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坤专利>正文

电子渔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20 阅读:5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渔漂,它由主漂、漂头、漂尾构成,主漂为一个球状体,其中心开有通孔,该通孔内插配着杆状漂头,漂头的一端插配在漂尾上,漂尾内设置一个密闭的水银球室,水银球室内有两个金属片触点,并有一个水银球,两个触点与电源,发光管通过水银球构成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靠鱼咬钩时使漂体产生倾斜以水银球导通回路,使发光管发光,结构简单,灵敏度好,节省了电池,并且各部分互换性好,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lectronic fishing flo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onic fishing float, which is composed of a main drift, drift, drift head tail, the main drift as a spherical body, the heart has a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is inserted with a rod-shaped floating head, floating head end inserted in the bleach, bleach in a set a sealed mercury ball room, indoor mercury ball has two pieces of metal contacts, and a mercury ball, two contacts with the power, luminous tube to form a loop through the mercury ball,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fish bite the floating body to tilt the mercury ball conduction circuit, LED light, simple structure, good sensitivity, saving battery, and each part has good compatibility,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钓鱼用具,特别是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电子渔漂。目前晚间或夜间钓鱼用的发光渔漂是采用将微型电池和发光二极管装入透光的渔漂中制成的。使用时将电池放入渔漂中,位于渔漂顶部露出水面部分的光源持续发光,当看不到光时即认为鱼已咬钩,这种渔漂存在一些缺点如渔漂的电源不具有开关,当更换鱼饵或摘钓时,光源仍发光,浪费了很多电能。在很多情况下鱼咬钓时不一定是立即向水下拉入,此时渔漂上的灯仍然可见光亮,因而会错过起杆时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并可节约电源的电子渔漂,它可在渔漂倾斜至一定角度后自动接通电源,起到指示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结构来实现的本技术由主漂、漂头、漂尾三部分构成,主漂为一个球状体,其中心开有通孔,该通孔内插配着杆状漂头,漂头的一端插配在漂尾上,漂尾内设置一个密闭的水银球室,水银球室靠近主漂的一端带有两个金属片触点,其中一个触点与位于漂尾内的电源正极连接,另一个触点与位于漂尾内的发光管一端连接,发光管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本技术在没咬钓时并不接通,也不产生光亮,因此节约了大量的电池能量,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主漂为一个球状体,球浮在水中部分可以认为是一个支点,因此在鱼咬钓时,由于杠杆的作用,很容易产生倾角,又由于水银球为一种液状,它与触点接触时灵敏度较好,因此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灵敏度较好,鱼在咬钓后用一点力就会使杠杆机构产生倾斜,水银球就会滑落到金属片触点处,即刻就会产生导通状态,使发光管发光,起到指示钓鱼者起钓的作用。本技术另一结构特点就是主漂与漂头、漂头与漂尾均为插配结构,这样有利于调整主漂与漂头、漂尾间的平衡,使整个漂体在垂钓时处于水平状态,并且能及时更换破损件,保证漂体继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的剖视图。下曲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由主漂2、漂头1、漂尾5构成,主漂2为一个球状体,其中心开有通孔6,该通孔6内插配着杆状漂头1,漂头1的一端插配在漂尾5上,漂尾5内设置一个密闭的水银球室7,该室中含有一个水银球3,水银球室7靠近主漂2的一端带有两个金属片触点,其中一个触点与位于漂尾5内的电源正极连接,另一个触点与位于漂尾5内的发光管4一端连接,发光管4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本技术可通过对水银球的设计控制漂头1与漂尾倾斜角度,如控制漂头1与水平面形成22°锐角时,产生导通状态为较理想起钓状态,所述发光管4为发光二极管。本技术可拆卸性好,容易安装和更换部件,整体结构简单,适合傍晚或夜间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渔漂,由主漂(2)、漂头(1)、漂尾(5)构成,其特征是:主漂(2)为一个球状体,其中心开有通孔(6),该通孔(6)内插配着杆状漂头(1),漂头(1)的一端插配在漂尾(5)上,漂尾(5)内设置一个密闭的水银球室(7),该室(7)中含有一个水银球(3),水银球室(7)靠近主漂(2)的一端带有两个金属片触点,其中一个触点与位于漂尾(5)内的电源正极连接,另一个触点与位于漂尾(5)内的发光管(4)一端连接,发光管(4)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渔漂,由主漂(2)、漂头(1)、漂尾(5)构成,其特征是主漂(2)为一个球状体,其中心开有通孔(6),该通孔(6)内插配着杆状漂头(1),漂头(1)的一端插配在漂尾(5)上,漂尾(5)内设置一个密闭的水银球室(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坤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