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和翼专利>正文

半导体温差发电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135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温差发电管,是由N块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N个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元件、有热介质流过的热源管、有冷介质流过的冷源管、隔热保温绝缘填充材料组成,把热源管串接到热水、热蒸汽的管路中,把冷源管串接到冷水、自来水的管路中,再将它们之间产生的温差作用到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上发电的。它结构紧凑简单,安全性能可靠,电转换效率高,可以移动使用,也可以固定安装,安装使用方便,与传统的火力、水力发电相比较,具有工作时无噪音、无污染,使用寿命长、免维护、低成本、不用附加其它能源,只要有温差存在即能发电,是一种应用广泛及前景广阔的物理电源。尤其是在余热、太阳能等热利用发电上有突出的应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物理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温差发电管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赛贝克效应将温差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方法很多,其中以半导体温差发 电模块的技术也最为成熟,可选择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品种也很多,用半导体温差发 电模块制造的半导体发电机,只要有温差存在即能发电,工作时无噪音、无污染,使用寿命 长、免维护、低成本、不用附加其它能源,是一种应用广泛及前景广阔的物理电源。随着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合理的利用余热余能、太阳能及各种温 差能,并利用温差来发电可能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人们对实用高效率的温差发电产品的 需求也更加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和现状,提供一种工作时无噪音、无污染、使用寿命 长、免维护、低成本、不用附加其它能源的利用余热、太阳能和温差就能发电的技术方法,更 具体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温差发电管。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提供一种半导体温差发电管,其特征在于见附图1,把N块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1串联或并联起来,接好并引出+、_电极的 接线头,在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1的冷热两端,通过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2,与有热介质流 过的热源管4和有冷介质流过的冷源管3紧密连接,3、4、2、1之间用隔热保温绝缘材料填充 形成致密的隔热层5,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1通过在3、4上下管间形成的温差来发电。见附图2,把N块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串联或并联起来,接好并引出+、_电极的 接线头,在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的冷热两端,通过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4,与有热介质流 过的热源管1和有冷介质流过的冷源管2紧密连接,1、2、3、4之间用隔热保温绝缘材料填充 形成致密的隔热层5,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通过在1、2内外管间形成的温差来发电。特别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附图1中1、附图2中3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温差发电 元件,是由N块截面积10 50毫米XlO 50毫米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串联或并联组成 的,并且可根据需要电源功率的大小调节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个数。附图1中2、附图2中4是由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制成的,并可根据半导体温差发 电模块的个数需要来调节的,同时也可以把多个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制成联排一体的与半 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连接。附图1中5、附图2中5是由隔热保温绝缘材料填充浇注为一体的致密隔热层,浇 注的材料为隔热保温涂料、纤维、胶、膏等。附图1中3、4和附图2中1、2的冷热源管是由长度10 N毫米、内径10 N毫 米、壁厚0. 2 N毫米的金属管制成,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制成的,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管的直径、长短,管进出端是制成标准尺寸螺纹或法兰的,以便于安装连接使用。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制成的,并可根据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个数需要来调节 的,同时也可以把多个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制成联排一体的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管的工作温度适用范围为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能工作 的温度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温差发电管的上下管式结构示意图+、-为电源输出的+、_极,1-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3-冷 源介质流过的冷源管、4-热源介质流过的热源管、5-浇注的隔热保温绝缘材料图2为本专利技术半导体温差发电管的内外管式结构示意图+、-为电源输出的+、_极,3-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4-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2-冷 源介质流过的冷源管、1-热源介质流过的热源管、5-浇注的隔热保温绝缘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管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紧凑简单,安全性能可靠,电转换效率高,可以移动使用,也可以固定安装,安 装使用方便,与传统的火力、水力发电相比较,具有工作时无噪音、无污染,使用寿命长、免 维护、低成本、不用附加其它能源,只要有温差存在即能发电,是一种应用广泛及前景广阔 的物理电源。尤其是在余热、太阳能等热利用发电上有突出的应用空间。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和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见附图1,把6块50毫米X50毫米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1串联起来,接 好并引出+、-电极的接线头,用超导热管和金属铜制作成50毫米)(50T型的吸放热头2共 6对,每6个各与直径100毫米、壁厚3毫米的铜管3、4垂直交叉紧密平行的焊接在一起,然 后把有铜管3、4两侧的T型面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1紧密的粘接到一起,中间的空隙用 隔热保温绝缘的涂料浇注在一起形成致密隔热层5,在热介质流过的热源管4和有冷介质 流过的冷源管3的两头各焊接上直径6分的螺纹管头即可,当有热水流过的热源管4和有 冷水流过的冷源管3时,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1就可通过这个温差发出电来,只要把正负极 连接到负载上就行了,也可以给蓄电池充电或逆变为220V的电源使用。实施例2 见附图2,把12块50毫米Χ50毫米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3分两组各串 联起来,各接好并引出+、_电极的接线头,用超导热管和金属铜制作成50毫米)(50Τ型的吸 放热头4共12对,每6对各与直径150毫米、壁厚3毫米的铜管1和直径100毫米、壁厚3 毫米的铜管2垂直交叉紧密平行的焊接在一起,然后把有铜管1、2两侧的T型面与半导体 温差发电模块3紧密的粘接到一起,中间的空隙用隔热保温绝缘的涂料浇注在一起形成致 密隔热层5,在热介质流过的热源管1和有冷介质流过的冷源管2的两头各焊接上直径6分 的螺纹管头即可,当有热水流过的热源管1和有冷水流过的冷源管2时,半导体温差发电模 块3就可通过这个温差发出电来,只要把正负极连接到负载上就行了,也可以给蓄电池充 电或逆变为220V的电源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半导体温差发电管,由N块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N个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元 件、有热介质流过的热源管、有冷介质流过的冷源管、隔热保温绝缘填充材料组成,其特征 在于其中的热源体是由所述附图1中4、附图2中1热源管和附图1中2、附图2中4超导 金属热管构成;冷源体是由见附图1中3、附图2中2冷源管和附图1中2、附图2中4超导 金属热管构成;各冷热源的超导热管与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并由隔 热保温绝缘材料填充浇注为一体的致密隔热层见附图1中5、附图2中5,当附图1中3、4 和附图2中1、2的冷热源管各接通冷热介质时,就在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两侧形成温差并 发出电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图1中1、附图2中 3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温差发电元件,是由N块截面积10 50毫 米XlO 50毫米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串联或并联组成的,并且可根据需要电源功率的大 小调节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个数;附图1中2、附图2中4是由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制成 的,并可根据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的个数需要来调节的,同时也可以把多个超导热管或导 热金属制成联排一体的与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连接;附图1中5、附图2中5是由隔热保温 绝缘材料填充浇注为一体的致密隔热层,浇注的材料为隔热保温涂料、纤维、胶、膏等;附图 1中3、4和附图2中1、2的冷热源管是由长度10 N毫米、内径10 N毫米、壁厚0. 2 N毫米的金属管制成,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制成的,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管的直径、长短, 管进出端是制成标准尺寸螺纹或法兰的,以便于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温差发电管,由N块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N个超导热管或导热金属元件、有热介质流过的热源管、有冷介质流过的冷源管、隔热保温绝缘填充材料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热源体是由所述附图1中4、附图2中1热源管和附图1中2、附图2中4超导金属热管构成;冷源体是由见附图1中3、附图2中2冷源管和附图1中2、附图2中4超导金属热管构成;各冷热源的超导热管与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并由隔热保温绝缘材料填充浇注为一体的致密隔热层见附图1中5、附图2中5,当附图1中3、4和附图2中1、2的冷热源管各接通冷热介质时,就在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两侧形成温差并发出电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翼孔庆安
申请(专利权)人:李和翼孔庆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