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淑伦专利>正文

节能离心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7387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离心风机,包括风机壳体、进风管、进风口、出风口、风扇叶轮和电机,风扇叶轮由底盘、引风圈和风扇叶板固定件构成,进风管一端为进风口,进风管另一端与引风圈为密闭衔接,其特征在于风扇叶轮上设有径向角铁状风扇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离心风机,风扇叶板迎风角大,运动中气流阻力大,产生气流动力的能耗高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节能70%以上。(*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离心风机。技术背景目前,用机械运动产生气流,最普通方式是采用风机,其中离心风机因为产生 的风力强,应用最为普遍,普通的离心风机存在的问题是风机风扇叶板迎风角大, 运动中气流阻力大,产生气流动力的能耗高,即产生气流动力和机械耗能比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中气流阻力小,机械能耗低,产生气流动力 效率高的节能离心风机。本技术包括风机壳体、进风管、进风口、出风口、风扇叶轮和电机,风扇 叶轮由底盘、引风圈和风扇叶板固定件构成,进风管一端为进风口,进风管另一端 与引风圈为密闭衔接,其特征在于风扇叶轮上设有径向角铁状风扇叶板。上述的角铁状风扇叶板之夹角小于90度。上述的风扇叶板固定件为螺杆。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离心风机,风扇叶板迎风角大,运动中气流阻力大,产 生气流动力能耗高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节能70%以上。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l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风扇叶板侧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所示l为出风口, 2为进风口, 3进风管,4为风机壳体,5为引风圈,6为螺 杆,7为风扇叶板,8为底盘,9为电机。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 2,为本技术实施例l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包括风机壳体 4、进风管3、进风口2、出风口l、风扇叶轮和电机9,风扇叶轮由底盘8、引风圈5 和风扇叶板固定件构成,进风管3—端为进风口2,进风管3另一端与引风圈5为密闭 衔接,风扇叶轮上设有径向角铁状风扇叶板7,角铁状风扇叶板7之夹角为60度,风 扇叶板固定件为螺杆6,将角铁状风扇叶板7径向悬挂设在风扇叶轮的风扇叶板固定 件螺杆6的中部,通过固定件螺杆6上的螺帽来调整角铁状风扇叶板7在固定件螺杆6上的位置,使风扇叶板7处在底盘8和引风圈5中间位置,并与底盘8和引风圈5有适 当的间隙,风扇叶板的迎风角小于45度,并在30度左右,可让尾流通过,尾流虽然 处于风扇叶板后方,但气流方向与风扇叶板运动方向相同,节能离心风机因风扇叶 板迎风角小,运动中空气阻力小,机械能耗低,产生空气动力的效率高。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在于角铁状风扇叶板7之夹角为70度。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在于角铁状风扇叶板7之夹角为80度。 实施例4:与实施例l相比不同在于角铁状风扇叶板7之夹翔为50度。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在于角铁状风扇叶板7之夹角为40度。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在于角铁状风扇叶板7之夹角为30度。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在于角铁状风扇叶板7之夹角为20度。 实施例8:与实施例l相比不同在于角铁状风扇叶板7之夹角为IO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离心风机,包括风机壳体(4)、进风管(3)、进风口(2)、出风口(1)、风扇叶轮和电机(9),风扇叶轮由底盘(8)、引风圈(5)和风扇叶板固定件构成,进风管(3)一端为进风口(2),进风管(3)另一端与引风圈(5)为密闭衔接,其特征在于风扇叶轮上设有径向角铁状风扇叶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离心风机,包括风机壳体(4)、进风管(3)、进风口(2)、出风口(1)、风扇叶轮和电机(9),风扇叶轮由底盘(8)、引风圈(5)和风扇叶板固定件构成,进风管(3)一端为进风口(2),进风管(3)另一端与引风圈(5)为密闭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伦
申请(专利权)人:张淑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