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摸屏导电线路布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50864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线路布线方法。该方法将电容式触摸屏中连接视窗区域与柔性导电线路(FPC)的金属导电线路部分采用ITO导电薄膜替代,从触摸屏视窗区域的边沿引出,其余导电线路采用丝网印刷银(Ag)浆得到,从触摸屏的非视窗区域引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在触摸屏的非视窗区域有限空间内制备多条导电线路的困难,让电容式触摸屏的制备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具有多点触控功能的电容式触摸屏。
技术介绍
触摸屏是一种显著改善人机操作界面的输入设备,具有直观、简单、快捷的优点。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触控屏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过去,各种类型的触摸屏不断出现,包括 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和表面声波式触摸屏。其中,电阻式触摸屏是市场主流。近期,电容式 触摸屏技术发展成为能识别其表面的多点触摸,便于使用者通过简单的动作轻松实现对文 件、游戏的多种复杂的操作,具有多点触控功能,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而且,相对电阻式触摸 屏而言,电容式触摸屏的表面为一刚性的化学强化玻璃,增强了触摸屏的外观效果和抗冲 击能力,因此,电容式触摸屏越来越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电容式触摸屏的真正使用者较少,主要原因是其价格昂贵以及目前触摸屏 生产厂家不能采用现有技术孵化这类触摸屏的制备技术。电容式触摸屏的多点触控功能实 现原理一般是将触摸屏的ITO薄膜进行分区并设计成特定形状,然后,触摸屏控制器对每 一个独立的且具有特定形状的ITO薄膜进行电容检查和控制,识别它们表面的多点触摸。 为了将ITO薄膜与触摸屏控制器电性连接,触摸屏需要设计多股导电线路。制备这类电容 式触摸屏的一个关键点是在触摸屏非视窗区域的有限空间制备这些导电线路,目前采用的 工艺过程为先物理真空镀金属导电膜,然后曝光、显影和蚀刻,使金属导电膜变成金属导电 线路。这些工艺过程的成本都较高,导致电容式触摸屏的价格昂贵。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 的电阻式触摸屏,其导电线路的制备方式采用丝网印刷Ag浆得到。丝网印刷技术是一种便 宜又快捷的工艺技术,但是它的精度有限,其导电线路的宽度相对于物理真空镀金属导电 膜法制备的导电线路较宽,占用较大的面积。采用此技术制备电容式触摸屏的导电线路时, 如果想得到多股导电线路,则会占用较大的非视窗区域,如果增加非视窗区域的面积,就必 须牺牲可视区域的面积,这是电子产品使用者所不希望的,因此,触摸屏生产厂家采用丝网 印刷技术无法量产这类电容式触摸屏。如果有方法既可以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电容式触 摸屏导电线路,又不影响触摸屏的视窗区域的面积,将会受到普遍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电容式触摸屏的成本以及触摸屏生产厂家采用丝网印刷制备电容式触摸屏 存在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的导电线路布线方法,使电容式触摸屏的制 备既可以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又不影响触摸屏的视窗宽度,触摸屏生产厂家可以快速引入 电容式触摸屏技术。为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式触摸屏导电线路采用如下布线方法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屏的部分导电线路采用ITO导电薄膜替代,从触摸屏的视窗区 域边沿引出;剩余导电线路采用银(Ag)导电线路,从触摸屏的非可视区域引出。其中,所述ITO导电薄膜为无色透明导电薄膜。3其中,所述触摸屏为自电容式触摸屏或者为互电容式触摸屏。其中,所述银(Ag)导电线路的制备方式为丝网印刷。其中,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 电线路两端连接视窗区域与柔性导电线路(FPC)。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以下优势解决了在电容式触摸屏非视窗区域的有限空间内设计多股导电线路问题,使电容 式触摸屏的制备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制备,避免采用物理真空镀金属导电膜的方法,明 显降低电容式触摸屏的制备成本,同时减少曝光、显影和蚀刻等工艺流程,提高了触摸屏的 生产效率;触摸屏生产厂家可以利用现有产线设备孵化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将推动电容式 触摸屏的广泛运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图2是图1(a)中部分导电线路的放大图。图3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4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图5是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 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为了便于将本专利技术叙述清楚,图中的尺寸 和部分结构进行了放大处理。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具有多点触控功能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导电线路。 目前,电容式触摸屏具有自电容式触摸屏和互电容式触摸屏两类。一般,无论是自电容式还 是互电容式,具有多点触控能力的电容式触摸屏的边缘都有多股导电线路。图1为一种现 有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其为互电容式触摸屏,包括驱动层(1)如图1(a),和感应层(2)如 图1(b),驱动层(1)包括绝缘基材(3)、绝缘基材表面的相互平行且彼此绝缘的横向透明导 电薄膜条(4)和绝缘基材表面连接横向透明导电薄膜条的金属导电线路(5)。感应层(2) 包括绝缘基材(8)、绝缘基材表面的相互平行且彼此绝缘的纵向透明导电薄膜条(9)和基 材表面连接透明导电薄膜条的金属导电线路(10),驱动层(1)和感应层(2)相互贴合就组 成了触摸屏,如图1(c)。上述的横向透明导电薄膜条⑷和纵向透明导电薄膜条(9)的材 质为ΙΤ0,ITO为无色透明导电薄膜,即使存在于视窗区域也不会影响外观。其中,驱动层 (1)的横向透明导电薄膜条(4)和感应层(2)的纵向透明导电薄膜条(9)的方向可以相互 替换。图1(a)中的虚线方框(6)为触摸屏的视窗区域和非视窗区域的分界线,方框内为视 窗区域,方框外为非视窗区域。金属导电线路(5)和金属导电线路(10)都位于虚线方框外, 处于触摸屏的非视窗区域。制备电容式触摸屏的一个关键点是在触摸屏非视窗区域的有限 空间制备这些金属导电线路,比如左右边沿的非视窗区域的宽度约为2mm,需要设计大于5 条的金属导电线路(5),则每一条金属导电线路(5)的宽度就非常窄,图2为图1(a)虚线圆 (7)内的放大图,如果采用丝网印刷Ag浆来制备金属导电线路,则容易出现断路现象,不适用。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是将图1(a)所示的左右边沿的金属导电线路(5)部分用ITO替代,如图 3(a)中的ITO导电线路(11),因为ITO导电线路为无色透明导电薄膜,可位于触摸屏的视 窗区域内;将剩余较少数量的金属导电线路通过丝网印刷Ag浆得到,如图3(a)中的Ag导 电线路(12),位于触摸屏的非视窗区域内。在图中只画出了两条导线位于视窗区域内,在实 际的触摸屏制备中,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位于视窗区域内的ITO导电线路(11)的数目,以减 少非视窗区域内的Ag导电线路(12)的数目。图3(b)为采用丝网印刷制备的驱动层⑴ 和感应层(2)组合后的结构图,其导电线路最终都可以通过触摸屏的下部引出,连接到FPC 上。采用此方法制备电容式触摸屏的导电线路后,电容式触摸屏导电线路可以采用ITO导 电薄膜和丝网印刷Ag浆技术制备,而不需要采用物理真空镀膜,及曝光、显影和蚀刻等制 程,因此,电容式触摸屏的成本将降低,触摸屏生产厂家能够快速导入电容式触摸屏技术, 能推动电容式触摸屏的广泛运用。实施例二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它是一种互电容式触摸屏,包括驱动层(13)如图 4(a)和感应层(14)如图4(b)。驱动层(13)是由绝缘基材(15)、基材表面的相互平行且彼 此绝缘的横向菱形ITO链(16)和基材表面边沿的导电线路(17)组成;感应层(14)是由绝 缘透明基材(18)、基材表面的相互平行且彼此绝缘的纵向菱形ITO链(19)和基材表面边沿 的Ag导电线路(20)组成。本专利技术是将与横向菱形ITO链连接的导电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线路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容式触摸屏的部分导电线路采用ITO导电薄膜替代,从触摸屏的视窗区域边沿引出;剩余导电线路采用银(Ag)导电线路,从触摸屏的非可视区域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根初蔡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