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曳引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2469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曳引升降装置。本装置采用永磁无齿轮曳引机,为背包式轿厢在围壁作的井道中上下升降,包括,一围壁,围壁直接用作电梯井道,一轿厢,一曳引传动机构,包括:主机、和与主机配合的曳引轮、传动组件支架,和绕设在曳引轮上的钢丝绳,及导向轿厢用的主导轨,和对重架的副导轨,和起保护轿厢作用的缓冲装置,及限速器,其中,钢丝绳的上下移动带动轿厢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对重架与轿厢反向的上下移动;上述装置通过调节传动组件支架的位置来保证曳引主机安装的精度。本装置有效地节约建筑空间,且成本低、运行平稳、噪音小,尤其适用于别墅和低层建筑物,是对曳引式电梯一重大技术改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曳引升降装置,为一种家用小型电梯,适合于家庭住宅和私人场所,属家用电梯类。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趋势,人们希望在自家的别墅里 和复式住宅中安装小型家用电梯已日益普遍,社会对家用电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 对家用电梯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急需专利技术具有成本较低、运行平稳、噪音小、传动 效率高是目前业内技术人士的努力方向。 现实电梯最普遍采用的是曳引式结构,曳引式电梯对于低层建筑物、别墅和公共 场所至少需要一迷你式机房用于安装控制柜和主机,这样需要一顶层和底坑空间,为此,现 实曳引式电梯仅适用于中、高层建筑物,不适用于造价有限的别墅和低层建筑物中。由于家 用住宅的特殊性,需要无机房,极小的底坑或顶层空间,且对井道的利用率要求也很高,并 能够在停电和应急时的自救,普通的曳引式电梯是不适用的。 目前已有的小型电梯,通常采用丝杆或巻扬机的结构,运行时能耗大、噪音大、传 动效率低,同样存在着不能推广应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已有丝杆或称螺杆式家用电梯和巻扬机结构的家用电梯,但没 有发现采用曳引式结构的家用小型电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家用曳引升降装置,是一种适用于别墅和低层建筑物中用曳引式电梯,它采用无齿轮曳引机驱动,为背包式轿厢结构,单面墙受力,无须设置专门的井道和机房,从而有效地节约建筑空间,且成本低、运行平稳、噪音小,适合用于家庭。 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家用曳引升降装置,采用永磁无齿轮曳引机,为背包式轿厢在围壁作的井道中上下升降,包括, —围壁,围壁直接用作电梯井道, —轿厢,轿厢在围壁中升降, —曳引传动机构,包括主机、和与主机配合的曳引轮、传动组件支架,和绕设在曳 引轮上的钢丝绳,及导向轿厢用的主导轨,和对重架的副导轨,和起保护轿厢作用的缓冲装 置,及限速器,其中, 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通过绳头板固定在轿厢上,另一端固定在对重架上,钢丝绳的上下移动带动轿厢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对重架与轿厢反向的上下移动; 上述装置通过调节传动组件支架的位置来保证曳弓|主机安装的精度。 轿厢采用倒拉结构,轿底的厚度縮减至30mm,有效地降低了底坑的高度。 主导轨和副导轨之间平行同方向布置,限速器位于主导轨和副导轨之间,不同于与其他电梯位于两侧,能有效的提高井道面积利用率。3 本装置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的家用曳引升降装置,采用无齿轮曳引机驱动, 为背包式轿厢结构,单面墙受力,无须设置专门的井道和机房,从而有效地节约建筑空间, 且成本低、运行平稳、噪音小,尤其适用于别墅和低层建筑物,是对曳引式电梯一重大技术 改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土建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中标示1、曳引主机,2、钢丝绳,3、轿厢,4、绳头板,5、对重架,6、主导轨,7、副导 轨,8、缓冲装置,9、传动组件支架,10、曳引轮,11、轿厢导靴,12、限速器,13、厅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详细
技术实现思路
和实施例。其中的附图标记仅表示相同或相近似部件参考位置。 附图1、2为本技术的一最佳实施例。 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曳引升降装置,驱动部分采用永磁无齿轮曳引机,具有 空间尺寸小、运行安全可靠,并采用1 : l比例驱动和背包式轿厢结构,单面墙受力,无须设 置专门的井道,背包式轿厢在围壁作的井道中上下升降,包括, —围壁,所述的围壁直接用作电梯井道,围壁横截面的形状与轿厢3外横截面的 形状一致,围壁所用材料不限, —轿厢3,所述轿厢固定在上绳头板4上,轿厢在围壁中升降,轿厢的横截面外形 与围壁的横截面一致,它的构造不限, —曳引传动机构,所述的曳引传动机构包括主机1、和与主机1配合的曳引轮10、 传动组件支架9,和绕设在曳引轮10上的钢丝绳2,及导向轿厢3用的主导轨6,和对重架5 的副导轨7,和起保护轿厢作用的缓冲装置8,及限速器12,其中, 所述钢丝绳2的一端通过绳头板4固定在轿厢3上,另一端固定在对重架5上,钢 丝绳2的上下移动带动轿厢3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对重架5与轿厢3反向的上下移动; 上述装置通过调节传动组件支架9的位置来保证曳引主机1安装的精度。 还包括左右各至少个有一根的主导轨6,以使轿厢3平衡,确保轿厢3的上下运行 中的平稳性和安全可靠性。 在所述轿厢3的两边可分别装设两块轿厢导靴11,以保证轿厢3在沿主导轨6升 降时的平稳。 所述的副导轨7至少有二根,分别布置在对重架5的左或右侧,在所述的对重架5 两边上下也可各装设二个滑块以保证对重架5升降的平稳。 还包括至少两个的轿厢导靴ll,每个轿厢导靴为滚轮与活动挡块或称靴衬两者的 组合,以使导向精确且不会卡滞,保证轿厢运行更加平稳。 所述的绳头板4布置在轿厢3背面的底部,而所述的主机1布置在轿厢3顶部的 背侧,以有效节省空间。 所述的轿厢3采用倒拉式结构,轿底的厚度縮减至30mm,有效地降低了底坑的高度。 所述的主导轨6和副导轨7为平行同方向地布置,限速器12布置在主导轨6和副 导轨7之间,有效的提高井道面积利用率。 本装置通过所述主机1带动曳引轮10转动,从而带动绕设在传动装置曳引轮10的钢丝绳2的上下移动,钢丝绳2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小会打滑地带动轿厢3作上下移动,轿厢3的上下移动使对重架5作反向的上下移动实现背包式工作。 电梯厅门13采用家装门作,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到达楼层后,打开厅门13,出入轿厢3,从而实现载人和载物的功能。 本技术仅就本技术的一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的其他方式的限制,凡是在本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和类似或雷同的方案,均视为是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家用曳引升降装置,采用无齿轮曳引机驱动,其特征是为背包式轿厢在围壁作的井道中上下升降,包括,一围壁,所述的围壁直接用作电梯井道,围壁横截面的形状与轿厢(3)外横截面的形状一致;一轿厢(3),所述轿厢固定在上绳头板(4)上,轿厢在围壁中升降,轿厢的横截面外形与围壁的横截面一致;一曳引传动机构,所述的曳引传动机构包括主机(1)、和与主机(1)配合的曳引轮(10)、传动组件支架(9),和绕设在曳引轮(10)上的钢丝绳(2),及导向轿厢(3)用的主导轨(6),和对重架(5)的副导轨(7),和起保护轿厢作用的缓冲装置(8),及限速器(12),其中,所述钢丝绳(2)的一端通过绳头板(4)固定在轿厢(3)上,另一端固定在对重架(5)上,钢丝绳(2)的上下移动带动轿厢(3)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对重架(5)与轿厢(3)反向的上下移动;上述装置通过调节传动组件支架(9)的位置来保证曳引主机(1)安装的精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曳引升降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左右各至少有一根的 主导轨(6),以使轿厢(3)平衡。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家用曳引升降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轿厢(3)的两边可 分别装设至少两块轿厢导靴(11),每个轿厢导靴为滚轮与活动挡块或称靴衬两者的组合。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曳引升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副导轨(7)至少有二 根,分别布置在对重架(5)的左或右侧,在所述的对重架(5)两边上下也可各装设二个滑块 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曳引升降装置,采用无齿轮曳引机驱动,其特征是:为背包式轿厢在围壁作的井道中上下升降,包括,  一围壁,所述的围壁直接用作电梯井道,围壁横截面的形状与轿厢(3)外横截面的形状一致;  一轿厢(3),所述轿厢固定在上绳头板(4)上,轿厢在围壁中升降,轿厢的横截面外形与围壁的横截面一致;  一曳引传动机构,所述的曳引传动机构包括:主机(1)、和与主机(1)配合的曳引轮(10)、传动组件支架(9),和绕设在曳引轮(10)上的钢丝绳(2),及导向轿厢(3)用的主导轨(6),和对重架(5)的副导轨(7),和起保护轿厢作用的缓冲装置(8),及限速器(12),其中,  所述钢丝绳(2)的一端通过绳头板(4)固定在轿厢(3)上,另一端固定在对重架(5)上,钢丝绳(2)的上下移动带动轿厢(3)的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对重架(5)与轿厢(3)反向的上下移动;  上述装置通过调节传动组件支架(9)的位置来保证曳引主机(1)安装的精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林徐祝霞张为民李普陈红星马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优耐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