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196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体(1),转子体(1)的槽底设有紧贴转子体(1)内侧壁的转子座(2)和支撑体(3);转子座(2)中心开设有轴孔(5),转子座(2)和支撑体(3)之间设置有间隙(6);间隙(6)的宽度为4~8mm;转子座(2)和支撑体(3)的上方设有支撑转子体(1)的加强座(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绝缘效果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安全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小型电机的转子一般包括转子体、穿设在转子体上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子体上的 永磁铁。现有的转子转轴由金属材料制成,转子体则普遍采用铸铝制成,时常发生转子体导 电至转轴使转轴带电的情况,使用较不安全。目前,虽然也有将转轴浸渍绝缘漆的绝缘处 理,但是浸渍绝缘漆的绝缘处理存在着工艺较为复杂,生产周期长,绝缘效果较不理想的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本技术具有制作简 单、生产周期短、绝缘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使用安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体,转子 体的槽底设有紧贴转子体内侧壁的转子座和支撑体;转子座中心开设有轴孔,转子座和支 撑体之间设置有间隙。上述的电机转子中,所述的间隙的宽度为4 8mm。前述的电机转子中,所述的转子座和支撑体的上方设有加强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转子体槽底设置与转子 机体具有间隙的转子座,转轴穿设在转子座的轴孔中;当电机的转子体受磁力的作用转动, 转子体上的转子座带动转轴转动,由于转子座与转子体存在间隙,当转子体有电的情况下, 大于其爬电距离的间隙保证了转轴的绝缘,本技术使用安全。另外,申请人通过反复筛 选、比较、总结得到当间隙在4 8mm时,其既能保证转子的稳定运行,又能使本技术具 有理想的绝缘效果;另外,本技术在转子座和支撑体的上方设有加强座,加强座支撑在 转子体内部,对转子体起加强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转子座的立体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电机转子,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包括有转子体1和设置 在转子体上的永磁铁8,所述转子体1的槽底设有紧贴转子体1内侧壁的转子座2和支撑3体3,转子座2的形状附如图4所示,转子座2中心开设有轴孔5,轴孔5小于转子体轴孔7, 转子座2具有四片叶状金属片,金属片上设置有螺栓孔;转子座2的形状也可以是具有轴孔 的圆环金属片或者具有轴孔的矩形金属片。转子的转轴通过轴孔5穿设在转子体1上,转 子座2和支撑体3上方设置有加强座4,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加强座4包括加强底面和 固定在加强底面的加强肋;转子体1、转子座2、支撑体3和加强座4从下至上向依次设置, 并采用浇铸塑钢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采用螺栓固定;转子座2和支撑体3之间具有间 隙6,由于转子座与转子体存在间隙,当转子体有电的情况下,大于其爬电距离的间隙保证 了转轴的绝缘;间隙6的尺寸为5mm,当间隙6在4 8mm的范围内时,其既能保证转子的 稳定运行,又能使本技术具有理想的绝缘效果。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 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体(1),转子体(1)的槽底设有紧贴转子体(1)内侧壁的转子座(2)和支撑体(3);转子座(2)中心开设有轴孔(5),转子座(2)和支撑体(3)之间设置有间隙(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6)的宽度为4 8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座(2)和支撑体(3) 的上方设有支撑转子体(1)的加强座(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体(1),转子体(1)的槽底设有紧贴转子体(1)内侧壁的转子座(2)和支撑体(3);转子座(2)中心开设有轴孔(5),转子座(2)和支撑体(3)之间设置有间隙(6);间隙(6)的宽度为4~8mm;转子座(2)和支撑体(3)的上方设有支撑转子体(1)的加强座(4)。本技术具有制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绝缘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使用安全方便。文档编号H02K1/22GK201584830SQ20102030033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永兴, 沈恩明 申请人: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体(1),转子体(1)的槽底设有紧贴转子体(1)内侧壁的转子座(2)和支撑体(3);转子座(2)中心开设有轴孔(5),转子座(2)和支撑体(3)之间设置有间隙(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兴沈恩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