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卷线机构的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060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卷线机构的鼠标,包括上壳;下壳,与该上壳连接;电路板,设置于该下壳上;电力线,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卷线部,设置于该上壳与该下壳之间且包括一破孔;以及挠性环,环绕该卷线部且包括一出线孔;其中,该电力线通过该破孔以及该出线孔,当该挠性环与该卷线部相对转动时,该电力线缠绕于该卷线部与该挠性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并不需要繁复的机构设计即可达成卷线收纳的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鼠标,特别是指一种具巻线机构的鼠标。
技术介绍
图1、图2为现有鼠标的示意图。请参阅图l、图2,现有鼠标10包括上壳 11、下壳12、滚轮13、电力线14、滚轮槽15以及USB连接件16。滚轮槽15 成形于上壳ll上,而滚轮13由滚轮槽15中凸设于上壳11。电力线14与设置 于鼠标10内部的电路板(未图标)连接,而USB连接件16与电力线14连接以提 供鼠标10与计算机装置连结,做为输入器之用。目前常见具有巻线机构的鼠标通常为齿轮式、滚轮式以及手绕式,利用齿 轮或滚轮带动电力线14转动以达成巻线的效果,或者直接以手动方式将电力线 14缠绕于鼠标10上,前二者需要提供齿轮以及滚轮的连动设计,可能提高成本, 而后者收纳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巻线机构的鼠标,包括上壳、下壳、电路板、电力 线、巻线部以及挠性环,下壳与上壳连接,电路板,设置于下壳上,电力线与 电路板电性连接,巻线部设置于上壳与下壳之间且包括破孔,挠性环环绕巻线 部且包括出线孔,其中,电力线通过破孔以及出线孔,当挠性环与巻线部相对 转动时,电力线缠绕于巻线部与挠性环之间,因此,本技术并不需要繁复 的机构设计(例如设计齿轮或滚轮)即可达成巻线收纳的效果。具体地讲,巻线部固设于上壳。巻线部可固设于下壳。巻线部较上壳以及下壳的宽度为窄。上壳包括第一止挡部以及内表面,第一止挡部设于内表面上,而挠性环设于第 一止挡部与内表面之间以避免滑脱。下壳包括第二止挡部以及内表面,第二止挡部设于内表面上,而挠性环设 于第二止挡部与内表面之间以避免滑脱。具巻线机构的鼠标更包括锁固件,而上壳更包括第一固定孔,而下壳包括 第二固定孔,锁固件通过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二固定孔以固定上壳以及下壳。具巻线机构之鼠标更包括USB连接件,USB连接件与电力线连接。具巻线机构的鼠标更包括滚轮,而上壳包括滚轮槽,滚轮设置于电路板上 且由滚轮槽中凸出。上壳包括外表面,外表面包括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按压部,第一按压部以 及第二按压部相邻设置。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l、图2为现有鼠标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具巻线机构的鼠标的侧视图; 图4为本技术中具巻线机构的鼠标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沿剖面线5-5的剖面图6为本技术中具巻线机构的鼠标将挠性环拆卸后的绕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为具巻线机构的鼠标的侧视图。图4为具巻线机构的鼠标的俯视图。 请先参阅图3、图4,该鼠标20包括上壳21、下壳22、电力线24、 USB 连接件31、滚轮32以及挠性环26。上壳21的外表面212被分割成第一按压部 214以及第二按压部215以作为控制键,且第一按压部214以及第二按压部215 相邻设置,而上壳21更包括滚轮槽213,滚轮32设置于电路板23(请参阅图5) 上并且滚轮32通过滚轮槽213凸出于外壳21,以作为滚动控制键。另外,挠性环26上设有出线孔261,以提供电力线24穿出后与USB连接件31电性连接。下壳22与上壳21连接,而电力线24的一端与USB连接件31 连接,另一端则连接至鼠标20内部。挠性环26设于上壳21与下壳22之间, 使用者可持住挠性环26并且将彼此连接的上壳21以及下壳22转动,或者是持 住彼此连接的上壳21以及下壳22并且将挠性环26转动,使上壳21以及下壳 22同时与挠性环26产生相对转动,此时,电力线24会通过出线孔261缠绕于 上壳21以及下壳22之间的巻线部25(请搭配参阅图5)上。图5为图3中沿剖面线5-5的剖面图。图6位具巻线机构的鼠标将挠性环拆 卸后的绕线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3、图5、图6,鼠标20更包括有巻线部25以及电路板23。 上壳21包括第一止挡部27以及内表面28,第一止挡部27设于内表面28上, 而挠性环26被卡合于第一止挡部27与内表面28之间以避免滑脱,同样地,下 壳22包括第二止挡部29以及内表面30,第二止挡部29设于内表面30上,挠 性环26被卡合于第二止挡部29与内表面30之间以避免滑脱。虽然挠性环26被卡合于第一止挡部27、内表面28、第二止挡部29以及内 表面30之间,但挠性环26仍可相对于巻线部25作相对转动,并且在第一止挡 部27、第二止挡部29、巻线部25以及挠性环26之间形成一空间34,空间34 可容纳缠绕于巻线部25上的电力线24。电路板23设置于下壳22上且位于巻线部25的内部,而巻线部25设置于 上壳21与下壳22之间且包括破孔251,由于电力线24与电路板23电性连接, 因此电力线24必须穿过破孔251才能与电路板23连接。因此,与电路板23连 接的电力线24会先通过破孔251再经过挠性环26之出线孔261才能外露于鼠 标20。当使用者持住挠性环26且转动上、下壳21、 22产生相对转动时,抑或是 持住上、下壳21、 22且转动挠性环26产生相对转动时,电力线24会受到出线 孔261的限制且通过出线孔261以进入空间34开始缠绕巻线部25,在经过一段 时间的转动后,电力线24会完全缠绕于巻线部25上,以达成巻线的效果。而 巻线完成后的状态可参考图6所示,可知,该鼠标并不需要繁复的机构设计(例 如设计齿轮或滚轮)即可达成巻线收纳的效果。应注意的是,巻线部25可固设于上壳21或下壳22,巻线部25的宽度D1较上壳21以及下壳22之宽度D2为窄。另外,该鼠标20更包括锁固件33,上壳21包括第一固定孔211,下壳22 包括第二固定孔221,锁固件33通过第二固定孔221以及第一固定孔211以固 定上壳21以及下壳22,以确保鼠标20的组装紧配。权利要求1.一种具卷线机构的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下壳,与该上壳连接;电路板,设置于该下壳上;电力线,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卷线部,设置于该上壳与该下壳之间且包括一破孔;以及挠性环,环绕该卷线部且包括一出线孔;其中,该电力线通过该破孔以及该出线孔,当该挠性环与该卷线部相对转动时,该电力线缠绕于该卷线部与该挠性环之间。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巻线机构之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巻线部固设于 该上壳。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巻线机构的鼠标,其特征在于该巻线部固设于该下壳o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巻线机构的鼠标,其特征在于该巻线部较该上壳 以及该下壳的宽度为窄。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巻线机构的鼠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包括一第 一止挡部以及一内表面,该第一止挡部设于该内表面上,而该挠性环设于该第 一止挡部与该内表面之间以避免滑脱。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巻线机构的鼠标,其特征在于该下壳包括一第二 止挡部以及一内表面,该第二止挡部设于该内表面上,而该挠性环设于该第二 止挡部与该内表面之间以避免滑脱。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巻线机构之鼠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锁固 件,而该上壳更包括第一固定孔,而该下壳包括第二固定孔,该锁固件通过该 第二固定孔以及该第一固定孔以固定该上壳以及该下壳。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巻线机构的鼠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 USB 连接件,该USB连接件与该电力线连接。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巻线机构的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卷线机构的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    下壳,与该上壳连接;    电路板,设置于该下壳上;    电力线,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卷线部,设置于该上壳与该下壳之间且包括一破孔;以及    挠性环,环绕该卷线部且包括一出线孔;    其中,该电力线通过该破孔以及该出线孔,当该挠性环与该卷线部相对转动时,该电力线缠绕于该卷线部与该挠性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