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970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包括绝缘线芯及缆芯,在导体外依次包覆合成云母带及乙丙耐火层形成绝缘线芯,所述缆芯由三根编织有分相屏蔽层的主绝缘线芯和三根中性绝缘线芯对称排列形成,缆芯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层,在缆芯和阻燃填充层外依次绕包内衬层、铝箔屏蔽层、镀锡铜丝屏蔽层、挤包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缆尤其适宜在海上舰船、石油平台等重要场所使用,此电缆具有耐高低温、耐紫外线、耐盐雾腐蚀、耐油、耐火、高阻燃、低烟无毒、高响应性、低电容、对船上无线电通讯干扰低、抗外界干扰性高、柔软便于移动的特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技术背景-众所周知,普通变频电缆的生产工艺已经成熟,但是,普通变频电缆在海上及船上 这些特殊场合下使用则不能满足其要求,例如在海上、石油平台上或船上使用的变频 电缆需满足耐高低温、耐紫外线、耐海水及盐雾腐蚀、耐油、耐火、低烟、无毒、阻燃、 高响应性、低电容、对海上、石油平台或船上无线电通讯干扰低、抗外界干扰性高、柔 软便于移动的特殊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在海上、石油平台或 船上使用的具有耐高低温、耐紫外线、耐海水及盐雾腐蚀、耐油、耐火、低烟、无毒、 阻燃、高响应性、低电容、对海上、石油平台或船上无线电通讯干扰低、抗外界干扰性 高、柔软便于移动的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包括绝缘线芯及缆芯,在导体外依次包覆合成 云母带及乙丙耐火层形成绝缘线芯,所述缆芯由三根编织有分相屏蔽层的主绝缘线芯和 三根中性绝缘线芯对称排列形成,缆芯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层,在缆芯和阻燃填充层 外依次绕包内衬层、铝箔屏蔽层、镀锡铜丝屏蔽层、挤包护套层。所述内衬层为半导电内衬层。所述铝箔屏蔽层和镀锡铜丝屏蔽层共同构成电缆的总屏蔽层。所述护套采用具有低烟、无卤、阻燃、耐油性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M)材料。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电缆采用耐高低温的乙丙绝缘耐火层,护套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油乙 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M)材料,由乙丙和EVM材料做成的变频电缆具有耐热稳定性高、耐寒性强、耐水性强、绝缘电阻髙,耐臭氧、耐油、耐酸碱盐腐蚀、耐紫外线、低烟、 无卤、阻燃、柔软便于移动的特性,这些优异的特性赋予了此电缆可以在海上高寒、高热、水汽大、盐雾腐蚀性大等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即使在海上高寒-60'C低温下也可 以自由地移动弯曲而不出现裂纹和开裂,可以在船上轮机舱15(TC高温的环境中长期工作 而不出现变形,由于采用耐水性高的乙丙材料作为绝缘,此电缆即使长期浸在海水里, 其绝缘电阻变化也不大,这些优异的特性大大拓宽了海上石油平台或舰船在各种环境温度下的工作范围,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避免因火灾等事故对船上其它珍贵电子器件的 二次火灾而造成损失。由于此电缆具有耐水、耐油、耐酸碱盐腐蚀、耐紫外线的特性, 所以此电缆完全适用于海上水汽及盐雾腐蚀大、船上油污多等恶劣的环境。2、 本技术电缆绝缘屏蔽采用编织分相屏蔽,内衬层采用半导电绕包,再用铝箔 统包加镀锡铜丝编织组成总屏蔽层。用这样的屏蔽结构,大大提高了变频电缆对内外的 抗干扰性。在分相屏蔽和总屏蔽之间采用半导电层,是减小总屏蔽层和分相屏蔽层之间 的电容,从而减小变频电缆变频时的高频容性效应,降低电缆的容性漏电流和容性过电 流,降低电源的功率损耗、变频电缆的无功损耗和绝缘热损耗,增加电缆的使用长度。 减小变频电缆的电容可以减小高次谐波对电缆电容的振荡,减小向周围环境进行电磁振 荡辐射。3、 采用第5类绞合软导体结构,由于第5类导体比第2类导体直径大,增加导体间 的距离,可以减小电缆的阻抗和电抗,减小高次谐波的产生,降低脉冲电压对电缆的冲 击损坏,降低高次谐波对船上等高精度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无线电通讯系统的谐波 辐射和污染,减少电机的损耗和发热。4、 分相屏蔽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并且其编织密度不小于80%,同时分相编织屏 面积加对称中性地线芯面积^每相主绝缘线芯的导体标称截面的50%,以加快变频器产 生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电流导通,减小这些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的辐射,保护电磁环境。5、 采用铝箔加编织密度为80%以上的镀锡铜丝编织总屏蔽层结构,使电缆的屏蔽面 积达到了 100%,无电磁场泄漏空间,大大降低对海上无线电通讯的干扰,同时总编织屏 蔽层标称截面必须》每相主绝缘线芯的导体标称截面的10%,增大屏蔽覆盖面积,加快 屏蔽层感应电流接入地下的速度,减小电流穿透到屏蔽层而产生干扰,降低多次反射干 扰电磁场,使输入电缆和电缆输出的频率变化和频波畸变减小,提高了变频电缆两端变 频同步及传输的真实性,即响应性。6、 采用双面加强的合成云母带绕包结构,此结构电缆可以在1000'C的高温火灾环境 中继续供电90分钟而不出现断电,为船上抢救及逃生提供了宝贵的时间。7、 采用对称结构可以均化电缆内部电场,提高三相动力线芯电磁场的平衡性,降低 高次谐波中的偶次波和奇次波,从而降低高次谐波的辐射危害。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l导体,2合成云母带,3乙丙耐火层,4分相屏蔽层,5阻燃填充层,6 内衬层,7铝箔屏蔽层,8镀锡铜丝屏蔽层,9护套层。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非限定实施例如下所述实施例图1所示,三根截面较大的主绝缘线芯和三根截面较小的中性绝缘线芯对 称排列形成缆芯,主绝缘线芯和中性绝缘线芯各自由镀锡无氧铜导体1外绕包合成云母 带2、乙丙耐火层3形成,在主绝缘线芯外编织有分相屏蔽层4,缆芯间隙之间填充阻燃 填充层5,在缆芯和阻燃填充层外绕包半导电内衬层6,铝箔屏蔽层7和编织的镀锡铜丝 屏蔽层8共同构成电缆的总屏蔽层,电缆的最外层为具有低烟、无卤、阻燃、耐油性能 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M)材料挤包形成护套层9。权利要求1、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包括绝缘线芯及缆芯,其特征在于,在导体(1)外依次包覆合成云母带(2)及乙丙耐火层(3)形成绝缘线芯,所述缆芯由三根编织有分相屏蔽层(4)的主绝缘线芯和三根中性绝缘线芯对称排列形成,缆芯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层(5),在缆芯和阻燃填充层外依次绕包内衬层(6)、铝箔屏蔽层(7)、镀锡铜丝屏蔽层(8)、挤包护套层(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衬层(6)为半导电内衬层。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铝箔屏蔽层(7)和镀锡铜丝屏蔽层(8)共同构成电缆的总屏蔽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 护套层(9)采用具有低烟、无卤、阻燃、耐油性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M)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包括绝缘线芯及缆芯,在导体外依次包覆合成云母带及乙丙耐火层形成绝缘线芯,所述缆芯由三根编织有分相屏蔽层的主绝缘线芯和三根中性绝缘线芯对称排列形成,缆芯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层,在缆芯和阻燃填充层外依次绕包内衬层、铝箔屏蔽层、镀锡铜丝屏蔽层、挤包护套层。本技术电缆尤其适宜在海上舰船、石油平台等重要场所使用,此电缆具有耐高低温、耐紫外线、耐盐雾腐蚀、耐油、耐火、高阻燃、低烟无毒、高响应性、低电容、对船上无线电通讯干扰低、抗外界干扰性高、柔软便于移动的特性。文档编号H01B7/17GK201345240SQ20092014263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志 巫, 张红艳, 江昆鹏, 王海岭 申请人: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海上船用耐火变频电缆,包括绝缘线芯及缆芯,其特征在于,在导体(1)外依次包覆合成云母带(2)及乙丙耐火层(3)形成绝缘线芯,所述缆芯由三根编织有分相屏蔽层(4)的主绝缘线芯和三根中性绝缘线芯对称排列形成,缆芯间隙中填充有阻燃填充层(5),在缆芯和阻燃填充层外依次绕包内衬层(6)、铝箔屏蔽层(7)、镀锡铜丝屏蔽层(8)、挤包护套层(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岭巫志张红艳江昆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科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