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0326 阅读:5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鞍,主要由上管鞍(1)、下管鞍(2)构成,其中,上管鞍(1)、下管鞍(2)的一端为铰链结构,通过柱销(3)连接,用锁销(4)固定;上管鞍(1)、下管鞍(2)的另一端开有圆孔或螺孔,通过螺栓(5)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鞍由于一端为铰链结构,只需拧紧一端螺栓,在坑下或靠近墙壁作业时易于安装,即使在普通场合,也比螺栓连接要方便得多,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作在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上带压安装分支管道的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管鞍。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所述闸阀管鞍或球阀管鞍是可广泛用作在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上带压安装分支管道的装置,一般由上管鞍和下管鞍构成,上管鞍与球阀或闸阀等主要部件连接,如中国专利申请号01247750. 8、中国专利申请号01247679. X。但现有技术中的上管鞍和下管鞍是完全由两端螺栓来紧固,在坑下、墙壁或空间较小的场合作业时,存在安装操作极为不便的缺陷。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作在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上带压安装分支管道的新型管鞍。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管鞍,主要由上管鞍(1)、下管鞍(2)构成,其中,上 管鞍(1)、下管鞍(2)的一端为铰链结构,通过柱销(3)连接,用锁销(4)固定;上管鞍(1)、 下管鞍(2)的另一端开有圆孔或螺孔,通过螺栓(5)连接。 本技术的管鞍由于一端为铰链结构,只需拧紧一端螺栓,在坑下或靠近墙壁 时易于安装,即使在普通场合,也比两端螺栓连接要方便得多。因此,本技术的管鞍结 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作在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上带压安装分支管道的装置。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安装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 :上管鞍;2 :下管鞍;3 :柱销;4 :锁销;5 :螺栓;6 :密封垫;7 :管道。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技术,但本技术不仅限于所述实施 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管鞍,主要由上管鞍(1)、下管鞍(2)构 成,其中,上管鞍(1)、下管鞍(2)的一端为铰链结构,通过柱销(3)连接,用锁销(4)固定; 上管鞍(1)、下管鞍(2)的另一端开有圆孔,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在管道(7)上。权利要求一种管鞍,主要由上管鞍(1)、下管鞍(2)构成,其特征在于上管鞍(1)、下管鞍(2)的一端为铰链结构,通过柱销(3)连接,用锁销(4)固定;上管鞍(1)、下管鞍(2)的另一端开有圆孔或螺孔,通过螺栓(5)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鞍,主要由上管鞍(1)、下管鞍(2)构成,其中,上管鞍(1)、下管鞍(2)的一端为铰链结构,通过柱销(3)连接,用锁销(4)固定;上管鞍(1)、下管鞍(2)的另一端开有圆孔或螺孔,通过螺栓(5)连接,本技术的管鞍由于一端为铰链结构,只需拧紧一端螺栓,在坑下或靠近墙壁作业时易于安装,即使在普通场合,也比螺栓连接要方便得多,因此,本技术的管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作在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上带压安装分支管道的装置。文档编号F16L41/00GK201462275SQ200920127068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陈勇 申请人:重庆科众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鞍,主要由上管鞍(1)、下管鞍(2)构成,其特征在于:上管鞍(1)、下管鞍(2)的一端为铰链结构,通过柱销(3)连接,用锁销(4)固定;上管鞍(1)、下管鞍(2)的另一端开有圆孔或螺孔,通过螺栓(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