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风冷热泵做热源的供冷用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1707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冷却塔工程应用领域的装置,尤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工业制冷与空气调节以及其它工业部门所广泛应用散热设备的一种采用风冷热泵做热源的供冷用冷却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通风机、除水器、淋水装置、冷却水进水管、空气进口、冷却水出水管和外壳组成的冷却塔,将冷却塔与风冷热泵相结合,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供冷用冷却塔;主要解决如何设置冷却塔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整体结构等有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冷却塔出水温度的调节,可以控制恒定的温度,能够避免冷水机组运行工况的频繁切换,具有降低成本与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果等一项新型的节能技术系统设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工程应用领域,尤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工业制冷与空气调节以及其它工业部门所广泛应用散热设备的一种采用风冷热泵做热源的供冷用冷却塔
技术介绍
我国能源消耗巨大,能源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严重制约 因素。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能源粗放型利用和能源利用率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我国 是能源和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大国,能源问题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且 已对国家安全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抓紧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已经是国家和社会迫不及待 的要求。 冷季(主要是指冬季,同时也包括秋末、冬初一段时日,就是说冷季应该比冬季 的时段更长一些)利用冷却塔冷却水作冷源代替制冷机制冷的节能技术在工程实践中是 一项可行的节能技术。工程上应用的水冷冷水机组供冷的空调系统,其冷冻水温度通常为 7 12t:,许多空调厂房内的工艺冷却系统冷却水温度,除极个别情况也按此温度设定,例 如许多电子行业就是如此。从理论上讲,在一定的室外气象条件下,来自冷却塔的水温在接近或低于7t:的条件下,利用冷却塔的冷却水代替制冷机作为冷源应该是可能的。 冷却塔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 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室外大气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实际工程应用时,室外大气温度是不断波动的,这中温度的波动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冷却塔出塔 水温的波动。在空调系统中,冷却水温度的变化将影响冷水机组的运行,冷水机组会根据冷 却水的温度来调节运行工况,比如通过变频技术调节转速等等。这样会导致冷水机组频繁的切换运行工况。其一,影响了运行效率,还可能导致系统性能的降低;其二,频繁的变工况 运行,极大的增加了机组的损耗,降低使用寿命;其三,变工况运行要求增加变频设备、自动 控制系统,这样也增加了系统的初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将冷却塔与风冷热 泵相结合,使之利用冷却塔的冷却水代替制冷机作为冷源,并对冷却塔出水温度进行调节, 可以控制恒定温度的一种采用风冷热泵做热源的供冷用冷却塔。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主要解决如何设置冷却塔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 整体结构问题;要解决如何通过对冷却塔出水温度的调节,达到控制恒定温度等有关技术 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包括通风机、除水器、淋水装置、冷却水进水管、空气进口、冷却水出水管和外壳组成的冷却塔,冷却塔与风冷热泵相结合,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供冷用冷却塔,该系统至少包括有 —冷却塔自上而下依次由 风机、除水器、淋水装置、冷却水进水管、空气进口和冷却水出水管组成,冷却水进水管设置于冷却塔的上部,并与相关冷冻水管相互连接,空气 进口设置于冷却塔的下部,冷却水出水管设置于冷却塔空气进口的下部,冷却水出水管与 相关冷冻水管相互连接; —风冷热泵连接固定在冷却塔外壳的外侧,并位于冷却塔空气进口的下部,该风 冷热泵的部分管路设置在空气进口下部的冷却塔中。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将冷却塔与风冷热泵相结合,并利用冷却塔的 冷却水代替制冷机作为冷源成为可能,通过对冷却塔出水温度的调节,可以控制恒定的温 度,能够避免冷水机组运行工况的频繁切换,具有降低成本与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果等一 项新型的节能技术系统设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l-通风机; 2-除水器; 3-淋水装置; 4-冷却水进水管; 5-空气进口; 6-冷却水出水管; 7-夕卜壳; 8-风冷热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通风机1、除水器2、淋水装置3、冷却水进水 管4、空气进口 5、冷却水出水管6和外壳7组成的冷却塔,将冷却塔与风冷热泵8相结合, 并利用冷却塔的冷却水代替制冷机作为冷源,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供冷用冷却塔, 该系统至少包括有 —冷却塔自上而下依次由通风机1、除水器2、淋水装置3、冷却水进水管4、空气进 口 5和冷却水出水管6组成,冷却水进水管4设置于冷却塔的上部,并与相关冷冻水管相互 连接,空气进口 5设置于冷却塔的下部,冷却水出水管6设置于冷却塔空气进口 5的下部, 冷却水出水管6与相关冷冻水管相互连接; —风冷热泵8连接固定在冷却塔外壳7的外侧,并位于冷却塔空气进口 5的下部, 该风冷热泵8的部分管路设置在空气进口 5下部的冷却塔中。 本技术的系统工作原理 本技术的原理为将冷却塔与风冷热泵相结合,对冷却塔出水温度进行调节, 可以控制恒定的温度,避免冷水机组运行工况的频繁切换。 当室外大气温度降低导致冷却塔出水温度降低时,风冷热泵8启动,加热冷却水, 使冷却水出水管6中的水温恒定。当冷却水出水管6中的水温恒定时,风冷热泵8关闭。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在没有脱离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 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 例的变化,变换都将落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里。权利要求一种采用风冷热泵做热源的供冷用冷却塔,该系统包括通风机(1)、除水器(2)、淋水装置(3)、冷却水进水管(4)、空气进口(5)、冷却水出水管(6)和外壳(7)组成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冷却塔与风冷热泵(8)相结合,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供冷用冷却塔,该系统至少包括有一冷却塔自上而下依次由通风机(1)、除水器(2)、淋水装置(3)、冷却水进水管(4)、空气进口(5)和冷却水出水管(6)组成,冷却水进水管(4)设置于冷却塔的上部,并与相关冷冻水管相互连接,空气进口(5)设置于冷却塔的下部,冷却水出水管(6)设置于冷却塔空气进口(5)的下部,冷却水出水管(6)与相关冷冻水管相互连接;一风冷热泵(8)连接固定在冷却塔外壳(7)的外侧,并位于冷却塔空气进口(5)的下部,该风冷热泵(8)的部分管路设置在空气进口(5)下部的冷却塔中。专利摘要一种涉及冷却塔工程应用领域的装置,尤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工业制冷与空气调节以及其它工业部门所广泛应用散热设备的一种采用风冷热泵做热源的供冷用冷却塔。本技术包括通风机、除水器、淋水装置、冷却水进水管、空气进口、冷却水出水管和外壳组成的冷却塔,将冷却塔与风冷热泵相结合,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供冷用冷却塔;主要解决如何设置冷却塔与风冷热泵相结合的整体结构等有关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冷却塔出水温度的调节,可以控制恒定的温度,能够避免冷水机组运行工况的频繁切换,具有降低成本与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果等一项新型的节能技术系统设备。文档编号F25B30/06GK201463631SQ20092007441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军, 王志毅, 邹国良, 高杰 申请人:康奈尔(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李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风冷热泵做热源的供冷用冷却塔,该系统包括:通风机(1)、除水器(2)、淋水装置(3)、冷却水进水管(4)、空气进口(5)、冷却水出水管(6)和外壳(7)组成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冷却塔与风冷热泵(8)相结合,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供冷用冷却塔,该系统至少包括有:  一冷却塔自上而下依次由通风机(1)、除水器(2)、淋水装置(3)、冷却水进水管(4)、空气进口(5)和冷却水出水管(6)组成,冷却水进水管(4)设置于冷却塔的上部,并与相关冷冻水管相互连接,空气进口(5)设置于冷却塔的下部,冷却水出水管(6)设置于冷却塔空气进口(5)的下部,冷却水出水管(6)与相关冷冻水管相互连接;  一风冷热泵(8)连接固定在冷却塔外壳(7)的外侧,并位于冷却塔空气进口(5)的下部,该风冷热泵(8)的部分管路设置在空气进口(5)下部的冷却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毅李军高杰邹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康奈尔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李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