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对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视力电子助视器装置的高精度自动对焦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助视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光学助视器和电子助视器。光学助视器是一种 借助光学性能的作用,以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活动水平的装置。电子助视器又称闭路电视 助视器,是由Potts等于1959年首次应用于低视力患者,当时并未引起各国低视力专家们 的重视,直至大约10年以后,由于Weed及Genensky等的工作,才使电子助视器逐步得到推 广。电子助视器基本结构包括变焦距摄影镜头、(XD、显示器以及二维移动的文件台等。电 子助视器多数为台式,少数为便携式或手持式,目前最新型的是头盔式设计。电子助视器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变焦系统装置,现有常见的变焦装置都是以机械方 式实现自动变焦,在变倍组旁加一驱动装置(如马达)驱动变焦桶,实现机械变焦。该自动 变焦装置包括导向筒、光学变焦桶、马达及齿轮,固定座将马达固定于光学变焦桶上,马达 与光学变焦桶之间通过带传动实现变倍组件与补偿组件的同步进行,对于变焦桶的加工精 度要求较高,而且带传动容易打滑、噪音大,因此现有的对焦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自动对焦装置,包括前、后固定透镜组件(1,2)、变倍组件(3)、补偿组件(4)及镜筒(7),镜筒(7)的上端通过调焦联接环(8)连接前固定透镜组件(1),镜筒(7)的下端依次连接后固定透镜组件(2)及CCD接口套(9),其特征在于:镜筒(7)内设有2个导杆(10),变倍组件(3)及补偿组件(4)设在镜筒(7)内且均可沿导杆(10)上下滑动,变倍组件(3)及补偿组件(4)分别与设置在镜筒(7)外丝杠传动的变倍驱动组件(5)及补偿驱动组件(6)相连,镜筒(7)外设置有与变倍组件(3)相连的位移传感器(11),补偿组件(4)与后固定透镜组件(2)之间设有自动光圈(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华,厉以宇,陈浩,吕帆,瞿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