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华文专利>正文

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769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得电磁阀模块化,性能稳定,易于维修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膜片和阀盖,所述阀体内的阀组上端连接膜片,膜片上连接阀盖,所述阀体由整体成型的两组以上阀组并列组成,所述阀体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先导阀与阀主体一体化,使得电磁阀切换速度更快、流量更大、稳定性更高、产品使用寿命更长,而且易于维护。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注塑、压铸或铸造成型,其产品的一致性好,也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尤其是一种制氧机用的先导式气控电磁阀。
技术介绍
由于氧气在医疗、工业上用途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氧气的需求日益增加,制 氧设备的发展方向也从传统的大型设备往小型化、模块化、可移动甚至是便携 式方向发展,因此对制氧机中的关键部件电磁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 电磁阀组成的通道需要复杂的接管连接,管路过多会影响气路中空气的流量和 压力,整个气路的连接费时费工,其气密性可靠性也不高,维修更换更是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得电磁阀模 块化,性能稳定,易于维修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膜片和阀盖,所 述阀体内的阀组上端连接膜片,膜片上连接阀盖,所述阀体由整体成型的两组 以上阀组并列组成,所述阀体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本技术阀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口。本技术阀体的上部设有先导阀,先导阀的上端设有线圈。 本技术的阀组由第一阀与第二阀组成。本技术的第一阀内设有第一空心柱,所述进气口与第一阀连通,出气 口与第二阀、第一空心柱连通。本技术的第二阀内设有第二空心柱,所述排气口与第二空心柱连通。 本技术的阀盖上与第一阀、第二阀对应位置上设有分别独立的第一阀 盖、第二阀盖。本技术的一组独立的第一阀盖、第二阀盖与另一组独立的第二阀盖、 第一阀盖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导槽、第二导槽。本技术的第一阀盖与第二阀盖内分别设有第一环状凹槽、第二环状凹 槽,所述第一环状凹槽、第二环状凹槽分别连接第一导槽、第二导槽。本技术的膜片上与阀组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数量相同的膜片,所述膜 片由外圈与内圈组成,所述外圈为向上突起结构与第一阀形成封闭的腔体,内 圈与第一空心柱、第二空心柱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先导阀与阀主体一体化,使得电磁阀切换 速度更快、流量更大、稳定性更高、产品使用寿命更长,而且易于维护。另一 方面本专利技术可以注塑、压铸或铸造成型,其产品的一致性好,也可降低企业生 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磁阀的主视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磁阀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电磁阀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阀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三组阀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 2、 3和4所示,本技术的电磁阀包括阀体4、膜片5和阀盖3, 所述阀体4由整体成型的两组或三组阀组8并列组成,阀体4内的阀组8上端 连接膜片5,膜片5上连接阀盖3,在阀体4的一侧设有进气口6和排气口7, 阀体4的底部设有出气口9,所述阀体4的上部设有先导阀2,先导阀2的上端 设有线圈1。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阀体4由整体成型的 两组阀组8并列组成,阀组8由第一阀81与第二阀82组成,在第一阀81内设 有第一空心柱811,第一阀81与进气口 6连通,在第二阀82内设有第二空心柱 821,第二空心柱821与排气口 7连通,阀体4上的出气口9与第二阀82、第一 空心柱811连通。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阀盖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阀盖3上与第一阀81、 第二阀82对应位置上设有分别独立的两组第一阀盖31、第二阀盖32, 一组独 立的第一阀盖31、第二阀盖32与另一组独立的第二阀盖32、第一阀盖31之间 分别设有第一导槽33、第二导槽34,在第一阀盖31与第二阀盖32内分别设有 第一环状凹槽35、第二环状凹槽36,所述第一环状凹槽35、第二环状凹槽36 分别连接第一导槽33、第二导槽34。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技术膜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膜片5上与阀 组8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数量相同的膜片阀51,所述膜片阀51由外圈52与内 圈53组成,所述外圈52为向上突起结构与第一阀81形成封闭的腔体,内圈53 与第一空心柱811、第二空心柱821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如图9所示,为本技术三组阔盖的结构示意图,当阀体4采用三组阀 组8的结构时,阀盖3上与第一阀81、第二阀82对应位置上设有分别独立的三 组第一阀盖31、第二阀盖32, 一组独立的第一阀盖31、第二阀盖32与第二组 的第二阀盖32、第三组的第一阀盖3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导槽33、第二导槽34, 所述第二组的第一阀盖32与第三组的第二阀盖32通过第一导槽33连接,在第 一阀盖31与第二阀盖32内分别设有第一环状凹槽35、第二环状凹槽36,所述 第一环状凹槽35、第二环状凹槽36分别连接第一导槽33、第二导槽34。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一组阀组8是由两个两位两通的第一阀81、第 二阀82与出气口9、进气口 6相连通再连接一个先导阀2组成,如果是使用两 组分子筛则阀体4由两组阀组8并列组成,使用三组分子筛则阀体4由三组阀 组8体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空气从A,腔进入,先导阀2按设定规律开始后,在第 一种状态下D腔中的气压为零,C腔中的气压和进气气压的A'腔相等,由于 A'腔气压大于D腔,所以在第一阀81中空气会从A,腔中推开一个膜片5进 入到E腔,此时的另一个膜片5'由于C腔中的气压与E腔中的相等,但是排 气口7中B腔的气压为零,所以膜片5'受到的C腔产生的下压力大于E腔对 膜片5'产生的向上的力,所以第二阀82是关闭的,空气通过E腔直接接通了 分子筛,完成分子筛进气动作;到一定的设定时间后先导阀2切换,在第二中 状态中C腔的气压为零,D腔的气压与进气口 6中A,腔的气压相等,由于E 腔中的气压大于C腔中气压,所以膜片5'会被推开,即是第二阀82打开,分 子筛中空气会通过E腔再进入排气口7后从B腔中排出,同时在第一阀81中D 腔的压力与A'腔中压力相等,由于E腔此时与B'腔连通压力等于零,膜片5' 受到的向下压力大于向上的力,所以第一阀81是关闭的,分子筛中的气体通过E腔、B'腔排出,完成分子筛的排气动作。本技术的电磁阀的作用是在这两种状态中有时间规律的转换,完成分 子筛制氧的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4)、膜片(5)和阀盖(3),所述阀体(4)内的阀组(8)上端连接膜片(5),膜片(5)上连接阀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由整体成型的两组以上阀组(8)并列组成,所述阀体(4)设有进气口(6)和排气口(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底部设有出 气口 (9)。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上部设有先 导阀(2),先导阀(2)的上端设有线圈(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8)由第一阀(81) 与第二阀(82)组成。5. 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81)内设有第一空 心柱(811),所述进气口 (6)与第一阀(81)连通,出气口 (9)与第二阀(82)、第一空心柱(811)连通。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82)内设有第二 空心柱(821),所述排气口 (7)与第二空心柱(821)连通。7. 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体(4)、膜片(5)和阀盖(3),所述阀体(4)内的阀组(8)上端连接膜片(5),膜片(5)上连接阀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由整体成型的两组以上阀组(8)并列组成,所述阀体(4)设有进气口(6)和排气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杨华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