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梅岗专利>正文

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10827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透光且转能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主要包括导能层、集能层、转能层及储能系统,其中,导能层通过结构中的纳米导光粒子引导光能作单一方向的运行,并将光子束集中在集能层,转能层可有效的将集能层中的电能传送运用或储存在储能系统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透明、透光、可有效收集室内外的光源进行光电转换,并可避免高温余热对零部件的损害,兼具美观、产业利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系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透明、透光及转能的太阳光电板 玻璃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地球上的天然资源有限,而各种诸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也因人类消耗而 大量减少,因此对于天然能源的利用以及开发则更显得重要。然而一般民众日常所需用 电随手可得,对于资源的珍贵并无深刻的体会认识,因而导致无法节制用电,也无法达 到显著的节能效果。另外,由于原料资源日益减少,造成民生用电的费用不断提升,这种现象纵使 可提醒使用者节约用电,但仍无法改变资源短缺的事实,因此,此种供电模式不符合经 济性的考虑。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的利用已延伸到室内供电的领域,而目前的太阳光电 系统,是将其太阳光电板装设在建筑物的屋顶、庭院等处,并于白天吸收太阳光转换成 电能,供给建筑物用电或储存,据以减少对电力公司的需求,达到节能的目的。上述光电系统虽然已经运用天然资源转换,但仍存在以下缺点1)因传统光电系统需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才能发挥其能源利用的功效,但对于 日照不足或气候不适宜的地区而言,则无法受惠于此种系统的优点,这样将大幅度增加 其光电系统的装设限制,也不符合城市建筑的可利用性的要求。2)传统光电系统主要是对紫外光进行收集及转换,因此只能在日照时产生电 能,但如果对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或产生的可见光进行收集再利用,可扩大此种系统的 使用效益,因此还具有创新改进的空间。3)关于产品的外观,此种光电板为不透明且不透光的式样,虽然可通过多样化 的排列组合达到造型上的修饰,但仍然无法广泛应用于一般居家的建筑设计中,有待加 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透明、透光且转能的太阳光 电板玻璃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透明、透光并且转能,包括导能层、集能层、 转能层及储能系统,其中,所述导能层通过结构中的纳米导光粒子引导自然光能作单一 方向的运行,并将光子束集中到所述集能层中,并透过所述转能层将所述集能层中的光 能转换为电能,传送并提供用电需求或储存在所述储能系统中。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所述导能层通过上下两层玻璃夹持高分子集光 板、高分子反射板及数片光倍频胶膜组合为一体,并且在所述导能层外侧依次包覆集能 层和转能层。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所述高分子集光板的基本材质为硬质交联状的 高分子材料,所取用的原型胶粒使用前先预以静置,将主要的集光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官 能基处理后,与胶粒按均质比例混合,并压制成薄板,其中,所述硬质交联状的高分子 材料为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聚丙烯酯(AC)、或丙烯苯乙烯共 聚物(ABS);所述集光纳米粒子为氧化锡铟(ITO)、铬钼粉状金属(E-Cr)、钼粉状金属 (Mo)、氧化锌铟(i-ΖηΟ)、氧化锌铝合金(ZnCVAl2O3)、或铜化镓(CuGa);所述集光纳 米粒子与胶粒混合的均质比例为0.01% 10% ;所述压制薄板的厚度根据其透明度、雾 化度及强度的需求在2mm 12mm间调整。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所述高分子反射板使用高分子胶粒作为硬质薄 板胶片,并在所述高分子薄板胶片上旋涂、淋涂或精密喷涂高反射的纳米金属粒子。其 中,所述高分子薄板胶片的厚度为0.15mm 0.30mm,并且所述高分子薄板胶片的材质 为聚乙烯乙酯苯乙烯共聚物(PET)、聚乙烯乙酸苯乙烯共聚物(PETG)或丙烯苯乙烯共聚 物(ABS);所述高反射的纳米金属粒子为铜、铝、银、或镍离子。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所述光倍频胶膜是玻璃、高分子集光板及高分 子反射板的粘合媒介;所述光倍频胶膜选用多种高分子线性材料作为包覆倍频发散纳 米粒子的载体,所述倍频物质采用无机化学荧光粒子,经加工再分裂为光倍频发散, 光发散能力增加15% 45% ;且所述光倍频胶膜是将所有纳米尺寸的粒子作表面官能 基处理后,与多种特定高分子线性材料混合,经混炼制成胶糊再造粒子,并压制成可挠 性胶膜;所述光倍频胶膜中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1% 5%,所需使用的胶膜的厚度为 0.25mm 1.0mm。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所述转能层上涂覆导热涂层。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具有以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可吸收大气中的可见光,不论是室内外的光 源,都可提供光电循环的再生功效,进而增加使用效益,且大幅度改善常用光电系统装 设地点的限制,并可有效结合一般建筑物所配置玻璃制成的门、窗、墙或帷幕,是具有 产业利用性的新建材产品;2)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转能层上所涂覆的导热涂层,可有效发散光电 转换所产生的余热,避免因高温余热造成零部件的损害;3)本专利技术的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透明、透光,符合产业或家庭使用的普遍性, 兼具美观及经济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线穿透及吸收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首先,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光电玻璃板1系统主要由导能层10、集能层 15、转能层16及储能系统17四部分结合而成,所述导能层10通过结构中的纳米导光粒 子引导光能作单一方向的运行,并将光子束集中到集能层15中,所述转能层16可有效的 将集能层15中的电能传送运用或储存在储能系统17中。其中,所述导能层10通过上下 两层玻璃11夹持高分子集光板13、高分子反射板14及数片光倍频胶膜12组合为一体, 并且在所述导能层10的外侧依次包覆集能层15及转能层16。所述高分子集光板13,其基本材质可选择硬质交联状的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 烯(PS)、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聚丙烯酯(AC)、及丙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等,所采用的原型胶粒使用前先预以静置,主要的集光纳米粒子,如氧化锡铟(ITO)、 铬钼粉状金属(E-Cr)、钼粉状金属(Mo)、氧化锌铟(i-ZnO)、氧化锌铝合金(ZnO/ Al2O3)、及铜化镓(CuGa)等,进行表面官能基处理后,将其与胶粒混合成0.01%-10% 的均质比例,再压制成薄板,厚度依照透明度、雾化度或强度的需求,在2mm 12mm 间调整。当光子束欲穿透光电玻璃板1时,所剩余的能量在所述高分子反射板14得以再 次反射,回到高分子集光板13中捕集,以提高光电转换的效率。所述高分子反射板14 主要采用的高分子胶粒为硬质薄板胶片,所需厚度约为0.15mm 0.3mm,并且在此高分 子薄板胶片上旋涂、淋涂或精密喷涂如Cu、Al、Ag、Ni (铜、铝、银、镍离子)等高反 射的纳米金属粒子,此高分子薄板胶片可为聚乙烯乙酯苯乙烯共聚物(PET)、聚乙烯乙 酸苯乙烯共聚物(PETG)、丙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材质。所述光倍频胶膜12除了具有光感效果外,还是玻璃11、高分子集光板13和高 分子反射板14的粘合媒介,它是选用多种高分子线性材料作为包覆倍频发散纳米粒子的 载体,该倍频物质可采用无机化学荧光粒子,经加工再分裂为光倍频发散,进而可增加 15% 45%的光发散能力。该处通过所有纳米尺寸的粒子作表面官能基处理后,即可 与多种特定高分子线性材料混合,经混炼制成胶糊再造粒子,并压制成可挠性胶膜,另 外,该光倍频胶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光电板玻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能层、集能层、转能层及储能系统,其中,所述导能层通过结构中的纳米导光粒子引导自然光能作单一方向的运行,并将光子束集中到所述集能层中,并透过所述转能层将所述集能层中的光能转换为电能,传送并提供用电需求或储存在所述储能系统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岗
申请(专利权)人:梅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