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2287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该第一导电环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邻近该第二基板一侧的表面的外围区域,该第二导电环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邻近该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的外围区域,该第一、第二导电环短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更好的进行静电防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厚度薄、质量轻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在液晶显示装置 的制造、使用及可靠性测试中,静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是破坏液晶显示装 置正常显示的一个致命因素。请参阅图1,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示 意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第一基板101、与该第一基板10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102、 外框108以及设置于该第一、第二基板101、102之间的间隙粒子(Spacer) 103、公共电极层 104、公共电极线105、银点胶106、薄膜晶体管107。该外框108设置于该第一、第二基板 101,102的外围,用于保护该液晶显示装置10。该间隙粒子103用于支撑该第一、第二基板101、102,从而使该第一、第二基板 101、102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该公共电极层104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01的邻近该第二基 板102 —侧的表面。该公共电极线105和该薄膜晶体管107设置于该第二基板102的邻近 该第一基板101 —侧的表面。该银点胶106设置于该公共电极层104和该公共电极线105 之间,用于电性导通该公共电极层104和该公共电极线105。该公共电极线105与该液晶显 示装置10的驱动IC相连。在没有该外框108的情况下,对该液晶显示装置10进行静电放电测试时,由于该 公共电极层104覆盖该第一基板101 —侧的大部分表面,所以该第一基板101积累的静电 从该第一基板101的外围区域进入该公共电极层104,然后通过该银点胶106传导至该第二 基板102的公共电极线105上。由于该公共电极线105与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驱动IC相 连,所以静电会通过该公共电极线105进入该驱动IC,从而导致该驱动IC工作异常,进而导 致该液晶显示装置10整个画面显示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护静电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第一导电 环、第二导电环,该第一导电环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邻近该第二基板一侧的表面的外围区 域,该第二导电环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邻近该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的外围区域,该第一、第 二导电环短路连接。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第一、第二导电环的材料为氧化铟锌或氧化铟锡。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设置于该第一、第二基板之间 的银点胶,该第一、第二导电环通过该银点胶短路连接。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公共电极层,该公共电极层设 置于该第一导电环所围的区域内,该第一导电环与该公共电极层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公共电极线,该公共电极线设 置于该第二导电环所围的区域内,该第二导电环与该公共电极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与 该第二导电环短路连接。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外框,该外框与该软性电路板短路连接。该 第一、第二导电环通过该软性电路板接地。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第一基板,在该第一基板表面 的外围区域形成第一导电环;提供第二基板,在该第二基板表面的外围区域形成第二导电 环;将该第一基板的设置有该第一导电环的表面、该第二基板的设置有该第二导电环的表 面相对贴合,该第一、第二导电环短路连接。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第一、第二导电环的材料为氧化铟锌或氧化铟锡。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在形成该第二导电环的步骤之后,该第一、第二基板 贴合之前,在该第二基板的形成有第二导电环一侧的表面形成银点胶,该第一、第二基板贴 合后,该银点胶短路连接该第一、第二导电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公共电极层,该第一导电环与 该公共电极层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该公共电极层形成于该第一导电环所围的区域内。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公共电极线,该第二导电环与 该公共电极线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该公共电极线形成于该第二导电环所围的区域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第一、第二基板的外围区域设置该 第一、第二导电环,该第一、第二导电环短路连接,该第一、第二基板上积累的静电从该第 一、第二基板的外围区域进入时,首先进入该第一、第二导电环,从而不会对该液晶显示装 置的驱动IC造成损坏,该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正常。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该第一 导电环与该公共电极层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该第二导电环与该公共电极线或者像素电 极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公共电极层和第一导电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公共电极线和第二导电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 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 及设置于该第一、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该第一导电环设置于该第一基 板的邻近该第二基板一侧的表面的外围区域,该第二导电环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邻近该第 一基板一侧的表面的外围区域,该第一、第二导电环短路连接。请参阅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该液晶显 示装置20包括第一基板201、与该第一基板201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02、外框211以及设置于该第一、第二基板201、202之间的间隙粒子203、公共电极层204、第一导电环205、公共 电极线206、第二导电环207、第一银点胶208、第二银点胶209、薄膜晶体管210。该间隙粒 子203用于支撑该第一、第二基板201、202,从而使该第一、第二基板201、202之间形成一收 容空间。该薄膜晶体管210设置于该第二基板202的邻近该第一基板201—侧的表面。该 外框211设置于该第一、第二基板201、202的外围,用于保护该液晶显示装置20。通常,该 外框211的材料为金属,优选的,该外框211的材料为铁、铜或者铝。请一并参阅图2、图3,图3是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公共电极层204和该 第一导电环205的结构示意图。该公共电极层204和该第一导电环205设置于该第一基板 201的邻近该第二基板202 —侧的表面。该第一导电环205设置于该第一基板201的外围 区域,该公共电极层204设置于该第一导电环205所围的区域内且该公共电极层204与该 第一导电环205之间存在一间隙。优选的,该第一导电环205和该公共电极层204的材料 均为氧化铟锌或氧化铟锡,该第一导电环205与该公共电极层204在同一工艺步骤中形成。请一并参阅图2、图4,图4是图2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20的公共电极线206和第 二导电环207的结构示意图。该公共电极线206和该第二导电环207设置于该第二基板 202的邻近该第一基板201 —侧的表面。该第二导电环207设置于该第二基板202的外围 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其特征在于,该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该第一导电环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邻近该第二基板一侧的表面的外围区域,该第二导电环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邻近该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的外围区域,该第一、第二导电环短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梅林曹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