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图明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936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包括一半导体致冷片,该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浸没于水面下,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朝上位于水面上方,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电源连接端接负载。本装置可安装于广大的海面、江面或湖面上,利用海水、江水或湖水对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进行冷却,利用太阳能对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电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也能发电,应用范围较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电.装置,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太阳能发电主要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是以光敏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而发电。当半导体材料受光后,其PN结中的N型半导体的空穴往P型区移动,而P型区中的电子往N型区移动,从而形成从N型区到P型区的电流,然后在PN结中形成电势差,这就形成了电源。太阳能电池虽然从制造及应用技术方面已日趋成熟,但其制造成本较高,为传统发电装置的数倍,并且热电转换效率较低,仅为10%左右。另外,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发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太阳能电池板制造成本高、没有太阳光时无法发电的缺点。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包括一半导体致冷片,该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浸没于水面下,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朝上位于水面上方,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电源连接端接负载。前述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其半导体致冷片由N形半导体、P形半导体和三块铜板连接而成;其中一块铜板的两端分别与N形半导体的一端、P形半导体一端贴合,形成该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另外两块铜板分别与N形半导体的另一端、P形半导体的另一端贴合,形成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该热端的两块铜板构成所述的电源连接端。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一,可安装于广大的海面、江面或湖面上,利用海水、江水或湖水对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进行冷却,利用太阳能对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电流;二,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三,本技术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也能发电,应用范围较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参照图1,包括一半导体致冷片1,该半导体致冷片1的冷端浸没于水面2下,该半导体致冷片1的热端朝上位于水面2上方接受太阳光的照射。该半导体致冷片1的电源连接端16接负载。该半导体致冷片1由N形半导体11、 P形半导体12和三块铜板13、 14、15连接而成,其中一块铜板13的两端分别与N形半导体11的一端、P形半导体12 —端贴合,形成该半导体致冷片1的冷端,另外两块铜板14、 15分别与N形半导体ll的另一端、P形半导体12的另一端贴合,形成该半导体致冷片l的热端;该热端的两块铜板14、 15通过导线接出,构成上述的电源连接端16,可接负载,如灯泡。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想低能级运动时,就会释放出多余的热量,.相反就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纯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能好,但制冷效率极低,而半导体材料具有极高的热电势。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热电势差最大,应用中能够在冷接点处表现出明显制冷效果。这就是半导体致冷片的工作原理。反之,利用外界环境对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冷接点降温,对热接点加温,则可使电荷流动形成电流,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这就是本实施例利用半导体致冷片进行发电的原理。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半导体致冷片,该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浸没于水面下,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朝上位于水面上方,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电源连接端接负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 体致冷片由N形半导体、P形半导体和三块铜板连接而成;其中一块铜板 的两端分别与N形半导体的一端、P形半导体一端贴合,形成该半导体致 冷片的冷端;另外两块铜板分别与N形半导体的另一端、P形半导体的另 一端贴合,形成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该热端的两块铜板构成所述的电 源连接端。专利摘要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包括一半导体致冷片,该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浸没于水面下,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朝上位于水面上方,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电源连接端接负载。本装置可安装于广大的海面、江面或湖面上,利用海水、江水或湖水对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进行冷却,利用太阳能对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电流;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技术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也能发电,应用范围较广。文档编号H02N11/00GK201435698SQ20092013892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游图明 申请人:游图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半导体致冷片,该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浸没于水面下,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朝上位于水面上方,该半导体致冷片的电源连接端接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图明
申请(专利权)人:游图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