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房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病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04368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乳房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病的药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柴胡30~50份、香附50~70份、三棱10~30份、山慈菇50~70份、天南星30~50份、海藻20~40份、昆布20~40份、党参20~40份、黄芪20~40份、浙贝母20~40份、青皮30~50份、乌药20~40份、牡蛎50~70份、土鳖虫10~30份、皂角刺10~30份、莪术20~40份、郁金2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各中药配伍,密而不繁,共奏行气解郁、活血通络、化痰软坚之功效,用治乳癖如鼓应桴。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房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病,治疗效果好,疗程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涉及一种治疗乳房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病的药物
技术介绍
乳癖病是青壮年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肿块,它包括现代医学中的乳房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病。本病多由情志内伤、肝郁气滞、气机不畅、横逆犯胃、抑郁脾阳,或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水湿内阻,痰凝阻络而成,或肝郁痰凝而阻、血运不畅、积阻乳络而致,多与妊娠、月经密切相关。患乳房纤维腺瘤的部分病人在妊娠期迅速增大,并有恶变之虑;而乳腺增生患者患乳腺癌的机率比其它人高4倍多。因此乳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地威胁和破坏。乳癖病的记载最早见于汉·华陀所著的《中藏经》,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到明、清两代对乳癖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则已比较明确。如明·陈启功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垂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胀,此名乳癖。”《疡医心得录》亦指出“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胀,此名乳癖。”以上对乳癖的症状作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外科真经·乳癖》“乳癖,……遇寒作痛,总由形寒饮冷,加以气郁痰饮,流入胃络,积聚不散所致。……年少气盛,患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乳房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柴胡30~50份、香附50~70份、三棱10~30份、山慈菇50~70份、天南星30~50份、海藻20~40份、昆布20~40份、党参20~40份、黄芪20~40份、浙贝母20~40份、青皮30~50份、乌药20~40份、牡蛎50~70份、土鳖虫10~30份、皂角刺10~30份、莪术20~40份、郁金2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安肖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惜羽乳腺病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