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球机专用的面-面摩擦副实验装置,能在四球机上进行模拟面-面 接触摩擦副试验,特别适用于磨损自补偿润滑添加剂的试验研究。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四球试验机的核心部位如附图3所示,它为一只上试球和三只下试球,四 球直径为12.7mm,材料为GCrl5钢。实验时上试球旋转,下试球静止,四球相摩擦,只能模 拟钢-钢的点接触摩擦副的试验。若要模拟钢-钢或钢-铜的面接触摩擦副试验,只能在另一种 销盘试验机上进行。在磨损自补偿润滑添加剂的研究中,四球试验机主要用于考察润滑添加 剂的摩擦学效应,而对润滑添加剂的自修复效应的考察只能在另一种销盘试验机上进行。因 为四球试验机的上试球和三个下试球摩擦的磨痕为圆弧面,给后期的组织结构分析带来很大 困难,而销盘试验机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获得平面的磨痕。另外磨损自补偿润滑添 加剂很难在点接触摩擦副上形成自修复涂层。这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即不能满 足在同一台试验机上进行多种试验的要求。而且销盘试验机的价格非常昂贵,这给科研人员 带来了资金方面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四球试验机只能模拟钢-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球机专用的面-面摩擦副实验装置,包括一个与电机主轴相联接的上试样夹具(1)、一个安置下试样(6)的油盒(7)、一个固定下试样(6)的压环(5)和一个带有外伸手柄(8)的螺帽(3),所述螺帽(3)下端内螺纹与所述油盒(7)的外螺纹旋配,而上端内凸肩压住所述压环(5)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上试样(4)为圆环形,下试样(6)为圆片形,所述上试样夹具(1)的下端有凸台与上试样(4)的内孔匹配,该凸台侧面有方形销与上试样(4)上的“L”形凹槽匹配;所述油盒(7)的内底面为平面与下试样(6)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宝,莫云辉,陶德华,张黎明,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