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管腐蚀测试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064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管腐蚀测试筒,包括上接头1、外筒2、下接头5,其特征是:外筒2内壁上还多级排列安装有由绝缘环3和测试环4构成的组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操作方便,使用中能够提供较好的绝缘性及充分与井下液体接触等测试条件,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井下油管柱腐蚀情况,提高腐蚀状况评价水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特别是用于油、 水井的一种油管腐蚀测试简。
技术介绍
本技术前,各油田为对油、水井井下腐蚀状况进行 评价,经常采用挂片式测试简来进行井下油管腐蚀程度测试,但由于该 装置上试片较少、绝缘性能差、且与井下液体接触不够充分,因此不能 真实的反映井下油管柱工作中受腐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油田油、水井井下腐蚀状况评价提供一种油管腐蚀测试简,由于该装置釆用测试环与绝缘环多级组合 排列的结构,解决了目前挂片式测试简存在的试片少、绝缘差及与井下液体接触不充分等问题,因而能够较真实的反映井下油管柱工作中受腐 蚀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油管腐蚀测试 简,包括上接头、外简、下接头,且长管形的外简上端连接上接头、下 端连接下接头;其特征是外简内壁上还安装有由短管状的绝缘环和测试 环构成的组合结构。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外简内壁上安装的 由短管状的绝缘环和测试环构成的组合结构可为多级排列。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操作方便,使用中能够提供较好 的绝缘性及充分与井下液体接触等测试条件,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井下油 管柱腐蚀情况,提高腐蚀状况评价水平。附图说明图l为油管腐蚀测试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油管腐蚀测试简是由上接头1、外简2、绝缘环3、 测试环4、下接头5等组成,长管形的外简2上端连接上接头1、下端 连接下接头5,其内壁上排列安装有10-20级由短管状的绝缘环3和测 试环4构成的组合结构。油管腐蚀测试简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是先通过上接头l、下接 头5将其安装在油管柱上并下于井下预定位置,便可进行油管柱正常工 作过程中的腐蚀测试;由于油管腐蚀测试简的内径接近于油管柱内径, 且由绝缘环3和测试环4构成的多级组合结构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使 测试环境与油管柱工作环境基本相同,从而确保了油管腐蚀测试简能够 真实的反映井下油管柱工作过程中受腐蚀的情况。权利要求1、一种油管腐蚀测试筒,包括上接头、外筒、下接头,且长管形的外筒上端连接上接头、下端连接下接头,其特征是外筒内壁上还安装有由短管状的绝缘环和测试环构成的组合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油管腐蚀测试简,其特征是外筒内壁上安装 的由短管状的绝缘环和测试环构成的组合结构可为多级排列。专利摘要一种油管腐蚀测试筒,包括上接头1、外筒2、下接头5,其特征是外筒2内壁上还多级排列安装有由绝缘环3和测试环4构成的组合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操作方便,使用中能够提供较好的绝缘性及充分与井下液体接触等测试条件,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井下油管柱腐蚀情况,提高腐蚀状况评价水平。文档编号G01N17/00GK201392307SQ20092010597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同富, 杨福军, 峰 王, 胡友好, 黄天杰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管腐蚀测试筒,包括上接头、外筒、下接头,且长管形的外筒上端连接上接头、下端连接下接头,其特征是:外筒内壁上还安装有由短管状的绝缘环和测试环构成的组合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胡友好杨福军黄天杰刘同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