,起到双重密封作 用。 其中,为了确保吹出气体足以产生整个高压气环,增强密封和冷却效果,高压气环 的尾部剖断面被设计为弧形喷嘴状。 其中,高压气的喷射量可以靠增减气量调节环,通过调节高压气环及密封套的环 状缝隙大小来进行调节。 本技术中压盖和密封套可以是整体式,也可以是上下对剖式结构。 本技术通过采用冷却水循环、填料密封、高压气体密封共同作用,能有效的阻隔密闭容器内高温高压介质的外窜,既增加了密封性,也提高了冷却效果,对密闭容器内高3温高压的介质实现了双重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3D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I局部放大图。 图中,1-连接套,2-密封套,3-冷却水进口 , 4-压盖,5-高压气进口 , 6-润滑油进 口 , 7-冷却水出口 、8-压盖压紧螺栓、9_高压气通道,10-高压气腔,11-冷却水水腔,12-密 封填料、13-油环、14-高压气环、15-气量调节环、16-弧状喷射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冷却密封装置,它包括连接套1、密封套2、冷却水进口 3、压盖4、高压 气进口 5、润滑油进口 6、冷却水出口 7、压盖压紧螺栓8、高压气通道9、高压气腔10、冷却水 水腔11、密封填料12、油环13、高压气环14、气量调节环15、弧状喷射口 16。其中,整体式 结构的密封套2安装于连接套1内,螺钉将连接套1和密封套2固定在密闭反应容器壁上; 上下对剖式结构的压盖4通过压盖压紧螺栓8与密封套2连接;冷却水进口 3、冷却水出口 7设置密封套2上,冷却水腔11设置密封套2内;冷却水水腔11分别与冷却水进口 3和冷 却水出口 7相通;高压气进口 5设在密封套2上半部,高压气腔10成环形设置在密封套2 内部,并通过设置在密封套2上半部的高压气通道9与高压气进口 5相通;高压气环14套 装在密封套2内表面,并与高压气腔10接触;密封填料12安装在密封套2内表面、高压气 环14前部;油环13放置在密封填料12中间,并通过通道与润滑油进口 6相通;密封填料 12和油环13通过压盖4压紧;气量调节环15设在高压气环14与密封套2之间;高压气环 14的尾部剖断面为弧状喷射口 16。 工作时,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口 3进入密封套2内的冷却水水腔11 ,待水腔充满后从 冷却水出口 7流出;高压气体从高压气进口 5通过高压气通道9直到高压气腔IO,高压气 充满高压气腔10后在密封套2内循环一周,然后从高压气环14及密封套2之间的缝隙环 状喷射出,形成高压高速密封环,对密闭反应容器内的高温高压介质进行隔绝与密封;润滑 油由润滑油进口 6通过通道进入油环13对密封填料12进行润滑,增加密封性;压盖4将密 封填料12和油环13压紧,在高压气密封后,密封填料12和油环13起到双重密封作用。 其中,高压气的喷射量通过增减气量调节环15,调节高压气环14及密封套2的环 状缝隙大小来实现。权利要求一种冷却密封装置,它包括连接套(1)、安装在连接套(1)内的密封套(2)、与密封套(2)端面用螺栓(8)连接的压盖(4)、设置在密封套(2)上的冷却水进口(3)、冷却水出口(7)、设置在密封套内与冷却水进口(3)和冷却水出口(7)相通的冷却水水腔(11)、设置在密封套(2)上部的高压气进口(5)、与高压气进口(5)连接的高压气通道(9)、与高压气通道(9)相通的环状高压气腔(10)、套装在密封套(2)内的高压气环(14)、置于密封套(2)内表面的密封填料(12)、油环(13)和与油环(13)相通的润滑油进口(6);螺钉将连接套(1)和密封套(2)固定在密闭反应容器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压气环(14)与密封套(2)之间设有气量调节环(15);高压气环(14)的尾部剖断面为一弧形喷嘴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4)和密封套(2)为 整体式结构。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4)和密封套(2)为 上下对剖式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用于高温高压密闭容器上的一种冷却密封装置,它包括连接套、安装在连接套内的密封套、与密封套端面螺栓连接的压盖、设置在密封套上的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以及与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相通的冷却水水腔、设置在密封套上部的高压气进口、与高压气进口连接的高压气通道、与高压气通道相通的环状高压气腔、套装在密封套内的高压气环、置于密封套内表面的密封填料、油环和与油环相通的润滑油进口。本技术通过采用冷却水循环、填料密封、高压气体密封共同作用,有效的阻隔密闭容器内高温高压介质的外窜,既增加了密封性,也提高了冷却效果,对密闭容器内高温高压的介质实现了双重保护。文档编号F17B1/02GK201496532SQ20092020657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彭华国, 王涛, 蔡松伯, 赵渭康, 金明芳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密封装置,它包括连接套(1)、安装在连接套(1)内的密封套(2)、与密封套(2)端面用螺栓(8)连接的压盖(4)、设置在密封套(2)上的冷却水进口(3)、冷却水出口(7)、设置在密封套内与冷却水进口(3)和冷却水出口(7)相通的冷却水水腔(11)、设置在密封套(2)上部的高压气进口(5)、与高压气进口(5)连接的高压气通道(9)、与高压气通道(9)相通的环状高压气腔(10)、套装在密封套(2)内的高压气环(14)、置于密封套(2)内表面的密封填料(12)、油环(13)和与油环(13)相通的润滑油进口(6);螺钉将连接套(1)和密封套(2)固定在密闭反应容器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压气环(14)与密封套(2)之间设有气量调节环(15);高压气环(14)的尾部剖断面为一弧形喷嘴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松伯王涛赵渭康彭华国金明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