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制造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3320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使品种更换时在装置内部残留的先前品种的光学膜较少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该制造系统具有:光学显示组件的供给装置、从卷筒切断之后进行供给的光学膜的供给装置、向光学显示组件的表面贴合光学膜的贴合装置、使各装置工作或停止的控制装置、和对光学显示组件的供给进行计数的计数部,控制装置存储在从光学膜的接合位置至光学膜的贴合位置存在的光学膜上大致对应贴合的光学显示组件的张数N,根据来自计数部的信息,在品种更换时的先前品种的光学显示组件的贴合前的剩余张数X和张数N大致为同数时,使各装置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光学显示组件上贴合含有偏振板的光学膜的光学显示装置的 制造方法及制造系统。
技术介绍
图6示意性地示出以往的安装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首先,就光学膜厂家而言,以辊状卷料的形式制造具有光学膜的长条(带状)的片状制品 (#1)。该具体的制造工序是公知的制造工序,故省略说明。作为该长条(带状)的片状制 品的辊状卷料,例如有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偏振板卷料、相位差板卷料、偏振板和相位 差板的层叠膜卷料等。接着,以规定尺寸(与光学显示组件的尺寸对应的尺寸)将辊状卷 料切缝(#2)。接着,将所切缝的长条状卷料按贴合的光学显示组件的尺寸以固定尺寸切断 (#3)。接着,对以固定尺寸切断的单张片状制品(光学膜)进行外观检查(#4)。作为该检 查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基于目视的缺陷检查、使用公知的缺陷检查装置的检查。缺陷例如 是指表面或内部的污物、损伤、夹入有异物的印痕的扭转后的特殊状缺陷(有时称作裂点 (knick))、气泡、异物等。接着,进行成品检查(#5)。成品检查是按照在合格品判定上比外 观检查更严厉的品质基准所进行的检查。接着,对单张片状制品的四个端面进行端面加工 (#6)。这是为了防止胶粘剂等在输送过程中从端面溢出而进行的。接着,在净化室的环境 下对单张片状制品进行无尘包装(#7)。接着,为了输送而进行包装(输送捆包)(#8)。如 上所示制造单张片状制品并输送到光学显示装置加工厂家。就光学显示装置加工厂家而言,对输送来的单张的片状制品拆开捆包(#11)。接 着,为了检查在输送过程中或拆开捆包时产生的损伤、污染等而对进行外观检查(#12)。通 过检查被判定为合格品的单张的片状制品,被传送到下一个工序。需要说明的是,也有省略 该外观检查的情况。预先制造贴合有单张的片状制品的光学显示组件(例如密封有液晶单 元的玻璃基板组件),在贴合工序之前清洗光学显示组件(#13)。贴合单张的片状制品和光学显示组件(#14)。残留粘合剂层而从单张的片状制品 剥离脱模膜,以粘合剂层为贴合面,贴合在光学显示组件的一个面上。进而,也可以同样贴 合在光学显示组件的另一个面上。在贴合于两面的情况下,可以构成为在光学显示组件的 每个面贴合相同构成的光学膜,还可以构成为贴合不同构成的光学膜。接着,进行贴合有光 学膜的状态的光学显示装置的检查及缺陷检查(#15)。通过该检查被判定为合格品的光学 显示装置,被传送安装工序(#16)。另一方面,对被判定为不合格品的光学显示装置实施再 加工处理(#17)。在再加工处理中,从光学显示组件剥离光学膜。被实施再加工处理的光学 显示组件,重新贴合光学膜(#14)。在以上的制造工序中,特别是端面加工、单张的片状制品的包装、拆开捆包等,由 于光学膜厂家和光学显示装置加工厂家存在于不同的场所,所以它们成为必需的工序。但 是,会有多个工序所致的制造成本的上升问题,另外,会有因多个工序、输送而产生的损伤、 灰尘、污染等问题、与此相伴随的检查工序的必要性的问题,进而会有所谓必须以库存的方式对其他种类的单张片状制品进行保管、管理的问题。作为对此加以解决的方法,由特开2007-140046号公报(专利文献1)提出。根据 该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具备供给装置,其从卷绕了具有光学显示装置的部件即光学膜的带 状片状制品的卷筒拉出带状片状制品进行供给;检查装置,其对由供给装置拉出的带状片 状制品的缺陷进行检测;切断加工装置,其根据检查装置的检测结果切断带状片状制品并 加工成单个的片状制品;移送装置,其为了对经切断加工装置切断加工的片状制品进行贴 合加工而移送该片状制品;以及贴合加工装置,其将由移送装置移送来的片状制品和光学 显示装置的部件即光学显示组件贴合;将这些各装置配置于连续的制造生产线工序上。在 上述的构成中,能够将具有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直接切断加工为所需的尺寸,并将该被 切断后的片状制品贴合于光学显示组件。因此,以往的技术是将带状片状制品冲裁,并将冲 裁后的片状制品严密地捆包,向光学显示装置加工厂家交货,也可以将卷绕在卷筒上的带 状片状制品直接捆包并交货。专利文献1 特开2007-140046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中,在改变光学显示组件的种类 来制造其他制品时(即,品种更换时),通常暂时停止先前的光学显示组件的供给,在先前 品种的光学显示组件用完为止,一直继续先前品种的光学膜的贴合。在该情况下,在用完先 前品种的光学显示组件的时间点,直到从卷筒供给进行贴合为止的先前品种的光学膜,会 在制造系统的内部残留,在制造下一个制品(在后品种)时,有必要除去残留的先前品种的 光学膜。进而,已除去的切断后的光学膜(以下会称为“切片品”),难以再次设置到制造系 统内,通常都是将其废弃。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制造系统中,具备在光学显示组件的一个面上贴 合光学膜的生产线和在另一个面上贴合光学膜的生产线这两条生产线,可使其制造效率进 一步升高。但是,在采用该方式时,在两侧贴合的切片品残留,与各生产线的长度有关,有时 总计为70张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品种更换时在装置内部残留的先前品种的 光学膜较少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上述目的如下所述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来实现。S卩,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将光学膜贴合在光学显示组件上的光 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贴合工序,其从卷绕了具有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卷筒拉 出带状片状制品,在以规定长度切断之后进行供给,同时在依次供给的所述光学显示组件 的一表面贴合光学膜;和卷筒更换工序,其在品种更换时,从先前品种的卷筒更换成在后品 种的卷筒,使先前品种和在后品种的光学膜接合;设在从所述光学膜的接合位置至所述光 学膜的贴合位置存在的光学膜上大致对应贴合的光学显示组件的张数为张数N,在品种更 换时,当先前品种的光学显示组件的贴合前的剩余张数X大致为张数N时,停止所述贴合工 序,实施所述卷筒更换工序。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当贴合前的剩余张数X大致为张数N时, 停止所述贴合工序,实施所述卷筒更换工序,所以在该时间点残留的光学显示组件的数量与位于接合位置的下游侧的光学膜的长度大致对应。为此,在先前品种的贴合工序已经结 束的时间点,装置内部仅有在后品种的光学显示组件和在后品种的光学膜存在,可以使品 种更换时在装置内部残留的先前品种的光学膜较少。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将光学膜贴合在光学显示组件上的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贴合工序,其从卷绕了具有第1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 品的第1卷筒拉出带状片状制品,在以规定长度切断之后进行供给,同时在依次供给的所 述光学显示组件的一表面贴合第1光学膜;第2贴合工序,其从卷绕了具有第2光学膜的 带状片状制品的第2卷筒拉出带状片状制品,在以规定长度切断之后进行供给,同时在依 次供给的所述光学显示组件的另一表面贴合第2光学膜;第1卷筒更换工序,其在品种更换 时,从先前品种的第1卷筒更换成在后品种的第1卷筒,使先前品种和在后品种的第1光学 膜接合;和第2卷筒更换工序,其在品种更换时,从先前品种的第2卷筒更换成在后品种的 第2卷筒,使先前品种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光学膜贴合在光学显示组件上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具有:贴合工序,其从卷绕了具有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卷筒拉出带状片状制品,在以规定长度切断之后进行供给,同时在依次供给的所述光学显示组件的一表面贴合光学膜;和卷筒更换工序,其在品种更换时,从先前品种的卷筒更换成在后品种的卷筒,使先前品种和在后品种的光学膜接合;在从所述光学膜的接合位置至所述光学膜的贴合位置存在的光学膜上大致对应贴合的光学显示组件的张数设为张数N,在品种更换时,当先前品种的光学显示组件的贴合前的剩余张数X大致为张数N时,停止所述贴合工序,实施所述卷筒更换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由良友和北田和生小盐智中园拓矢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