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为国专利>正文

复合式叶轮及用其制造的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843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渔业养殖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复合式叶轮及用其制造的增氧机,复合式叶轮是由多个单叶轮片相互扣合及与支撑盘螺接可形成一个环型的复合式叶轮,在每个扇形轮壳的一侧设置有大叶片、中部设置有过水的窗口及小叶片;用复合式叶轮制造的增氧机,是将复合式叶轮的中部依次与减速箱的输出轴及电机相连,在与减速箱的箱体相连的支架的外端连接有浮体,在电机或电机与减速箱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生产成本低,增氧能力高,适宜在水产养殖业和污水处理作为增氧机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渔业养殖机械即增氧机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式叶轮及用其制造的增氧机
技术介绍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对鱼虾实施救生和助长的设备。现有的机械式增氧机主要有 水车式、叶轮式和喷水式三大类型,其中叶轮式增氧机使用最广,但是已有叶轮式增氧机的 叶轮大部份是在轮壳上焊接叶片,支撑盘装在轮壳的中部,轮壳上没有过水的窗口 ,使轮壳 内下部的水体不能有效的流动,影响了增氧机的增氧能力,而且有可能使鱼虾卡死在轮壳 的下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氧能力高、不增加叶轮的原料成本、带有过水的窗口和小叶片的复合式叶轮及用其制造的增氧机。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复合式叶轮,由多个单叶轮片相互组合及与支撑盘连接可形成一个环型的复合式 叶轮,所述的单叶轮片是在每个扇形轮壳的一侧设置有大叶片,在每个扇形轮壳的中部 设置有过水的窗口 ,在每个扇形轮壳上远离大叶片的窗口的一侧与大叶片同向设置有小叶 片。 在每个扇形轮壳上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叶片和过水的窗口 。 上述的扇形轮壳的前侧设置的扣或扣槽,扣合在相邻扇形轮壳的后侧设置的扣槽 或扣上。 在每个单叶轮片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组装孔。 上述的单叶轮片上设置的组装孔带有小槽。 在每个单叶轮片上设置有连接支撑盘的孔。 用复合式叶轮制造的增氧机,复合式叶轮的中部依次与减速箱的输出轴及电机相 连,在与减速箱的箱体相连的支架的外端连接有浮体,在电机或电机与减速箱的外表面设 置有防水罩。 支架由钢管和浮球固定圈组成,钢管一端安装在减速箱的外壳的圆孔中,另一端 制有浮球固定圈。 上述的钢管是镀锌钢管,镀锌钢管和浮球固定圈用螺栓连接。 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专利技术的过水窗口可使支撑盘下部的水体有效流动,加之小叶片的辅助搅水, 使增氧能力提高; 2、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轮壳由多个单叶轮片组合而成,可实现金属叶轮无焊接生产,解 决了镀锌板焊接后生锈的技术问题; 3、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生产成本低,增氧能力高,适宜在水产养殖业和 环保污水处理作为增氧机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增氧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式叶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单叶轮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单叶轮片扣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全部单叶轮片组合成整体轮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轮壳与支撑盘组合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增氧机局部剖示意图。 图中1-防水罩;2-减速箱;3-支架;4_浮体;5_叶轮;6_单叶轮片;7_大叶片; 8-小叶片;9-过水的窗口 ;10-扣;ll-扣槽;12-支撑盘;13_连接支撑盘的组装孔;14-轮 壳;15-螺栓;16-小槽;17-孔;18-扇形轮壳;19_镀锌钢管;20_输出轴;21-浮球固定圈; 22-圆孔;A-叶片工作面;B-叶片背面;C-叶轮旋转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7 : 复合式叶轮,由多个单叶轮片6相互组合及与支撑盘12连接可形成一个环型的复合式叶轮5,所述的单叶轮片6 :是在每个扇形轮壳18的一侧设置有大叶片7,在每个扇形轮壳18的中部设置有过水的窗口 9,在每个扇形轮壳18上远离大叶片7的窗口 9的一侧与大叶片7同向设置有小叶片8,所述的相互扣合是一个扇形轮壳18的前侧设置的扣或扣槽16,扣合在相邻扇形轮壳18的后侧设置的扣槽或扣10上。 在每个扇形轮壳18上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叶片8和过水的窗口 9。 可在每个单叶轮片6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组装孔17。 上述的单叶轮片6上设置的组装孔17带有小槽16,方便使用带榫的螺栓。 在每个单叶轮片上设置有连接支撑盘的孔13。 复合式叶轮的制造方法,包括单叶轮片6和支撑盘12的下料、成型和组装 (1)将金属板冲裁下料并冲出组装孔17及连接支撑盘的组装孔13,成为单叶轮片 6的坯料; (2)将坯料折弯成为大叶片7和扇形轮壳18,中间冲裁折弯成为小叶片8和过水 的窗口 9 ; (3)多个单叶轮片6和支撑盘12组装成叶轮。 用复合式叶轮制造的增氧机,是将复合式叶轮5的支撑盘12的中部依次与减速箱 的输出轴20及电机相连,在与减速箱的箱体相连的支架3的外端连接有浮体4,在电机或电 机与减速箱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罩1。 支架3由钢管和浮球固定圈21组成,浮球4利用浮球固定圈21固定在钢管上,钢 管可以是镀锌钢管19,镀锌钢管19的一端安装在减速箱的外壳的圆孔22中,另一端制有浮 球固定圈21,浮球固定圈21可用塑料制成,镀锌钢管19和浮球固定圈21连接方法有二 一是浮球固定圈21直接压注在镀锌钢管19上;二是浮球固定圈21可单独加工,浮球固定 圈21装配在镀锌钢管19上,这种连接方法解决了镀锌钢管19焊接后生锈的技术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复合式叶轮,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单叶轮片相互组合及与支撑盘连接可形成一个环型的复合式叶轮,所述的单叶轮片是在每个扇形轮壳的一侧设置有大叶片,在每个扇形轮壳的中部设置有过水的窗口,在每个扇形轮壳上远离大叶片的窗口的一侧与大叶片同向设置有小叶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扇形轮壳上至少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叶片和过水的窗口。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单叶轮片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组装孔。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轮壳的前侧设置的扣或扣槽,扣合在相邻扇形轮壳的后侧设置的扣槽或扣上。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叶轮片上设置的组装孔带有小槽。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单叶轮片上设置有连接支撑盘的孔。7. 用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复合式叶轮制造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复合式叶轮的中部依次与减速箱的输出轴及电机相连,在与减速箱的箱体相连的支架的外端连接有浮体,在电机或电机与减速箱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罩。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复合式叶轮制造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支架由钢管和浮球固定圈组成,钢管一端安装在减速箱的外壳的圆孔中,另一端制有浮球固定圈。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复合式叶轮制造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是镀锌钢管,镀锌钢管和浮球固定圈用螺栓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渔业养殖机械
,涉及复合式叶轮及用其制造的增氧机,复合式叶轮是由多个单叶轮片相互扣合及与支撑盘螺接可形成一个环型的复合式叶轮,在每个扇形轮壳的一侧设置有大叶片、中部设置有过水的窗口及小叶片;用复合式叶轮制造的增氧机,是将复合式叶轮的中部依次与减速箱的输出轴及电机相连,在与减速箱的箱体相连的支架的外端连接有浮体,在电机或电机与减速箱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水罩。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生产成本低,增氧能力高,适宜在水产养殖业和污水处理作为增氧机使用。文档编号A01K63/04GK201526500SQ2009201469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复合式叶轮,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单叶轮片相互组合及与支撑盘连接可形成一个环型的复合式叶轮,所述的单叶轮片是:在每个扇形轮壳的一侧设置有大叶片,在每个扇形轮壳的中部设置有过水的窗口,在每个扇形轮壳上远离大叶片的窗口的一侧与大叶片同向设置有小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为国
申请(专利权)人:吴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