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提琴调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45312 阅读:4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提琴调音装置,包括底架、安装架、安装在安装架上并可在安装架上转动的涡杆、设置在弦轴杆上的齿形涡轮,所述涡杆与齿形涡轮契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涡轮涡杆结构进行传动,能够降低调校音准的难度,操作方便,提高了调音的效率及精度,并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易于使用,能避免不必要的断弦,同时也免除了装微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涂弦轴膏的麻烦,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及型号的小提琴上用来调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提琴调音装置
本技术属于乐器调音
,主要涉及小提琴调音装置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小提琴的调音装置是将一端有锥度的木制弦轴(另一端有拇指 片或称手柄)插入木制弦轴盒的弦轴孔中,琴弦上套有金属环(块)的一端挂在拉弦板(或 称弦总)的挂弦孔中,另一端插入弦轴中部的穿弦孔并缠绕在弦轴的锥体上,琴弦中部架 在琴马和弦枕上。调音时,用手执弦轴的拇指片,顺时针或逆时针拧转弦轴,调整琴弦的张 力,达到调音的目的。但这种传统的调音方式往往费时费力,反复调校次数多,精确度差,断 弦几率大,对于音准感觉不太好的人以及力气比较小的儿童来说,要想熟练掌握这种传统 的调音技巧就更加困难。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小提琴加工制作精确程度不一,弦轴和弦 轴盒的木制材料受温度湿度以及使用方式影响很大,导致弦轴与弦轴孔之间的摩擦力不均 匀、不稳定,使得调音者在拧转拇指片的过程中,对弦轴旋转的速度、幅度和弦轴锥体入弦 轴孔的深度不好把握。 一旦控制不好,琴弦就很容易因为承受不了瞬间张力的巨大变化而 断裂。另一方面,在音高需要微小的调整时,对弦轴的微小幅度旋转也不易控制,往往需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提琴调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6)、安装架(7)、安装在安装架(7)上并可在安装架(7)上转动的涡杆(9)、设置在弦轴杆(13)上的齿形涡轮(11),所述涡杆(9)与齿形涡轮(11)契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萍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